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炁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性命”是道教的重要术语。内丹术中“性”意近“心性”而非性别,基本上可以对应人的精神、意识层面,“命”基本可以对应肉体、身体机能层面。内丹家认为,很多佛教徒单纯参禅打坐,是“修性不修命”,他们主张性命双修,基本思路是力图用净化后的意识(性)去感应自己的肉体(命),使二者发生交互作用。
内丹术秉承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认为人体含有精炁神,炁,同“气”。根据近年学者的研究,精炁神可以和某些生命现象大致对应,精炁即所谓命,神即所谓性。精炁神分先天和后天。内丹术所谓后天之精,指精液(就男性而言,女性另有一套练法)和各种激素;先天之精(元精),指性欲、消化、分泌等生命本能。后天之炁指呼吸之气,先天之炁称元气,类似一种生命原始的能量、活力。后天之神指平常的记忆、判断、认知等意识,先天之神(元神),指平常纷乱的意识消退后一种安定、清醒而无思虑的状态,是“本来自我”。内丹术认为,后天的精炁神是容易耗散的衍生物,而先天的精炁神是修成内丹的基础和原料。
“屏除邪欲”所指的欲望并非仅仅指淫欲,人的欲望有许许多多,我们常说“七情六欲”, “六欲”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产生的欲望。这句看起来平平,假如您真的想炼,万万不可以寻常视之!大家不妨现在闭上眼,就会发现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干头万绪,去而复来。我们没觉得什么,是因为另有一套心理机制在抑制着。要知道,内丹炼到后来,用句现在的话说,心理活动异常地活跃一它把许多潜意识开发出来了。那时你的大脑是不受你控制的,只要有一点细微的心理活动,立即就会放大干倍万倍。比如买菜的路上碰上一个姑娘,她的腿很好看……这个印象一旦冒出来,你的眼前也许就会真的出现一条腿,或者别的什么你想象不到的东西……当然,在别人看来,他什么也看不见,觉得你这就是幻觉;但在你看来,这就是真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就是所谓的魔。这种幻觉变成现实的感受,听说现代心理学实验室已经可以部分模拟。
内丹术从头到尾就是修心。这就是祖师隐居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含义。灵台,指心,出自《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心处于胸中一寸见方之处,所以又叫方寸(有时也将脑部“元神”所居之处称为方寸)。斜月,指“心”字的斜钩。三星,指“心”字的三点。道教内丹著作《修真十书杂著指玄篇·偃月炉图》:“三点如星势,横钩似月斜。”今天我们调节心理状态,大都是靠心灵鸡汤式的心理安慰,这种凡夫俗子的把戏都low爆了!假如能把心修炼得对丢了五万块钱泰然处之,对噪音置若罔闻,这简直就是半个神仙了!
屏除邪欲的目的,就是明心见性,使内丹重要的原料“元神”显现出来。所以“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丹台”是心的代称,元神自然是在心里待着的。平时这颗心,是被各种欲望、各种愚昧蒙蔽着的,一旦邪欲去除,立即就露出了光明璀璨的本相,就好像有明月照耀一样。
开始修炼之前,要先调息,孙悟空是这样,我们也是这样。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着(盘腿或垂腿均可),闭上眼,舌头抵住上腭,想着下丹田(意守,这里指男生,女生意守哪里贫道不清楚),一定要放松,但也不能打盹。然后,绵长、放松地呼吸。可以数,也可以不数。幻想吸人真气,呼出浊气。这样每天坚持练习,过一个月就会有感觉。不一定像孙悟空“子前午后”,这个有更多仪式感的意味。不过,要是怀着嘲讽、傲慢、证伪的心思去练,那练十年也没感觉。
元神元气“相盘结”后自然性命坚”。要注意的是,这种结合不像泡速溶咖啡,而是慢慢的,一点一滴凝结的。凝结成的东西,各家说法也不一样。大致像小气团或者小珠子,积少成多,凝结在丹田甲里,最后结成一个橘子大小的丹(当然是修炼者自己感觉到的)。此后还有许多步骤,由于口诀没有讲,这里就不展开了。《西游记》里有关内丹内容到处都是,后文都会提到。
人身本是凡体,既是凡体,必定会消亡。“火里种金莲”是以火比喻凡体里原有的消亡因素,称为“杀机”,以结丹比喻培植金莲。“借假修真”“香从臭出”等内丹常用语,与此义同。
内丹术认为,五行相生虽是自然之理,但生命也因此自然过程而磨损、耗散、消亡。修内丹就是要“五行逆生”,把此过程颠倒过来,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把后天纷乱、重浊、有形质的身心,炼回到先天有序、清净、空灵的状态,归于虚元,与道同体。
宗教家提出的问题就是:一个人是否能把这种永生的感觉,保持到死前一刻,或者说,在死前不论用什么办法,造出这种永生的感觉来,这其实就等于永生?
