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物质

作者: 49路末班车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23:40 被阅读23次

    亲爱的读者:

      您好!感谢您能在入睡前一刻听一位笔者用书信的方式在您耳边轻声细语,陪您走过人生风雨。

    今天是1月20日,今天我要向您低语的是稻盛和夫《干法》里一个很小的片段,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在《干法》这本书里,稻盛和夫将人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种是无论如何点火都燃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而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自我燃烧的人,或许这有点像一句心灵鸡汤,下面我就说说第一种和第三种工作状态对我自己的感受。

      不知道您上大学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曾经那个不断拿着戒尺在拼命撕心裂肺地呐喊,孩子你要去学习,要在试卷上想尽一切办法拿走每一分分值。这种穷追猛打式的“逼迫”学习在大学一下子淡了,导致有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以前我只需要紧紧跟随老师的步伐一步步往前走就可以了,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完一张试卷,好!我回家写完,明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背书,好!我回家背。到大学有一刻我突然明白那个跟在我们背后会无时无刻提醒自己奋勇向前的人有一天会说:“孩子,你是时候长大了,我就送你到这里吧!以后的日子是功成名就还是一塌糊涂全部都靠你自己了。”有时候我们已经习惯性地充当一个“可燃型”的人,按照他人为自己设置的规划与激励一步步前行,但有时候我们需要自己充当一次自己生命的主角,自己给自己佩戴主角光环,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规划好自己的工作任务,自己想方设法完成好自己工作,跟随自己的脚步。

      减少对外界的依赖。在《罗辑思维》节目里有一期樊登替罗振宇老师坐班,里面讲到一个内容:“自燃型”的人是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他们的工作状态完全来自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节目中樊登老师说了他自己朋友的一个例子,可能也会和大多数工作者一样,就是给多少钱干多少工作,这种外界因素会对我们自己产生极其严重的印象,因为在这里我们是以他人的行为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发工资是老板的事,工作是自己的事,当以老板的薪酬作为自己工作的前提条件时只能证明我们还不是一个真正“自燃型”的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这句话我认为是对“自燃型”工作状态最好的定义,热爱自己的工作,忽视他人对自身工作的评价,全副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之中,有“工作虐我千百遍,我待工作如初恋”的精神。

      有些时候我们会不自觉的长大,在长大中我们最重要的增长我们自身的行为方式,从一个“可燃型”的人转变到一个“自燃型”的人,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如果您愿意请与我一起尝试着慢慢改变,变成更好的自己,愿有一日,在阳光明媚的清晨,我们看到彼此身上熊熊燃烧的火焰,它将使我们的生命烈火烹油,繁花似锦。

    为在您耳边轻声细语而努力                                                                                                                                                                                                        您耳边的低语者

                                                                汝叶做我冠

                                                              2019年1月2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燃烧的物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fq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