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姐

作者: 紫静花 | 来源:发表于2021-06-23 11:18 被阅读0次

    王姐,字才琼,未知何方人氏,五十开外,烫着浅黄短发,方脸,一米五身材,微胖,声如洪钟,喜怒无常。

    王姐是几年前在分厂调过来的,一同调过来的还有她老公。让人记住他们夫妇的是二句口头禅。王姐每句话开头,必定是:“说实话……”,接着,长篇大论;王姐老公每句话开头必定是:“不瞒你说……”,接着,绘声绘色。

    从某个角度来说,王姐和她老公是天生的一对。我们厂早上八点三十分钟打的卡,许多人巴不得踩点上班;而王姐夫妻天生积极得很,早上七点三十分左右就各骑着单车进厂门。车头的生锈篮子里,装着各种食材,满满当当。进厂门,第一件事就是开锅煮面条。等面条熟了,开风扇吹吹,洗脸,洗毛巾。等到上班铃声响起时,王姐夫妇也饭毕洗好餐具准备打卡上班。

    上着班的王姐,眼光时不时往墙上的石英钟瞄,生怕错过钟点。十点三十分时,王姐便淘米下锅。因为有监控,饭锅放在纸箱里,插电的电线用杂物挡着。由于主管和王姐一起干了几十年,也懒得开口,只在上面来检查时通知她们夫妻。平时也就睁着眼闭着眼。

    等到中午十二点正,下班打卡,同事们要么回家做饭,要么去厂里的食堂用餐,只有王姐夫妇,数年如一日,精打细算。趁着去食堂吃饭的同事还没有回来,已经吃过了饭的王姐猫着身子,每张工作台轮流掰数同事的记数本,她虽然没上过学,但算起数来一点不比科班出身的差。有一个月发工资,因为她跟同事相差二十块钱,跟主管喋喋不休理论半天,害得主管喝了几大杯水。

    王姐老公属于“气管炎”那种。王姐她跟老公不同工序,但同一层楼。碰上老公工作到一段落,解手或喝水时,王姐的嗓门便准时开播“那个,过来帮我挪挪货呢!”每当此时,王姐老公便三步并做二步,屁颠屁颠过来帮忙。

    王姐对老公工作不放松,还有另一点值得感动。每次上班下班铃声响起,王姐都会用她独一无二的女高音表演一番“喂,那个,该打卡了……”还别说,有天王姐感冒喉咙疼,那天,王姐老公还真的缺卡,不得不去人事处补卡。在这件事情上看,王姐老公真的是离不开王姐的吆喝。

    不过,王姐对老公的照顾也有出人意料的时候。那天,厂里后勤人员开了几部车带大家去打疫苗。去的人多,队列排得长,王姐排靠前,早打完就回厂加班了。王姐老公排得后,那个晚上打完半夜就直接回家了。当然,王姐老公回家是不用做饭,晚饭像平时一样,在厂里用红薯叶煮面条,王姐留一半带回家给老公吃,也算同甘共苦,不分彼此。

    第二天,大家正在讨论误工费的补贴,领导的意思是昨晚毕竟没上班,但是打疫苗回程的车票可以报销,为了公平起见,每人十块钱。大家也没啥意见,只有王姐的脸色晴转多云。

    过了几天,工资单发下来了,王姐由于赶得回厂上班,于是有二十块钱的加班费,但是没有十块钱的车票报销费,王姐不动声色,拿着工资单直奔财务室。王姐借问:“这打疫苗是厂里安排的吧?这误工是我俩自愿的吧?好好的,我跟我老公每晚加班,都收入四十块钱,怎么打下疫苗,凭空消失了十块钱?还有,由于没按时吃晚饭,吃饭完胃不舒服,我老公那晚吃了四片胃药花了五元钱!”财务员被王姐连珠炮一串问,直接呆住了。

    其实,据知情人说,那晚,王姐看同事都没有在,摘自家的红薯叶时,出手摘了另外的同事花盆里的几株,哪料想另外同事因为下雨,红薯叶长虫才喷的药,结果害得王姐老公吃完面条上吐下泻,而王姐因为吃得少,喝水多,只是觉得有点头晕,没大碍。所以,王姐这几天憋屈得很,终于逮到机会发泄。

    按说王姐这么能干,日子应该过得很滋润。而且,之所以这么令人侧目,应该是个有着不凡经历的女强人。过了几天,王姐的亲家母住院,她的独生女儿既要上班,又要照顾二女儿,只能催促王姐回去带外孙。

