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兴起,第一次逛湿地公园。自从广济桥复古,恢复十八梭船廿四州的原貌,下游的水利枢纽便担负起蓄水,发电的任务,两全其美。韩江东岸再一次巩固堤围,并因地制宜,把临江一面改建成意溪镇湿地公园。
公园在水域较深的地带修建栏杆,在江底地面倾斜度较平缓的地域建亲水平台。老人来这里早锻,孩子来这里嬉戏,周末,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带上布垫,茶具,零食,临江席地而坐。因为前段时间下暴雨,为了安全,枢纽站泄洪。经过前天昨天这二天,水位才略略蓄水高点(说实话,自身会游泳的我觉得小孩还是有安全隐患的,我女儿学会游技,我仍时刻叮嘱她注意安全,毕竟江面宽阔,风大浪急)。“水面初平云脚低”,江风阵阵,鸟语花香,有的孩子在浅水用玩具铲挖沙,把饲料撒下引诱鱼儿,有的孩子在垂钓。
公园沿堤内侧修建池塘。时近深秋,“荷尽已无擎雨盖”,然睡莲长势蓬勃,含苞欲放,只等一夜清露,隔天朝阳轻照,便瓣瓣绽开,风采宜人。
堤围二侧,建有各式亭台,厕所,供人们休息方便。沿堤而上,便到达意溪镇坝街路头。
小时候,从四五岁起,我便随奶奶到处走亲戚。我大姑母嫁到意溪镇,每逢节假日,我时常跟奶奶大清早从村里步行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大姑母家。
大姑母热情好客,挚诚相对,除了好菜好饭招待,饭后,还会买票让我和奶奶看人戏(真人扮演的潮剧),表妹也会拿出零花钱,一起买零食吃。有时候晚上表妹表哥表弟一起买电影票,到剧院看电影。那时候,人戏的票比较贵,是姑母买的,电影票才七八分钱,是表哥哥或者表妹用零花钱买的。姑母从来没有跟着我们看戏或看电影,她在家里忙着做饭给我们吃。一般情况下,我和奶奶在姑母家住上一二天,然后隔天清早,天蒙蒙亮就得去江边坐船,去潮州城里的四姑母家做客。坐大一点的船一毛五分钱,坐小船一毛二分钱,当时,尽管穿着不合脚的拖鞋,走很长的一截沙滩才到江边,我却兴奋得很,没有因为深一脚浅一脚,沙子都钻进裤腿而懊恼。而坐在船上,看老伯撑篙划船,我竟一点都不紧张。虽然我家农村也有小溪,但小溪水流再急,也比不上韩江风高浪大,可能“初生之犊不怕虎”,年纪越小,遇事越无畏。现在回忆,有点像书里写的“弯弯的月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那是在天上;而我在凡间,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滔滔的江水,听见嗖嗖的晨风。
一边想着往事,一边朝镇里走去。数载没来,我到底还是迷路了,幸亏遇见热心大姐指点,我才凭着依稀记忆,找到大姑母的门前。
所幸,年近八十的大姑母,手脚还利索,自己买菜自己做饭,除了满嘴无牙齿,背有点驼外,剩下的身体无大碍,跟她交流,脑子反应能力比我还好使,往事历历在目,她如数家珍,记忆犹新。到了晚饭时分,大姑母打电话叫来表妹(表妹嫁在潮州城里),商量晚餐。大姑母省俭惯了,舍不得出门吃饭,表妹说到外面吃,享受一下。于是,表妹带女儿,我也带着女儿,到街旁餐厅吃晚饭。饭是普通的炒饭,汤是传统的胡椒肉沫水豆腐汤,然而,二个女孩儿欢呼雀跃,短暂的交情比品尝美味佳肴更令人欢快开心,犹如我当初的影子。转眼间数十年,不变的是亲情,以及其乐融融的氛围,有一种记忆,永远温馨;有一种重逢,情义犹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