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语花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中国小孩最需要补的一门课

语文,中国小孩最需要补的一门课

作者: 萃辰天心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09:40 被阅读1次

    语文,中国小孩最需要补的一门课


    近年来,国家根据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从战略高度出发,对教育进行了系列改革。而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语文比以前重要了,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得语文者得天下”。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中考高考,语文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

    语文教材改革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意味着什么?

    大量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已出现文言文,并开始要求背诵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

    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了大量课外阅读要求。很多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难度越来越大。“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而教育部的另一项改革还指出,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被取消的高考加分项目包括: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也就是说,以后孩子得了英语或奥数奖杯,已不能给高考加分,反而参加古诗文大赛,还有可能。

    教育部部长曾就“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话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说起来就是3句话:

    一、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一个固本工程。

    二、融汇到我们教材体系中去,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铸魂工程。

    三、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

    语文与文化自信


    语文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共9522节课,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共13000节课,语文是第一大科,占总课时的21%以上。

    中小学一共上了20门课,语文占1/5的课时还要多,语文是工具科,是母语,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前提。

    作为中国教育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为实现中国人文化自信的一部分,学好母语、学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迫在眉睫的时代需求。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而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就是从我们自小学习的“人之初性本善”中来,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来,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来,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来,从“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中来……

    怎样学好语文


    近年来,不少国内顶尖大学的自招简章中都有国学的身影,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人大等高校均对国学基础知识做了具体要求。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类(经学方向)”专业方向申请条件:

    1、热爱中国文化,品行端正,以学习与研究儒家经典为终身职志;

    2、受过较系统的蒙学教育,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龙文鞭影》;

    3、有较好的经学基础,能背诵“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周易》、《诗经》中的一种;

    4、有初步的文字学基础,学习过《说文解字》,能用篆书默写540部首,能简单讲解“六书”。

    前几年,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在一次开学典礼上说:“我务必告诉大家,一定要把语文学好,高考文理都不分家了,语文高考在做大力度改革。”

    “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那么,学好语文,从哪学起呢?

    学习经典


    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是三大国学启蒙读物,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言简意赅,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尤其《三字经》,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比如《弟子规》。现阶段义务教育中,在青少年行为规范的养成方面,我们只有《小学生守则》,因其缺乏可操作性与趣味性,已多沦为摆设。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弟子规》满足了一种现实的需要。朗朗上口的《弟子规》,配上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论语》。传承国学,不一定开始就让孩子整篇的去读去背,因为很难理解消化。可以从《论语》中广为流传的经典言论学起:比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这样传者易于传授,听者易于领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大有益处。

    比如《唐诗三百首》。诗词大会为什么能火,就是因为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扇窗户,当你打开它的时候,就能看到春暖花开。读诗与写诗,不仅是为了考学的硬性需要,更是一种美的表达,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

    中国传统文化灿烂悠久,圣贤才人辈出,经典如汗牛充栋,为后世贡献了取之不尽的智慧营养。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伍,启迪大脑潜能,提升综合素养,以仁爱之心与智慧学识润育生命。这就是学习国学的好处。

    阅读提升


    现在的青少年,因为手机网络的诱惑,很少有人能自发地静下心来阅读。而青少年正处于学习技能智慧与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如果沉溺于网络而远离书本,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为什么要阅读?

    ·吸取丰富的文学养分,积累精彩的辞章语句和资源素材,为写作打下基础。

    ·扩大知识面,神交贤人,为思考与行为提供新的思路。

    ·保持敏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记忆力,增强学习的本领。

    ·获得心灵的力量,如阅读《热爱生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著作。

    但是,现实教育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能比阅读本身带来的价值更重要更迫切,也更需要老师的有力引导。

    书法教育


    有人曾说:“你有一手一塌糊涂的字,说明你有一颗一塌糊涂的心。”

    字如其心。字可以很好的反应一个人的心性。如,热情的人字粗大,专注的人字细小,正直的人字简洁,高傲的人字花怪,性急的人字潦草,多情的人字软弱,孤僻的人字紧凑,等等。

    所以,写得一手好字对一个人心性的历练非常重要。字迹从潦草歪斜到工整简洁,再到流畅美观,是一种对美的追求,是悦己怡人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很好的加分项。对学生尤其如此。

    多年以来,教育部曾接连出台《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政策,大力倡导“书法进课堂”。《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

    在这个提笔忘字的时代,能写得一手漂亮的中国字,也将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武汉萃辰天心书院,传播最正统的国学智慧!

    微信:duxingzhe00101

    地点: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公园内萃辰天心书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中国小孩最需要补的一门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pk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