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人物
张自忠——抗日名将的困扰

张自忠——抗日名将的困扰

作者: 陈槿雯 | 来源:发表于2017-06-09 16:10 被阅读134次

话不多说,先上张图。黑白斑驳的老照片,依旧掩盖不住俊俏的脸庞还有炯炯有神的眼睛。乍看还有点像周恩来总理。所谓“相由心生”,你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眼,会觉得是怎样的人呢?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山东临清人。父亲是公务员,母亲传统贤妻。张自忠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应该家教不错。事实来讲,张自忠的品格也确实挺好的。据说在他三岁的时候,母亲老怕他饿着,就在他的小脖子上挂了点零食。这么小的孩子看到街上有挨饿的穷人就把东西分给他们了,要知道我小外甥三岁的时候可是你要吃他点东西他跟你急眼啊!从这里可以看出张自忠小时候就很善良,而且一定生活在一个家庭氛围友爱和睦的环境里。

张自忠1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16岁娶妻。以前“成家立业”,都是先成家后立业。看他们的结婚年龄就知道,约莫现在的初中生高中生年纪。现在有说“成名需趁早”的,依现在的条件和方式途径,三岁就有成名的不是?放在那个时代来看还真有点困难。想想那时候结婚早,仿佛整个人的生命都提前了一大截,虽然说死的也早,但还是觉得人家活的前半截的青春年纪,比我们这个活到八九十的暮年年轻的多,好像论起生命的自理程度和最后的尊严也好点一样。

1911年(20岁),张自忠考入天津北洋政法学堂,同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参军入伍,开始了他的轰轰烈烈起起伏伏忍辱负重的革命生涯。说起他的革命生涯,就不得不提冯玉祥。1916年,张自忠加入冯玉祥的麾下,成为一名正式的职业军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刻苦和实干,一步步高升。可以说冯玉祥给了张自忠机会,他的成长少不了冯玉祥的栽培。虽然专家学者对冯玉祥这个人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就是他坚持抗日决不当汉奸。即使后来他下野,不再是大军阀,依然写信告诫他原来的下属,比如张自忠,冯治安,宋哲元等西北军将领,坚持抗日,决不能当汉奸。

在抗日时期,张自忠打过几场比较有几名的胜战。喜峰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前期少有的胜仗之一,可想而知这场战役鼓舞了士气,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之后还有在临沂的战争,开台儿庄大捷之先声,还有徐州会战,潢川之战,襄东大捷等。这一列的战役奠定了张自忠抗日名将的地位。

“来电总说牺牲惨重,营长以上的官长阵亡了几个?今天退,明天退,退到西藏敌人也会跟踪而追。现在是军人报国的时机,我们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对得起已死的弟兄。希望你苦撑几天,以待援军,免得你我成为国家的罪人!现在只准前进,不准后退!阵地就是我们的坟地,后退者死!”

这是张自忠说过的话,那铮铮铁骨的话语犹言在耳,民族大义始终在心里,这样的人,怎么会被称为“汉奸”呢?

事情的起因经过非常复杂。这里面盘根错杂的人物以及各怀心思的各路政客,使得这件事情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大家都知道,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关系十分紧张,尤其是东三省和北京天津等地更是复杂。张自忠时任天津市长,他本是一介军人,不太喜欢干政治,领导执意要求,他也没有办法。作为军人,服从是天职。

张自忠本人的抗日立场还是十分坚定的,不过那时候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先把内斗解决了,地盘争好了,再回头解决外患。现在来看,孰是孰非看的清明一点,处在事情的中心时,谁都会有迷失的时候吧!

