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 一条大河
王华
听过好些人唱《我的祖国》,男的像李双江、张明敏、刘和刚、刀郎,女的有宋祖英、韩红、谭晶、李琼、李丹阳等,都是顶尖的歌唱演员,春兰秋菊,各有所长,可我听着,怎么也不如郭兰英唱得那么亲切生动,那么委婉动听。
郭老太太虽然已经89岁高龄,但是她的歌声自成一派,持之以恒委婉动听不输她的年龄。《我的祖国》是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抗美援朝电影《上甘岭》插曲,堪称她的代表作。在很长一段日子,我以为歌名叫《一条大河》,可见第一句歌词是多么震撼人心。 郭兰英那一代的歌唱家,难免会打上时代的络印,她既是时代的象征,但她的歌声又超越了时代,给人艺术和美的享受,比起她的同辈王昆“耿直”的演唱方式,郭兰英的“雅正婉约”给新中国歌坛播下了“美的种子”。至今也没有一位歌手能把”一条大河波浪宽”这一句唱得像郭兰英那样滋味悠长、妙不可言。
《我的祖国》作词是乔羽老爷子,词作家、剧作家,山东济宁人。知道他的人较多。其实,更应该记住的是作曲家刘炽。当时《上甘岭》导演沙蒙请刘炽为《我的祖国》谱曲,刘炽为了让人们喜爱这首歌,调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们喜爱的歌曲,从中选出了10首反复倾听,最后从其中一首《卢沟问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国》的开始半句。于是,刘炽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白楼埋头创作,为了避免外界干扰,他在门上贴了“刘炽死了”的条子。他创作的歌曲还有电影《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及优美的少儿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你该知道他的厉害了吧!
郭兰英是山西平遥人,她唱《人说山西好风光》,纯粹就是用情演唱。“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那个年代没有广告意识,也不懂得包装,但比什么广告都有效,听了恨不得一下子“成为山西人”。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郭兰英一曲《南泥湾》,让人领略什么是天籁之音。歌手崔健也唱了摇滚版的《南泥湾》,那可真是瞎胡闹,守着他的《一无所有》才算正经。
歌剧,本是西方的产物,但中国却自创了民族歌剧的新形式。郭兰英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开拓者,《白毛女》里的“北风吹”,她唱出了农村女孩踏踏实实的愿望一—盼着“欢欢喜喜过个年”。后来朱逢博也唱“北风吹”,但唱得唯美、空灵、嗲吧、洋气。朱逢博的演唱确实也很好,但一首民歌能离开它的语境吗? 说到语境,我想特别提一下郭兰英演唱的《刘胡兰》插曲《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史料记载1956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推出一部纪录片《春节大联欢》,应该是最早的“春节联欢晚会”。参加这次联欢的,有劳动模范、战斗英雄,有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有作家郭沫若、老舍、巴金,有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新凤霞、袁雪芬、侯宝林、白杨、赵丹和著名工商界人土荣毅仁。这样的阵容,可谓空前绝后。其中第二个节目就是郭兰英独唱《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抒情却不失风骨,格调高华。今天的流行歌曲,一甜就腻一抒情就泛滥,“郭式抒情”的典范意义,值得后人学习。
郭兰英一度对洋唱法有抵触,但是两个人“教育”了她:一个是唱《夜莺》的周小燕,另一个就是唱《我爱你中国》的叶佩英。这两个人的洋唱法,郭兰英非常佩服。叶佩英也非常推崇郭兰英的《我的祖国》,她说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就被郭兰英迷住了。郭兰英堪称中国民族唱法第一人。
应该说《我的祖国》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堪称新民歌的典范。歌曲前一部分以抒情的女高音形式,一种波涌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国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美丽景色。后一部分用混声合唱形式,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唱出了“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激情澎湃,气势磅礴。可以这么说,这首伟大的歌造就了郭兰英也成就了郭兰英。凡欣赏过郭兰英歌唱和歌剧表演的人都会不由的被她的艺术魅力所折服。很多人都有一种直觉,什么歌一到她的嘴里唱出来就有味儿,就好听。作曲家刘炽曾这样评价:“不管什么歌曲,经过郭兰英一唱就像盖了戳儿,没有人能超过她”。郭兰英的演唱和歌剧打动了亿万观众,这是她独具的艺术风格,我们无论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来看,都能感觉到郭兰英表演艺术的平实、自然、高亢、真挚、精美……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很难概括其更深的内涵。在艺术上她追求自然朴素的风格,处处蕴含着真诚和智慧,她的歌唱看似平易甚至带有一点“土气”,却是平中见奇,土中有雅,她真挚的情感,生动的音乐形象,精美的表现手段都具体生动的反应出她极具天赋的艺术魅力。她纯朴平实的台风以及与观众不同的个性特征,一点一滴都渗透在她演唱的众多歌剧人物中,这正是广大观众欣赏和喜爱她的主要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