我们看佛道诸教,乐此不疲地研究各种方,包括教人临终念佛的,教人修炼内丹的,教人祈祷的——这里面聚集的人类精英还少吗?这哪是迷信,天下焉有这样的迷信?这是伟大的慈悲心,救拔人类终极痛苦的慈悲心,出于自救,终于救人的慈悲心!
人临死前看见有人来接他;有的人临死前往空中乱打;还有垂死者会看到阴曹地府、冤亲债主等各种可怕景象。也许在“正常人”看来,这是临终弥留、病态昏沉的幻觉,是他生前的经历、知识、性格等各种因素变现的幻影。甚至“正常人”会说,看!哪里有什么鬼神呢?中国人的阴曹地府,就是封建官府的投影;外国人的上帝,也是一副白种人的样子,这不正好能证明鬼神是人类自己造出来的虚幻景象吗?道理当然没错,但是体要忘了,“正常人”认为的虚幻景象,在垂死者看来,却是真真实实的存在。景象是假的,他切身受着的苦是真真实实、如假包换的!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再鼓吹鬼神的不存在,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况且,我们这些“正常人”也终有一死,早晚也得来尝一尝虚幻景象的滋味,到那时,我们还有能力宣称“眼见为实”吗!
所以,宗教家们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们为我们创造了多少伟岸的偶像,多少富丽的寺院一这偶像、这寺院,是为了培养人们的坚信—项人类专属的福利。他们一直为人类谋求着一种救拔之道,企图在人类有限的技术条件下,在生时避免烦恼的困扰,在临终摆脱死亡的折磨。我们实在不应该咒骂他们是骗子、是别有用心,我们当然有权利不接受这一派或那一派的教义,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报之以深沉的敬意!
猴子多的地方,比如四川、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一般都有猴精的传说,而且越编越离奇:开始就是骚扰一下百姓;后来发展为把良家少女抢到洞里霸占;再发展,就是连天兵都不惧了。当然,这些故事的最后,猴精也受到了镇压,但丝毫不影响当地百姓对大圣的喜爱和敬畏。当地人一般喊这些猴精为“某某大圣”,比如通天大圣、齐天大圣、丹霞大圣,我们这里只用“齐天大圣”一个名字代替。大圣身上,流动的是民间信仰的血液。他和山林,和乡土是息息相关的。
行者呢?它是中国北方和西域玄奘取经故事里的。玄奘取经途中有一只神猴保护,它一般叫“某行者”(猴行者、孙行者)。这只神猴的原型是谁呢?有人说是玄奘大师的一个叫“石槃陀”的保镖,有人说是印度一只叫哈奴曼的神猴的化身,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但这个“行者”具有佛教的血统是没有疑问的。
齐天大圣与猴行者合体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孙悟空。百回本《西游记》前七回,讲的是齐天大圣的出身;后面九十多回,讲的是孙行者的取经故事。这正是两套故事相结合的特征。孙悟空在取经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往往是佛教和道教人士为了宣扬教义设定的,于是可怜的猴哥一次次被虐,虐得我们憋气又心酸。理解吧,原谅吧,猴哥在这里,担负的任务实在是太重了……
然而这位猴哥,时不时要爆出一些惊人言论,好比他得知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背景,是观音菩萨故意从太上老君那里借来,与师徒四人为难的,他就骂观音:一辈子找不到老公。又如他听到如来佛祖和大鹏精论亲戚,他就说:论起来,佛祖还是妖精的外甥。这些特征,多是从齐天大圣那个系统带来的。原来那个齐天大圣,有些言论实在惊人到尴尬。比如元杂剧里他说:“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鑰石屁眼,摆锡鸡巴。”登山观风景,就说“好高山,好明月,我且阿(排泄)一堆屎。”在今天的《西游记》里,已经改好了许多了。