张自忠被称为汉奸,主要是由两件事情导致。

1.去日本考察。2.七七事变发生后无作为,沦陷后逃走。

日本人对中国的高级将领最开始都是采取拉拢措施,拉拢不成再解决掉,比如谋划炸死张作霖。对于张自忠采取了高级黑,借舆论杀人。像张自忠这样有知识有纪律有能力的人,爱惜羽毛是肯定的,达康书记不也是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吗?本来应该是宋哲元去日本考察的,他把这件事推给了张自忠。从一些事情可以看出张自忠虽然治军严谨,也很自律,但是有点老好人。对于棘手的烂摊子,上级交代下来,他没有拒绝的,都逆来顺受。往好的一方面想,固然是你有能力,坏的一方面想,就是太理想太傻。张自忠接受了宋哲元的命令去日本考察了,可被舆论逮住把柄了。

是我我也得想想,这么紧张的时候你不在家守着,去日本干啥呢?你就不怕走了家里没人看家敌人趁虚而入吗?日本人又是很狡猾的,在日本考察的时候他们随便抓拍个握手、合影、吃饭的照片都可以说中日代表相处融洽,谈笑风生。就像现在很多媒体捕风捉影一样,颠倒黑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当时的《武汉日报》还刊登张自忠和日本人秘密签订了条约,收了日本人送的美女。这个是影响舆论很广的,你想当时并没有很多知道新闻的途径,《武汉日报》收视率广,可信度高。自然成了民众获取新闻的途径,关键是民众还都相信。很多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像,要用心去看一个人。电视剧里的谍战剧,宫斗剧一般都是这么演的。控制舆论的人多么可怕啊!

七七事变发生后,驻扎在北平的主力撤走了,临走宋哲元还要求留下一个断后掩护的,这个责任又落到张自忠的头上了。谁让他舍己为人总是替别人着想呢!这个时候驻扎在北平的兵力特别弱,而日本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兵。说实话,真不知道蒋介石脑子里灌了多少浆糊。为了和日本和谈,答应他们撤了主力。这脑子肯定让驴踢过。这时候没了兵力,任大罗神仙在,也是无济于事嘛 。真正的汉奸们登场了,大摇大摆的来乘人之危,趁机勒索个职位的,劝降的……后来也是境况困窘实在无以维持,张自忠逃离北平了。

1940年5月,张自忠以身殉国。

2009年张自忠被评为100位对新中国的成立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之一。我想勿用多说,历史已经对他盖棺定论。

一点感悟:

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引自《赵氏孤儿》

被误解死易,忍辱负重难。然荩忱以民族大业为重,以个人荣辱为小。备受煎熬之极,终为抗日而死。重于泰山,死得其所。抗日名将,实至名归。


相关文章

  • 张自忠——抗日名将的困扰

    话不多说,先上张图。黑白斑驳的老照片,依旧掩盖不住俊俏的脸庞还有炯炯有神的眼睛。乍看还有点像周恩来总理。所谓“相由...

  • 抗日名将——张自忠

    说明:图片与文字选择网络。谨以收录此文,学习缅怀先烈,纪念抗日名将——张自忠 举国送英灵 张自忠殉国当日(1940...

  • 满江红·抗倭名将二首赵书成

    满江红·抗倭名将二首 赵书成 满江红.抗日名将张自忠 赵书成 盖世英名,上将级、以身报国。抗倭寇、死生度外,八枪殉...

  • 中国诗肖像第八季入围参选人035

    殉 文/魏楚敖 李敏彗,(1890--1940),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夫人。张自忠将军殉国两月后,方闻此噩耗...

  • 梅花山、张自忠和舆论的漩涡

    重庆北碚的梅花山,是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墓园。 1940年5月16日,时任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 无题

    张自忠,抗日战争中阵亡的第一位集团军总司令。 张自忠的身后,有一个更为悲情的故事。 时年49岁的张自忠,16岁那年...

  • 张自忠殉国!毛主席为他题写“尽忠报国”,大气宏伟,气势非凡

    罕见!毛主席为张自忠题写“尽忠报国”,大气宏伟,气势非凡! 张自忠将军是在抗日战争中我国壮烈牺牲的最高长官,他的英...

  • 将军殉国烈女殉夫----爱国爱情皆楷模

    张自忠将军殉国时,夫人李敏慧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 …… 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杰出的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第...

  • 历史不会忘记:国民党十大抗日将领

    1,张自忠: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

  • 历史

    课前演讲 张自忠介绍 视频:日本投降。 生谈感受 1945年 课题:抗日战争的胜利 预览目标 回顾旧知。 粉碎速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自忠——抗日名将的困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tz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