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广雅,问道教育

作者: 耘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7-15 20:52 被阅读4次
    朝圣广雅,问道教育

    广雅中学,成立于1888年。由晚清重臣,政治家,教育家张之洞亲手创办。原为广雅书院。距今130年的历史,见证了从晚清到当今中国教育历史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活化石。

    今天我们成为了广雅的一员,一起聆听广雅的领航者,讲述广雅的故事,阐明广雅的教育之道。从书记致辞到两位校长讲座,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厚重的广雅,一个文化的广雅,一个不断创新的广雅,一个务实办学,追求卓越的广雅,一个不断探索教育真谛,引领教育发展的广雅。

    广雅者,广博雅正也,这是育人目标,也是教育理念。

    广者大也,指的是心胸,是格局,是胸怀天下,是人格定位。

    博者多也,博识,博学,博览,博闻,是大脑储备。

    雅者气也,是高雅的气质,是书香气质,是优雅,是儒雅,是书香气息,是人格魅力。

    正者规也,是讲规矩,有原则,有尺度,守底线。是刚正,是端正,是方正,不取巧,不浮夸。

    正如张之洞在创建广雅书院时,向慈禧太后呈奏的奏折《请颁广雅书院匾额折》所言:

    “臣设立书院之举,窃欲鼓舞士类,维持世风。上者阐明圣道,砥砺名节,博古通今,明习时务,期于体用兼备,储为国家桢干之才,次者亦能圭璧饬躬,恂恂乡党,不染浮嚣近利习气,是以淑身化俗。”

    这段文字明确了创立广雅书院,兴办教育的根本任务:砥砺人品,储备人才。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家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培养能够效用国家的栋梁之材。

    奏折中说,阐明圣道,指的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儒家经典,是历代修身治国之道,是每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

    奏折中说,砥砺名节,就是要立德树人,砥砺人品,培养复合时代价值观的人才。

    奏折中说,博古通今,明习时务,就是要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更要参与弘扬新时代先进文化,特别是在当下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要把握当下,勇于创新,立足当下,敢于突破。

    奏折中说,体用兼备,指的是当时张之洞兴起的洋务运动的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跨文化发展,中西结合,认同接纳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又要保持自己的主体发展。

    奏折中说,储为国家桢干之才,明确了办学的目的,为国家培养栋梁人才,符合国家发展的要求,能够为国家为时代所效用的有担当的人才。

    奏折中说,圭璧饬躬,指的是自我修身。要像玉一样修整自己保持高洁,守身如玉,守心如玉,守德如玉,就是要优雅,要儒雅,要高雅,要有风度,要有人格魅力,要端正,要正直,要正道正行,要有规则意识。以此才能“恂恂乡党”影响众人,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让更多的人因为我们而受益。

    奏折中说,不染浮嚣近利习气,足以淑身化俗。则是说,通过我们的影响,让更多的人务本求实,不浮躁,不虚浮,不急功近利,不唯利是图,要能移风化俗,使民风淳朴,民德归厚。

    可以说这份奏折就是张之洞教育宗旨的阐述,就是广雅的教育大纲,就是广雅的课程标准。这里面的教育理念与现在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是何等的契合!

    学校有一幅古楹帖为张之洞所题:

    虽富贵不易其心,虽贫贱不移其行

    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

    又有古楹联: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过则相规,善则相劝;

    当秀才,即以天下自任,处为名士,出为名臣”

    张之洞亲笔所题:

    “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合岭南东道岭南西道人才,互相师友;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会汉儒经学宋儒理学宗旨,同造圣贤”。

    这里边,不仅仅是深厚的期望,还有教育的理念,对教育的追求。

    而书院的缔造者之一,第一任山长梁鼎芬,则提出了明确的教学原则:

    学生互为切磋提问,老师升堂解疑答惑。

    这这几乎就是现在所提倡的,先学后教,问题导向的原则,他特别强调的是,老师就是要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则是要慎思,明辨,审问,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民民国时期,最著名的校长,是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先生,他提出了”务本求实”的校训,更是对广雅精神的一次高度概括与提升。再在后来的和谐教育,再到现在的教育即发现。

    广雅的精神,代代传承而又不断创新,一步步追寻着教育的真谛,也诠释着一代代广雅人对教育的无限热爱与执著求索。

    步入广雅,聆听教诲,时雨春风柔其心,百年润泽养其慧。

    在这里滋养生命,濡染心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耘心:舍中无网络,唯用手机语音输入法就之。

      本文标题:朝圣广雅,问道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cm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