孙悟空前后本领不一,完全是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观众出于不同的目的,加在他身上的。今天的《西游记》故事,就像一块抹了一层层奶油的蛋糕,它在几百年的流传中,至少叠加了三层:第一层最古老,是一些宣扬佛教的故事;第二层,是后来全真道为了讲内丹加入的;第三层,是另一些和民间信仰有关的人士加入的。
一些喜欢道教的朋友可能会说:你错了,《西游记》就是一部讲修炼的书,因天机不可泄露,所以用了许多隐语。这个数字是有含义的,那个形象是有含义的。总之到处都是微言大义。
一些喜欢佛教的朋友也许会说:你错了,《西游记》就是宣扬佛法的,不然去取经干什么?不然孙悟空为什么打得过道教神仙,见了佛祖就老实了?
还是那句话,这些说法都是建立在《西游记》是一位作者一次写成的前提之下的。但只是从文本本身出发,贫道认为《西游记》这一块抹了很多层奶油的蛋糕,从玄奘大师取经开始,到现在都一千多年了,早已经化成了一摊糊涂。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圣呢?
其实何止这些,贫道就见到过许多大圣:通天大圣、弥天大圣、雪山大圣、雄威大圣、象鼻大圣、猪头大圣(千真万确,就是这个名字)、丹霞大圣、翻江大圣、搅海大圣、驱雷大圣、撒云大圣……
这些大圣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和宋代以后,流传在福建一带的瑜伽教有关。这个教里特别著名的神明,就喜欢用“大圣”命名。这一带,只要 出—个神仙,老百姓就喜欢叫他“某某大圣”。时间一长,自然满街都是大圣了。
福建一带的山里,猴子又特别多。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许多猴精的传说。这一点,我们在第五讲也讲过了。像齐天大圣、通天大圣就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当地的猴精。
在早期猴精故事里,也不是一个猴!这个猴的各种早期故事,比如偷仙丹、御酒,是齐天大圣干的;保唐僧取经,是通天大圣干的;名叫孙行者的,是耍耍三郎;被压在龟山(五行山)底下的,是巫支衹圣母(不同的故事还不一样)……百回本的《西游记》都给编到一个猴子身上去了,名字也固定下来了,就是今天的“齐天大圣”。
当人们开始喜欢一个文学形象的时候,这个形象就开始吸取各路英雄好汉的故事,就像练成了吸星大法!像解缙、纪晓岚、阿凡提、诸葛亮、包公、鲁班,都是这类人物—-人们喜欢把相关的有趣的事往这些人身上编,原来的主角反倒淹没了。对于人类,我们能理解,但是换成猴,我们往往就意识不到这一点了。
《封神演义》有些内容和《西游记》差不多,但它比《西游记》更喜欢东抄西抄,而且特别喜欢抄《西游记》。贫道重复一遍,不要以为这些名著逼格多高,其实就是民间的消遣读物,或许有点寓意,但求之过深必然徒劳无功!如果拿《封神演义》里的神仙当道教正宗的神仙谱系,就完全不靠谱。
《西游记》前七回的作者写的是道家的不羁,写的是生命的自由,写的是一个不受任何压制的灵魂。当然,他也写出了不受压制的代价,完全体现出一种传统文化版本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盖猴哥之战绩,或有时而不彰;猴哥之法术,或有时不灵光。而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而永久,共三光而永光!
尾巴:
就我这长相,搁古代能撑起整个青楼!
长得像柱子么。o(╯□╰)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