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采用皇家专用竖写“排版”方式的国清寺殿额
在旅行路上,我个人非常喜欢去寺院这样的地方。
一方面,寺院的选址通常都具备典型的“高规格”风水。其次,寺院里的建筑、装饰、碑石、僧人以及植物等等这所有的一切因素会形成一个“循环气场”,它们是天地的精华。
你会发现人,环境对人们的心境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或震慑,或调和。而佛家隐世之地的“藏风聚气”,并不是一句空话。
图为:气场强大的浙江安福寺
在风水学中,事物的兴衰都由“气”主导;”中医里面也经常提到一个词叫做“气血充足”:“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能行血,气足则整个人饱满。
但“气”在哪儿呢?我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吧?所以说,很多时候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都只是表象,而看不见摸不着的,才是本质和精华。
以此次的旅行地国清寺为例。
这座有着1400年历史的皇家寺院,藏在浙江台州一个叫天台的小县城北部。它不仅有着极高的宗教地位——中日韩佛教支系天台宗的“祖庭”,还有一处(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精华”所在,就是这里的植物。
植物对环境的感受力比人要敏锐得多,植物生长旺盛的地方,通常“气”足而佳,但还是那句话:这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往往会被人忽略,更有人嗤之为“无稽之谈”,所以我一般也很少写它,除非遇到特别特别不同的建筑群或景点。比如:国清寺。
图为:国清寺里的多语言游客标识
国清寺所在的天台山,大概是唐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山(或之一),唐代400多位诗人都来过这里。山上有松柏上万株,繁盛而幽深,四季皆适宜旅行。
其中最稀罕的,就是国清寺里这株1300多岁的隋梅。
在中国的古文化中,梅花是“百花领袖”般的存在。它的精神之高、品格之贵,对于历史、地理、人文作品的贡献,无价且绵长。
而国清寺里的这株梅花,是寺院的开山祖师,隋朝的大师章安亲手栽种的。也就是说,寺在、梅花在。这是什么概念呢?
图为:国清寺修行者的日常用品
从全国范围内来说,把所有高寿的植物都算上,在5A级景区中,包括安徽黄山的千年不老迎客松在内,统共加起来也没几棵。要知道,一个景区被评为5A,除了那些列出在册的理由,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这些东西只有走的地方多了、看得多了才会恍然大悟——但凡有长寿植物存在的5A景区,都能明显地感受到“繁盛不衰”之气,就像这天台山上的寺院——是每个家庭都渴望的那种和睦气场。
图为:背着小书包一起上学堂的国清寺师傅
老树,就像家里的老者,它不仅仅是一处古迹,还是一方历史的见证。黄山不老松,是有专门的警卫把守的,为啥要这么隆重?因为它是“黄山精神”——无论于民族、国家、个人而言,厚德者才能长寿。都说老人是家里的“天德星”。老人存善根,则家道从容。
值得欣慰的是,我在旅行路上看到很多具有“厚德”的(老年)植物也在被各个景区妥善保护起来。
图为:被保护在马路中间的云浮榕树
植物能够活这么大的岁数,必定是该场所阴阳平衡的作用使然。而“平衡”,是人生的最佳状态。人盛则植物旺,人衰植物败。经常有人说,家里的植物突然间活过来了,“运势”好转了。排除迷信的成分,我们不可以忽略“气运”的神奇作用。
植物旺的地方,气场就旺,植物代表着风水,可以调节风水,又和风水互相影响。
图为:丽水画乡千年樟树
游览国清寺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明显:这环境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但就是待着很舒服。是那种阳光普照、被包容的感觉,浑身暖融融的,但是具体说不清楚。
这道理大概有点类似于泡温泉——人们为什么喜欢在水里泡着,因为舒服。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地热源乃地球内部蕴含的热量,矿泉水有着丰富的各类矿物成分,助益于身体健康。健康,所以舒服。
所以当我们到一个地方旅行,如果觉得这里“待着很舒服”,不妨多待一会儿。就像古人描写的寺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自由,且自足。
但还有一首诗说:“避世不须山,空门今倍忙。佛祖如有意,游人宿佛堂。”所以关于植物的“气场”,咱们了然于心就好。有些东西弄懂它是为了过好当下的生活,解决手头上的事情,并非真的遁入空门。跟得道高僧学习,并非真的要成为他们,而是吸收(哪怕一点点)他们身上的彻悟之力。去寺院走走,在老树下坐坐,舒服地待一会儿,足矣。
寺院是使人清醒的地方,醒了记得起身。
国清寺作为一处国家5A级景区,其所在的天台山也是个“宝藏景点”,行于山间小路之上,会觉得整个人很有生气,是那种人与环境自然地就合二为一、共生共长的和谐感。
有的山爬起来很累,但这里不会。如果到了台州,只选一个地方去旅行,那么我推荐这里。
但对于游客来说,把它当做一个特别的“旅行地”散散心、静静神、吸收一下平衡之“气”就好。莫要陷入,“自省”之后快速返回凡尘之生。
咱们的旅行还在继续,下期接着说。记得关注我,记得来看。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