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直很喜欢读历史,一个因为猎奇心理吧,之前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和《万历十五年》之后就一直在寻找好看的历史书籍。在无意中看到了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在火车上看完了之后感叹这也太好看了吧,回来就从图书馆借了张宏杰的《坐天下》和《饥饿的盛世》。好了,上次看完奇葩说詹青云就觉得要多读书多写书评。好啦,有好多感想,趁热打铁,乱七八糟记一下吧。
正经的感想
张宏杰的书给人的感觉是把皇帝作为一个人来看,皇帝不在只是史书里里硬邦邦的文字,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比如偏执型人各占爱患者并有攻击性施虐倾向的朱元璋,不愿做皇帝却一生被囚于紫禁城的正德朱厚照,惨遭诛戮殆尽的崇祯后人,一生在逃的猎物永历朱由榔,一个平庸的好人嘉庆,被帝王教育败坏的双重性格患者光绪,千古一妄人上帝第二子洪秀全,被大业压垮的帅气皇帝杨广,先进楷模到乱臣贼子的王莽。
杨广,谥号“炀”,是一个被电视剧和历代史学家极度黑化的皇帝,荒淫无度,弑兄淫母,听信术士洛阳建东京,为凿穿王气乃修大运河等等。然而从此书书了解到,这些罪名并不完全属实。杨广是一个天生的幸运儿,政治理想宏远,他希望超越秦皇汉武成为千古一帝。他初政的举措被天下称贤, 新都东京耸立于中原;大运河沟通黄河和长江,全国经济价值最高的黄金水道竣工;科举制正式确定,文治成就显赫;西征吐谷浑,将西域东南部地区纳入版图;全国人口兴旺,财富滚滚而来。年届四十的杨广可谓春风得意,甚至可以算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了,所有的一切都进行的太顺利了,他的这些超前的策略和成功,都显示了他超乎常人的能力,所以他更加骄傲,尔等碌碌,燕雀。然而生于深宫,从小锦衣玉食,让底层人民的疾苦成为了杨广眼中的盲点,因此他没有给人民喘息,修养生息的机会,急切的渴望完成了的宏伟大志,发出了出征高丽的决定。然而一生顺境的杨广还没有准备接受失败,出征高丽失败的耻辱让他昏了头,可以更加急切的去证明自己,而失去了当年争储时的冷静和谋略,他急于要回自己的面子,而没有及时的反思失败的原因,再次发令出征高丽,后面甚至三征高丽。征战的背后是底层人民的血肉,压迫到极致,各地起义的烈火如同被浇上了汽油,忽而高涨起来,几乎达到了无郡无兵的程度。此时心高气傲的艺术家杨广,眼看天下分裂,他也做不了千古一帝了,于是杨广有点破罐子破摔了,开始及时行乐,体验生命的甜美,直到最后他对着铜镜凄惨一笑:“好头颈,谁将斫之?”。中国历史上最帅气的皇帝之一(可能没有之一)最终死于好胜心,自负心。
王莽和嘉靖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好人,也都事一个有理想的皇帝。他们都效古法。王莽自我极度克制,成为道德楷模,被万民选举为皇帝,他殚精竭虑,变为工作机器,和大臣日夜探讨上古制度,均分土地,废弃奴隶制度,试图恢复井田,将这个西汉末年的混乱社会恢复到有秩序的上古时代。嘉靖也可以说是清朝以来最勤奋的皇帝了,他一生节俭,是个禁欲主义者,也是清朝除康熙以外最具人情味的皇帝。他初政告捷,实行新政,但是手段仁柔,依旧挽救不了大清;他想出敬天法祖,却止于守成;他养成了凡事面面俱到,四平八稳的性格,却失去了失去了超凡的勇气,不敢改革。对失败的恐惧,注定了嘉庆回事一个失败的皇帝。王莽和嘉靖两个人虽然一个急于改革,一个固于守成,然而这两个人都忘记了“凡事莫贵于务实”,任何国家的政策都应该应时而行,背弃了现实,改革也就难以落地,成为空谈。
慈禧,我之前一直以为她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妇人,最多就是一个渴望守住丈夫的家产但却无能的寡妇。然而能在中国政坛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女人,都不可能只是泛泛之辈,她创造了“同光中兴”,支持洋务运动,对当时的中国极力挽救,守住丈夫的遗产,可以说,也是尽力一个妇人最大的努力了。她有过错,有目光短浅,但也不可谓无知无能。
朱元璋和洪秀全都是农民起义,洪秀全像一个饿死鬼见到进入了一个有丰盛的食物的庄园,只想一头扎进去猛吃猛喝,不再出来,朱元璋是有了粮仓想要庄园,有了庄园想要城池,有了城市想要天下,有了天下想要子子孙孙永享太平天下。
正德,一生都渴望走出紫禁城,他一生可以说是放荡不羁爱自由。他从小在底层人的照顾下长大,学校教育的失败,也让儒家哲学天理人欲天道人心之类的理论从来没有介入过朱厚照的精神构建中,他的精神一直停留在市井市民的水平,对天下没有责任感,老朱家的天下兴亡盛衰和他好像没有半毛钱关系。光绪,被推向推向皇位,非慈禧子而尊慈禧为母,不能唤自己的父亲为“阿玛”,他在慈禧的高压帝皇教育下,形成了双重人格,他在慈禧面前乖巧文弱,在人后暴躁偏执骄纵。他渴望亲政为列祖列宗报仇雪恨,希望励精图治中兴图存,但他性格软弱,能力有限。最后这个愤怒的青年的维新变法百日便夭折了,还搭上了自己。
崇祯的后人和永历皇帝,感觉都是后人为前人的胡作非为在买单了。
看完这本书之后,感觉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历史教科书误导了,有些皇帝名垂青史,但是他干的那些坏事只是因为没有被写进教科书,而被我们认为是“完美之人”,有些遗臭万年的皇帝在历史书上或者电视剧里简直无恶不作,实际上他们也是有治国的理想抱负,也有过丰功伟绩,只是没有在出现在教科书上的只是他们的坏事。
坐天下很累,需要承当不得善终的风险,然而欲带皇冠,怎能不承其重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