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事物历经数代传承,跨越历史的时空隧道与我们相见。在当今时代,作为传统,它们形象依然鲜活,仍旧富有生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熠熠闪光。
然,技术飞速地发展,创新与革命已然成了当下最时髦的口号,而传统却在一旁鲜有人问津。“传统”二字在部分人看来甚至成了“唾弃”的对象,或精华或糟粕皆“拒之门外”。虽说种种陋习得到禁止自然无可厚非,哪怕是说褒扬也在情理之中,但那些优秀的传统又岂可蒙尘?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年夜饭不再有温情的嘘寒问暖,只剩各种社交软件app统御冷漠人心;访亲友也只是走一套程式,舞龙、舞狮那样富有年味的表演越来越少......传统文化在没落,而敲响丧钟的正是我们自己。
正因为传统的延续,才塑造了我们五千年不倒的文化脊梁,才培育了每个中国人根植内心的文化自信,才有了中国屹立世界,笑傲众国的文化底气。如若脱离传统,中国人便失去了一直以来最重要的精神依托。如同鸟儿失去了自由翱翔的天空,鱼群搁浅在干燥毫无生机的沙滩,又如游荡的幽灵漫无目的地飘动,迷茫的失路人寻不得心的归途。因而对传统的坚守是我们不断前行所须把握的第一要义。
但若囿于传统的藩篱,终日知足而不思进取,那么未来便会蒙上一层迷雾,因为传统存在的意义是指引我们走向未来,而非满足现状。屠呦呦研读中国古代医书,用传统中医的方法成功提取青蒿素,造福全人类,屠呦呦正是能够跳出传统的盒子看问题,不停留于传统,方才引领人类走向未来。
为了更好地发扬优秀传统,自然需要为传统找好当代社会生存之道: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前进。
揆诸当下,太多的人只执迷技术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传统,一昧地追求高效率,不懂得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灵感,而另一部分人又过于重视传统,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让社会变得毫无生机。真正地热爱传统,便应该用力挖掘它为未来提供的各种可能性,并将它们应用到当下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是时候了,我们都应该以传统为笔,来指点这江山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