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唐读书会读书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寻茶记》:像工匠那样打磨出来的作品

《寻茶记》:像工匠那样打磨出来的作品

作者: 吴玫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12:03 被阅读55次

读到楼耀福老师的《吃茶笔记》前,当代人写中国茶的书籍,已经读过几本,其中一本还是外国人写的。他们写茶,茶是说辞,为的是抒发自己的小资情调,到后来,只有风花雪月,与茶已经相距遥远。《吃茶笔记》可不一样,拙朴地就扣着茶字有一说一。我觉得楼老师的吃茶经,很适合以茶为媒向中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就央求好友龚静牵线搭桥,与楼耀福、殷慧芬伉俪成了微信朋友。

为我们杂志写专栏的稿约,最终没能坐实。遗憾之余,我感到欣喜的是,因为成了楼耀福、殷慧芬老师的微信朋友,这些年来他们爬山涉水访茶的经过,通过微信朋友圈我都一一远观了;又关注了名曰“涵芬楼文稿”的他们的微信公众号,访茶后楼耀福老师的即时记录我都一一拜读了。这一组访茶撷英,甚至比《吃茶笔记》还要返璞归真,就这样不添油加醋地看到什么写什么,闻到什么样的茶香就点到为止,不锦上添花,更不要说喧宾夺主了。

收入《寻茶记》的“三上太姥,为一睹绿雪芽风采”始发于2017年7月30日的“涵芬楼文稿”。当初在手机上阅读这篇文章,就觉得楼老师的写法有一点“落伍”。这篇文章可以发酵的亮点在哪里?在第二次准备上太姥时,同去的文艺评论家吴亮先生刚进景区大门不久就说:“你们上山吧,我在这里等你们”。就吴亮先生在全国文艺界的知名度,楼老师完全可以抓住这一点大肆渲染、插科打诨,从而使之成为文人圈子里颇为流行的通过互相借力成就彼此的文章。此文初成时,楼耀福老师对这个亮点视而不见,收入《寻茶记》时,更是将吴亮的出场压缩成了一句话:“刚进景区大门不久,吴亮便无心思登高”。于《寻茶记》的主题,作家删繁就简的做法不无道理。可是,这样耿直地放着亮点不去喧哗,是否会影响书籍销售?

今年8月的上海书展,楼耀福老师的《寻茶记》首发。我去现场蹭热度,意外地发现前去捧场《寻茶记》的读者,大大超过了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作家签售现场的人数。我以为那是因为首发现场楼老师请来了好几位制茶高手的缘故,踊跃购买《寻茶记》的读者,稍一打量,都是不再年轻的茶客。让我意外的是,通过朋友圈,我看到楼耀福老师携《寻茶记》先后到山东临沂、江苏南京和苏州、福建福州和武夷山等地签售,所到之处,无不追随者众。

《寻茶记》出版至今才2月余,二刷都已经售罄。在图书市场不景气的当下,一位不摆噱头、本本分分记录自己遍访茶山经过的老作家的新作,何以能有这样出色的市场反馈?我再读《寻茶记》,答案果然在书里。

“有一年在福鼎看茶,一天里连登三座茶山,三十六湾、金亭林场和磻溪白马岗。白马岗登顶前,我实在走不动了……那最后几步是叶芳养他们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架着我上去的”,“问答录(代序)”里的这一段话,涵盖了《寻茶记》的每一篇文章里楼耀福老师到底付出了什么。为了写一片茶叶,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作家竟然用超越身体负荷的毅力,去看去记录,不夸饰不虚妄。在一个呼唤工匠精神的年代,楼耀福用自己的写作态度告诉我们,用什么样的作品与作家这一身份之间画等号。而楼老师签售所到之处都能掀起高潮,则又告诉作家们,读者终究能拨开层层迷雾,找到一本真正的书。

相关文章

  • 《寻茶记》:像工匠那样打磨出来的作品

    读到楼耀福老师的《吃茶笔记》前,当代人写中国茶的书籍,已经读过几本,其中一本还是外国人写的。他们写茶,茶是说辞,为...

  • 【起点精选】产品经理“死磕”:轻谈技术、运营、产品的协调

    “死磕”需要天长日久的与运营共同锤炼,与生活细节处琢磨,同技术的精湛技术共同打磨,像工匠那样俯下身子,沉下心去,反...

  • 寻茶记

    此时已是初秋时节,天气还是闷热不已。不如找一清凉处, 讨一杯茶喝。 朋友是一爱茶人。明前的白豪银针,打开满目青翠,...

  • 被生活磨练成诗吧

    被生活磨练成诗吧 漫步在飘荡着哲思的回廊 泡一壶茶学海子那样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而不是被打磨成怨妇 像叽叽喳喳的鸟...

  • 品茗记.寻茶记

    骑行四处寻茶馆, 落座闻香神色缓。 掌上口碑此地丰, 呼来佳友才思坦。 (平水韵) 注: 骑着自行车,...

  • 读书‖寻茶记

    没看这本书之前,对它期待很高,因为看书名和封面都很喜欢。 看了一两章之后就很失望了,在看过的茶书中这是比较敷衍的一...

  • 临沧寻茶记

    5.1放假,想去怒江州,查阅地图时才知道需经临沧,没去过临沧,不知道有什么玩的,问了在昆明的临沧籍同学,同学说没去...

  • 观影时我们如何像工匠那样思考

    对于韩国,我素来敬畏,国家虽小但凝聚力很强,而且擅于创新。 韩流入侵为时已久,但每隔一段时间韩国就会出现一部现象极...

  • 做好自已才是王道

    大国工匠李震茶具作品 这几年不管是高档的茶楼,或是普通的买茶叶的茶庄,甚至是一般家居的茶...

  • 《工匠精神》,预测未来的最佳方式就是创造未来!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深入阐述工匠精神的作品。在移动互联网、创新成为年轻人口中热词的今天,工匠和工匠精神的强势回归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茶记》:像工匠那样打磨出来的作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xu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