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河南省
【游记】| 穿越中原

【游记】| 穿越中原

作者: 唤羽师 | 来源:发表于2017-02-06 11:21 被阅读0次

    游记

    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以前游历过苏州、杭州被那边的园林生活深深吸引,2016-2017我们全家旅游的计划就社设定为游历中国历史,在去过南京、北京、成都、西安之后,今年春节我们将行程定在了河南。

    在游玩了少林寺、古墓博物馆、白马寺、龙门石窟以后我只是对葬在北邙有了一定的概念,感觉在洛阳随便挖挖就是墓地,这里的风水似乎对墓葬是极其的好,十三朝古都不是随便说说的。但是直到我来到了郑州,在河南省博物馆,听完完整的导游讲解之后,我才对整个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是一场旅游,也是一场生动的历史课。


    自我科普

    中原 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分别是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此外还有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虞城、淮阳、新郑等古都。

    中国朝代的演变



    1、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我之前的概念还是粗狂的原始人,当看见这样的石器的时候,我才发现,石器已经被打磨的十分细腻了,并不是电影里面兽族人那样的一个简陋的石头用几根藤条绑定,看看下图的石器,都可以用精致来形容了。





    这件龟甲,据推测可能是用来占卜用的,细细看,可以看见龟甲北上有个类似眼睛的符号,在龟甲里面配上染成红色的骨头,可以做来占卜。




    还有这些陶器,你能想象出是石器时代的出品吗? 槼是用来烧水用的。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灿,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 史的余辉。

    2、期间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高大厚重、古朴雄伟为特点,纹饰以饕餮、龙、凤、云雷纹等为主。



    3、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以几何花纹为多,常有精美的日常生活场面、战争场面等图案,逐渐取代了神秘、恐怖的内容。





    4、再往后的铜器就开始注重日常生活,偏实用性,体积也变得小而适于使用了。




    白马寺


    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永平求法样”。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别帝都,踏上“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踏入白马寺之前,我也以为白马寺只是一个香火很灵的寺庙,同样是在请了导游后才知道,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在中国的发源地。见到了传说中的四十二章经,见到了传说中的舍利子。







    狄仁杰之墓



    齐云塔
    齐云塔又称释迦舍利塔,相传,即白马寺建寺的第二年。在参观齐云塔时,也跟随一个比丘口念绕悲咒,一起双手合十,口中念咒走了三圈。一层风吹过,塔上的风铃声声入耳,好像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宁静。


    解脱了你就自在了

    少林寺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来到少林寺自第一要看的就是少林武功,十八般兵器,少林武僧的棍术,少林硬气功。一整套武术下来,还是很兴奋的,虽然这些在电视上都看过,但是现场看这些表演还是很震撼的,尤其是老外在场时候感觉格外的自豪。我不自觉联想到武僧一龙的KO的画面。

    看完表演我们去参观了寺庙,寺庙不是很大,我还在问解说,我没看见很多僧人,他们平时在哪里修炼,解说告诉我,他们就在这里,不像你说的的在深山里还有其他的寺庙,他们就住在这里,就是寺庙两侧的房间里面,个人感觉啊,如今的和尚不满足本科学历,都不能当,那么在所谓香火很旺的地方“工作”,还能很好的修行吗?达摩祖师还在山洞里修行九年,如今的大师们还有机会这样修炼吗?

    好了,最后说说少林寺的大雄宝殿和其他地方的唯一不同之处吧,那就是在少林寺大雄宝殿的左侧有个棍僧,他是少林寺棍法的创始人,也由他诞生了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事迹,所以在这里大雄宝殿里面有个棍僧的护法,其他各地的寺庙都没有。

    塔林

    历代和尚的墓地,占地约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来历代古塔230余座,是国内最大的塔林,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余为清塔或时代不详者。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其实就是个墓地,和尚的墓地,一般都是单数的层数,最高是七层塔。不同朝代的塔林的样式也不同,可以看见各个朝代的不同风格,更值得说的是,一些修炼童子功或者普通的和尚会由寺庙出资建造不高于三层的塔,用来共同存放,不过会将此塔的门打开而不是封闭。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塔就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

    古墓博物馆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分为历代典型墓葬、北魏帝王陵、壁画馆三大展区。历代典型墓葬展区分为地上、地下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壁画两部分。这里搬迁复原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的代表性墓葬25座,陈列文物总计约600件。通过墓葬形制的整体展出,让我们有更多的视角去了解墓室建筑、出土文物、墓室壁画、砖雕艺术和文物所在的空间环境。



