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在此紧急状态下,美国企业不得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在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后,美国商务部15日发表声明称,正将华为及其70个关联企业列入美方“实体清单”,禁止华为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企业获得元器件和相关技术。
美国对华为禁售芯片和相关技术,可能连带影响美国国内每年千亿美元的出口。美国不惜代价,以举国之力对付一个公司,对华为的围剿已经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一方面说明华为的强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华为掌握的5G技术的重要性。
今年5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阿吉特•帕伊就在一个西方国家关于如何安全引入5G的闭门会议上说过:“5G将对军队、工业、关键基础设施和企业家等产生转型影响”。5G技术的重要性已经表达得非常明白,它是一种具备转型影响的技术,如果中国主导,将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至此,对于美国不遗余力,用尽各种手段,持续施压于一个普通中国公司的行为,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华为的回应是一贯的,任正非曾说:“极端困难的外部条件,会把我们逼向世界第一”,“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所幸,一个一直以来有着强烈危机感的公司对此有制度性的预案,华为在年初就已经加大库存,备货量至少够缓冲一年。华为运营商BG的一名负责人表示:“十多年前,IBM就在华为内部提出了业务连续性管理,为的就是防止今天的情况,内部有一些替代计划,虽然性能上在短期可能不能媲美原有方案,但维持业务连续性并没有问题。”
至此,我们似乎可以替华为暂时松一口气,然而危机毕竟是危机,缓冲期内,华为一直悄悄准备了多年的“备胎”能否替代上去,也是大家担心的问题。
看起来,美国认为自己的强项就是芯片和操作系统,而他们认为华为的弱项也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华为自己开发的芯片已经在华为的各型号手机上应用多年,似乎不存在太大问题,最令人担忧的还是操作系统。对于华为全领域产品,这种操作系统不仅仅用于手机,还有台式机、笔记本和服务器。
就在今年2月份,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如果迫不得已,华为将放弃Windows和Android系统转向内部解决方案的B计划,但就目前而言,他们仍优先和微软、谷歌等生态伙伴保持合作。虽然说的是操作系统,但在我们看来,如果要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华为可能会做一整套准备,包括芯片等硬件、操作系统和部分应用软件,B计划也就是“备胎”。华为和任何一个世界一流公司一样,居安思危,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像任正非说的那样,对于核心技术的研究,可能不会去用,但是到了一定时候,就能成为活下去的关键。
然而,华为面向的是全球市场,已经融入基于windows和android的完整生态,如果被迫采用另外一套操作系统,势必在短期内损失大部分市场。如果华为新的操作系统能兼容windows、android的应用当然最好,如果不兼容,就需要自己开发一些基础应用套件,吸引初始用户,再与国内外IT公司共同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除非有资本长期看好华为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很难形成新的生态,这种情况对华为非常不利。
然而一切皆有可能,正常情况下,目前的数万公司用了几十年形成的生态系统,除非有重大机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主动从头再来,构建新的生态系统,而在被逼得触及生存问题时,华为也只能被逼着走这条充满荆棘的小路。操作系统三分天下的局面也不是不可能出现。芯片已经被禁,对于操作系统,如果将华为逼迫成功,更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现在看来,全面启动B计划可能是华为不得已的选择,就如华为海思内部员工信中表达的那样:多年备胎,一夜转正。面对围剿,悲壮中透着一丝兴奋,我们似乎感受到华为的狼性,越是承受压力,越是跃跃欲试。
对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我们可以看作一种商业现象,但华为是一个近200年出现的一家中国公司,在技术上领先于世界,第一次证明了纯靠中国人,也能创新,也能领先,越是受压,越是兴奋,这种狼性,不仅仅属于华为,也存在于至清朝以来历经屈辱,丧失自信的中国人的血液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