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博士的这本新书《态度》是给两个女儿的家书汇编。在序言里他提到是受《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等的启发。在飞机上一口气读完,掩卷反思,感慨良多。如果是三年前读到这本书(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出版),感觉势必与现在不同,如果是十年前读,意义上又不一样,再如果是带着这本书回到二十年前,那对人生的影响当然又另当别论来。
和巅峰时期的《数学之美》、《浪潮之巅》比起来,吴军博士最近的几本新书都显得有些行色匆匆,更像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而不像前两本那样经过充分的思考与斟酌,行文从容,令人耳目一新。又或者并不是作者的功力下降,只是每个作者可以真正讲述的故事只有一个,就是他自己的故事,在开始的时候可能令世人惊艳,但渐渐习惯之后,便会萌生出“不过如此”的错觉,以为这些故事、概念与思想都是老生常谈了。即使是村上春树这样畅销文学的大家,写起小说来一本与一本之间也要间隔不少时间,中间的空隙往往要通过一些小品文字来补充,对于像吴军博士这样的大忙人而言,这样新书频发,如果质量不下降,反而是怪事了。
但整体而言,《态度》又回归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我想,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文字本身的目的,即使作者在写作时也抱着最终要公开发表的想法,但在当时主要还是为了和两个女儿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才写下的,理智清晰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耐心如涓涓细流的父爱,不时透过纸面扑面而来,让人不得不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但这种父爱的艰难,我想唯有为人父母之后,才能真正感觉得到吧。一方面希望能给予子女自己最宝贵的经验与智慧,一方面又顾虑子女的接受程度与逆反心理,还要考虑到年龄与阅历讲的深入浅出,所有的这些,都要通过文字来描述的话,难度可想而知。其实,在《傅雷家书》与《曾国藩家书》之类的作品中,由于传统的人文大背景未有太多变化,因此是可以省去很多功夫的,但对吴军博士来说,两个女儿显然是在美国长大,他需要费很多功夫来传递文化方面的信息,但换个角度,正是这些努力与尝试使得吴军博士人文方面举重若轻的素养充分展现出来。
如今的我,对书中所讲的大部分道理,自以为可以领会。并不是因为自诩聪慧,只是光阴荏苒,不觉间年近不惑,对于人生的道理,似乎多少有些豁然开朗了。但假如在十年前,读到这些信,可能启发的意义更大些,人生就像可能性不断收敛的一个数列,越往后,可能性就越小了。但话虽如此,如今生活的每一天,依然是余生里最年轻、可能性最大的一天,怀着这样的念头再反思的话,不由觉得,见贤思齐,岁月永远不会太晚,一切都还有希望。
但假如在二十年前,也就是十几岁青春正好的时候,对这样充满教导意味的书,多半是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吧,那是听到教诲最多、听进去最少的年纪,即使多年之后再回头去看,很多啰唆反复的教导其实都是语重心长,但在当时却多半是除了心烦再无多大作用的。但如果不是通过读书,而是书信但交流,则又不一样。最后一批写信的日子,基本上集中在世纪交错的两三年之间,再后来电话、手机与网络便开始迅速普及,再也没有长篇巨幅鸿雁往来的记忆了。
杜甫说“家书抵万金”,与同学朋友之间的来信不同,家书往往是饱含深意的,除了日常琐事,趁着有限的篇幅探讨人生,是必要的部分。吴军博士的书信格局工整,可见年少时书信的功底。但毕竟如今不再是书信往来的年头,即使不知道他两个女儿作何感想,但作为书信的形式,多少觉得有一些形式注意。不过,如果再想深一层,似乎除了书信,再也没有更合适的交流途径。社交软件显然并不合适,看看有多少少年在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或者设置了分组可见就能知道。而电话或者面对面的交流毕竟不太能持久,过段时间就“训话”一次容易显得啰嗦,而唯有文字这种工具可以持久反复。
因此,吴军博士的这本书,对于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是本不可多得的关于人生各个方面的教学参考书,而对于三十多岁或者更大一些的读者而言,也可以作为对人生思考与探讨的辅助读本。如果是为人父母,有一个两个令人牵挂的小儿女的话,那么,这本书更是应该作为子女教育的参考读物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