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题材也很广泛,是一个风格多样的作家。成就最高的是杂文,有16部之多,因为顺应了时代,深得推崇。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成就也颇高。
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写景文字,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好的写作典范,下面让我们来细细品味,揣摩和体会作者匠心独具的写作技巧。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这段写景相当精彩。
首先看内容。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一组词语,引出14种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4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短短二百多字,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其次看结构。写景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前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概貌,“单是……就有……”则比较详细地写百草园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已趣味无穷,可见园子里佳趣俯拾皆是,渲染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感情色彩。
再来看顺序。写景顺序采用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顺序,前一个“不必说”写景物由低到高,后一个写动物由高到低。整个段落由整体到局部,整体部分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则由动物写到植物
最精彩的是写法,主要表现在:
1.抓住景物特征。“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石井栏的“光滑”,还有“肥胖”的黄蜂等,形容词用得非常准确,生动形象,细致入微,一看就是经过细细观察,慢慢揣摩后字斟句酌出来的。
2.多角度观察。例如:从视觉角度写“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等景物。从听觉角度写“油蛉在这里低唱”,还有从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描摹的,把百草园写得有声有色。
3.使用多种修辞。有排比,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有对偶,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有比喻“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还有对比“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4.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本段描写的景物中,有静态的事物,如石井栏、皂荚树等,也有动态的,如叫天子、蟋蟀等;动中有静,静中见动,静动交错变化运用,叫人读来有滋有味,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如临其境的感觉。
5.寓情于景。在对百草园的描绘中,作者将自己童年时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融进了对景物的描绘中,突出了文章中“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主题,照应文段中“无限趣味”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此外,本段文字有描写有记叙。以儿童的眼光来观察景物。那会喷出烟雾的斑蝥何等神奇,酸甜的覆盆子让人口舌生津,一飞冲天的云雀一定惊动了细心观察的作者。他会不会昂着头,张着嘴,望着小鸟渐渐飞远呢?特别是那一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真实自然,富有情趣,让人忍俊不禁。
原创文章,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