    王姐不敢耽搁,随便收拾下便归家去了。剩下王姐老公,孤独寂寞。王姐老公搭档的是个不到五十的离异男同事张哥,在王姐归家二天后,张哥提议下晚班后喝几杯。

    王姐夫妻租住的房子在二楼,不高也不宽,一房一厅租金每月三百,客厅还摆放一张麻将桌,周日供老乡打打,他们收一点点提成。张哥提着酒,顺带几个小菜,优哉游哉,王姐老公嘴里说着客气话,明显眉头舒展。自从搬家,张哥是第一个来客。

    麻将桌铺上纸板暂时作饭桌,哥俩一杯下肚,开始天南海北侃开了。也只有在此时此刻,王姐老公才完全去除戒备心,坦露真实一面。

    随着酒气在屋子弥漫,张哥笑着问:“我说兄弟,你看你们夫妻三餐都在厂里吃,家里水电都没有怎么用,房租才三百,这几年可存了不少钱呵!”

    王姐老公夹了一块肉放嘴里,又抿了一口酒,才不慌不忙地答:“不瞒你说,我们既然是兄弟,今天我就不遮不掩,打开天窗,说亮话,”顿了顿,王姐老公开始娓娓道来。

    原来,一路走来,王姐老公也是遭遇坎坷,经历艰辛。

    王姐老公从小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长大,父亲早逝,母亲与奶奶性格不合,于是分家,他从十五岁起跟着奶奶生活。二十岁左右与王姐相识组成家庭。

    他们刚组成家庭时一穷二白,王姐老公东不成西不就,工作到处碰壁,还要赡养奶奶。正当他一筹莫展时,有人介绍了他去当名建筑工地的工人。后来建筑队撤散了,大家互道告别时吃了一顿饭,其中的工程装饰的设计师问他:“我不想回家,你有没有门路,找些工程,我们三七分?”于是,王姐老公绞尽脑汁,把七大姑八大姨筛选了一遍,选定了远房一个表亲,在某正式部门当基建副科长,于是花费了心思,提了礼物登门,道了来意,是年,正逢“复古”,各地正兴起修缮旧房,保护文物的潮流,于是,远房亲戚在自己权力能耐内帮了王姐老公一把,设计师也履约,王姐老公在那几年赚了一笔。

    设计师毕竟脑子好,他建议王姐老公在县城买套房子 ,那时房价并不高。王姐老公也听从买了一套,然而王姐因为这个事天天跟他吵架。因为那时候在县城买套房是新生事物,而且买了又没有钱装修,于是王姐天天跟他急,让他便宜转让给别人回农村建房。王姐老公无奈,照办。

    随着王姐老公回家建房子,跟设计师也分道扬镳了。房子建好后,王姐在家种田带女儿上学,王姐老公又出来找零工干。可是又不怎么如意,加上奶奶身体不好,王姐老公便找了一个算命先生掐掐运气。算命先生给了“三十八”岁转运的一个说法。

    日子就汩汩过着,自从女儿上了高中,住校以后,由于经济压力王姐又和他斗起来了,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后来,王姐看同村人都出外打工,便怂恿他来南方做工。

    说来也怪,那时王姐老公刚好三十八岁。由于跨省份,进厂刚开始签合同,他们俩觉得不知道干多久,于是他们俩放弃了买五险一金。

    转眼间,女儿考上大学了,又毕业了,这一路他们夫妻的工资都花得差不多了。如今,女儿结婚,虽然有一点彩礼,也貼补男方在市里首付了一套房子,亲家公还没有退休,亲家母身体不好申请病退;在女儿备孕时,王姐夫妻拿出一些积蓄作为外孙出生的礼物。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如今外孙刚出世不久,亲家母却住院了,虽说亲家母有医保报销,但女儿却不得不辞职去照顾,女婿家就少了一份收入。这边,等王姐夫妻意识到社保的重要性时,后来才让厂里买,可距离十五年期限还远,如今超过五十岁,只能转移回老家继续交。单王姐一人,一年的社保费也不少。

    ……

    常言道,酒后吐真言,此话有理。王姐老公举起仅剩的半杯酒对张哥说:“老张啊,我是走错路,走错路啊!想当初,如果我不理老婆,不把县里的那套房子卖掉,如今房价翻了几番?我还用在这打工,为了一个月二三千的工资?还有,要不是当初我老婆吵啊吵,我能出来这么远的地方?现在,我们县城都成了旅游景点,我们村里的人随便在那街边一蹲,转手一些小玩意,小特产,每个月都小一万,少也四五千,你说,我这命,我们这么存几个儿,还不是被逼的……唉,别说了,别说了……”

    据说,自那晚一醉方休后,王姐老公和张哥也成了知己。一周后,王姐的亲家母出院了,她便返厂上班。王姐问,我回家那几天,你怎么过的?寂寞吗?王姐老公诡秘一笑。王姐再问,老公直接说,忘了。

    张哥就没忘,唯一有变化的,就是他看待王姐夫妻的眼光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fh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