    【游记】| 穿越中原













    在古墓博物馆,你可以纵览洛阳境内的很多墓地,各种风格各时期的都有,这里是将各地的墓地都原貌搬迁过来的,可以系统的了解各个墓地的风格,也可以了解不同身份的人,想在自己墓地里展示不同样的风采。以前的人通过墓地和我们展示他们那个时期想表达的,如今的我们还能通过什么来记录自己的一生呢?我甚至在想如果可以,我在自己的墓地里我将展示什么呢?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插曲,当看见一个收费5元的小黑屋时,当时我是很鄙视的,感觉他们利用任何机会来收费,是不是又将一个有特色的墓地来额外收费5元,我们是不准备去看的,但是和和很感兴趣,我只好支付了10元带和和进去看看,没想到,里面不是墓地,而是体验古人利用共振制作的“龙洗”,我尝试后觉得特别有意思,于是喊和妈也付费进来玩,收费的管理员还在我的一再要求下,用真品的龙洗盆给我们演奏出了do rui mi fa so la xi,我玩的超开心,甚至忘记了时间,要不是管理严和我是景区关门了,我都不愿意走,还错过了景陵的参观,那就留个念想,下次再来吧。
    (PS:玩完后我直接去淘宝就像买个龙洗盆,可惜和妈不给买,好伤心。回头我过生日你们记得送给我个龙洗盆啊,哈哈)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看着这些石像,心里除了感叹古人的精湛的技艺外,更多的是对人为破坏的遗憾,在租赁的解说器里面还可以听到很多佛头现在还存放在国外的艺术博物馆里面,不管是国人主动盗凿贩卖还是国外人侵略走我国文物,都是对历史的破坏,但好在这些佛头还在,那些在除四旧的时候被国人铲除破快到无法修复的佛像才是真的遗憾和惋惜啊。


    这尊佛像我要单独拿出来说,不但是因为这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千手千眼观音像,而且据说还是白居易晚年亲手雕刻而成,历史意义非凡。


    洛阳鼓楼


    洛阳老城鼓楼,正名“谯楼”,位于今老城东大街中段。据《洛阳县志》记载,鼓楼原建于府前街福王府(今青年宫广场前中州路上)。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建福王府时移建于东大街。鼓楼鼓楼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与乾隆十年(1745年)洛阳县两次出资大修古楼。乾隆年间,洛阳县将东门内大街改为古楼街。鼓楼上原有两层木瓦建筑,后因台上建筑长久失修,于1972年拆除(据老人们说在此前后还拆除了南大街和老集两座城楼)。只剩下大铁钟在楼台上风摧日晒。2002年,市政府开始回复老城明清风貌,又按原样,重新修缮鼓楼上的楼台。鼓楼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经过数次修缮,现在的钟鼓楼已重现了昔日的风采。钟鼓楼是古时用于白天报时,夜间报更,其基础是用大青砖砌成三丈余的高卷台,台下拱券门洞为行人通道,宽一丈五,高二丈,券台两边修有三尺台阶登楼之道。拱券门洞之上,东端镶一石匾阴刻“就日”,西端石匾为“瞻云”,均为楷书。为金代中京留守亲书(这和新安县城东边不远的汉函谷关的叫法一样)。












    【游记】| 穿越中原




    说实话,最初鼓楼并不在我的行程计划之中,得知鼓楼是在从龙门石窟打车回市区的路上,和出租车司机聊天得知在十字街东面有个鼓楼,司机没有说鼓楼有多好,就说你要有时间可以去鼓楼看看。
    在我们从白马寺回来遇到市区大堵车,我们意外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街,从丽景门的西大街走到十字街我们走过,吃过著名的洛阳水席,当时还与和妈说,这里真想我们当时开独立书店的中隐于市。这一天我就说那我们就从十字街向东去看看鼓楼吧,没想到这次不经意的行走,让我的内心久久的不能平静,即使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依然心内百感交集。


    在上图这家店喝羊汤之前,我其实都是很好奇的一路拍照一路感叹为什么不保护呢,为什么这么多门面都用砖头给堵住了呢?为什么好好的街经由的丧葬业务?

    一路上可以看见几个妇女带着宝宝在街道上公然点着一根木头烤火取暖,可以看见一根根完整圆木大梁的房屋已经毁坏到只剩下框架,可以看见房屋门口用绳子拉起来,写着瓦片掉落请注意安全(我多想捡一片瓦片带回来啊),可以看见落魄的之前的店面招牌,可以随处看见保护建筑的牌子。

    可是当我觉得要喝完最地道的本地羊汤之后,一切都变了,只因为在喝羊汤的时候我和店老板聊天到:“老板,这么好的东大街为什么感觉很落魄,政府为什么不出资维修一下呢?东大街和西大街仅隔一个十字街,差距好大啊。”老板回答道:“是啊,我们这里要拆迁了。”“什么?拆迁?那这些建筑怎么办?你的店怎么办?你们会拆到那里去啊?”老板很无奈的笑道:“ 你是游客吧,下次来你就看不见我们这家店了,整个东大街都要拆迁啦,除了鼓楼和几个建筑外,其他的都要拆迁,重新建个新的东大街,我们都要牵走了,严格意义上说是不能这样把我们给拆迁的,都是历史留下来的房子,但是我们也没办法。”“为什么要拆迁啊,新的建筑有什么好的啊,把你们保护起来不是更好吗?”我很焦急的说了很多,可以老板只是淡定的做着烧饼,卖着羊汤,好像一切都与他无法一样。也许是真的伤透了心吧,当我踏出羊汤馆之后,再看见在房屋门口晒太阳的老大爷,看着烤火的妇女,看着骑着电动车的当地居民时,我感觉好像这段历史就要消失了一样。

    洛阳的东大街,洛阳的鼓楼成了我心中的一个结。
    我默默的心里种下了颗种子,洛阳东大街,洛阳鼓楼,我不希望你焕然一新,我有机会一定要再去去,我想在拆迁翻新之前在哪里住一段时间。我想在这里就是一种穿越。

    不写了,越写越难受,不想要消失的历史。
    国内消失的历史太多了。

    唤羽师
    2017.2.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记】| 穿越中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iy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