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回家都要面对这些老大难的问题,父母总想着以过来人的身份把他们认为好的生活加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的无奈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调侃。看第一遍的时候,我觉得很爽,很过瘾,然后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就被一个问题难住了:几年以后,我们也要为人父母,那时的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呢?
最近工作中遇到了一位年龄相仿的但孩子已经三岁了的大姐让我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们长大以后真的不会变成这些七大姑八大姨的样子吗?。
那位大姐因为读书早,年长我两岁,早早的就结婚生子了,现在孩子已经三岁了,都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中午吃饭的时候,就会用手机看孩子学校的监控,不停的切换着镜头,直到找到自己的孩子,边看还会给我讲者他儿子的故事。讲到一半他就开始给我吐槽:
“现在的幼儿园好贵啊,学费一学期上万块,而且报一个兴趣班就两千多”
“为啥要报兴趣班”我说,
“别人加的孩子都报啊,我们只给孩子报了两个兴趣班,有的都报了五六个,别人家都报了,我家孩子不报总不能闲着啊”
原来这还只是课内的兴趣班!!!
我说,大姐,人云亦云总归不好,你还是要看孩子喜欢什么
“人云亦云确实不好,只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和其他家长聊天的时候,谈论的都是孩子,都是在说给孩子报了什么班,都是说自己的孩子多么的优秀,处在了家长的位置上想法也就不一样了”
听大姐说到这里,我不由得心理发出一声感叹,是啊!有几个人能抵挡住大多数人的做法,而坚持自己教育孩子的路呢?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我听过另外一个故事,他不是拿孩子作为炫耀的资本,而是真的为了孩子好,可是结果竟然如出一辙。
XX帮自己的老板调查一个国际小学的入学要求。大多学校要求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样样不缺,什么钢琴、小提琴已经不算什么特长了。不仅孩子要面试,家长也得面试,对于家庭背景,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关卡重重,父母其中一方全职在家,没有工作的,一律不在招生范围之内。
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老板也开始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别说周末,连每天晚上都不得消停,时不时还要请家教。老板说,害怕以后孩子责怪自己没有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像极了我们的童年。
小时候我也是经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的严格训练。初中的时候我每天在学校都上12节课,周末还要去学新概念英语,最后英语一样烂的不行。高中的时候,每天五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睡觉,中间吃饭休息的时间总共加起来也就三个小时,简直是魔鬼般的训练。说什么我都不会再愿意回去。
不知道你可否想过长大以后,我们的孩子不要再去吃这些应试教育的苦?反正我有,而且很强烈。
可到你真正长大后,要作为人父母了,你发现了“上个好的小学就可以上个好的初中,上个好的初中才能上好高中,上了好高中才能上好大学”这条路依旧不错,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又会拾起父母的那句话“我这是为你好”。
相信我吧!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有了孩子以后,会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想着给孩子以后最好的未来,会想着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孩子指一条所谓的“明路”。当我们所处的立场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就变了,我们就再也不能回想起小时候被父母迫的样子,我们就又开始逼迫下一代了使命了。
难道这个魔咒就不能打破了吗?是的,绝大多数人是打不破的,甚至在他以后逼迫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根本就想不起来自己的当初是被逼得多么的惨,他从没想着要自己去打破自己的命运,却又把这个使命丢给了下一代。在小时候的时候他是被父母逼迫的小孩,他吐槽七大姑八大姨,没过几年以后,他就又成为了七大姑八大姨,说着“都是为你好”。
但是,我依旧相信有一些人是可以彻底打破的。因为他记得当时自己的苦,他知道什么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幸福,他不愿意孩子和自己一样受这些苦,他懂得发自内心的去关注小孩的成长,知道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挚爱,而不像其他人一样把对生活的恐惧与懦弱传递给孩子。即使孩子最后走出了和其他人一样的路线,你的孩子依旧是幸福的。
这才是真正的体谅,在我们小时候,我们是弱势群体,在父母面前没有发言权,我们会说要做自己的事,希望别人不要评论,希望家长不要逼迫,其实等的就是一个反击的机会。一旦我们长大了,手里有了权力,哪怕只是训斥孩子的权力,很多人就不会这么想了。什么换位思考,什么同理心,统统走开,我要教育自己的儿子,我是为他好。我认为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是体现在他得势以后,他还能继续去体谅自己身边的人,继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承受成长带来的伤痛,继续保持对生活的独立思考,而不是一步一步的变成我们现在的“七大姑八大姨”。
朋友之间和家人之间都一样,你的过来人经验是你的,可以提供给对方参考,如果他坚持走自己的路,我想祝福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想和我交流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大飞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