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渴望做自己,
同时,我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有时,这是矛盾的。
当我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时,我们就可能因为别人的一言一行,而失去自我。
然而,如果我们全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们就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
于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以爱的名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别人身上。
比如,妈妈常常会对孩子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我还不是因为对你好,才给你报了大大小小的培训班?」
比如,女生会娇滴滴地对男朋友说「人家是因为爱你,才balabala的,你怎么这么不懂人家的心思呢?」
比如,同事间也常常会有:「谁谁谁是为了你好,才给你多布置了些任务。看问题时,目光要放长远……」
等等。
但是,这样做真的对么?
翻开武志红老师的《愿你拥有被照亮的生命》,
我们将找到问题的答案。
01.
你不开心的根源,在于没有成为你自己。
这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最重要的功课,就是成为自己。
有时候,你会觉得不开心,是因为正在发生的这件事情,与你内心期待的,是有所不同的。
举个例子,很多人在毕业后,都想要到北上广深闯一闯,美名曰「多赚钱」和「见世面」。结果,他们到了北上广深以后,才发现一线城市的打拼,远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艰难。且不说高昂的房租和生活费,公司里有能力有关系的同事,更是一抓一大把。
结果,几年下来后,大多数人不仅没赚到都少钱,生活质量也大打折扣,不得不思考「要不要逃离北上广,会到老家过安稳日子」。
是不是在做自己,这一点极其关键。
如果你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说得有多正确,你都会觉得不舒服,并且你会不自觉地去反抗,去做一些看起来莫名其妙的事情。
看上去,这些事情是在自毁或是在伤害别人,但其实你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唤起你的意识。
所以,如果你看到身边的人,从一线城市回到老家,或是从500强企业里辞职,去一家小公司,你千万不要大发善心地去劝人家「上进」。
毕竟,这才是人家心里最想做的事情。
02.
一味听从别人摆布的你,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
好了,既然我们最重要的功课,是成为自己,
那么,为什么你做了那么多对自己好的事情后,却还是不开心呢?
灵遥第一次接触到「做自己」这个概念是在19岁。
那时候,「做自己」在灵遥看来,就是360度无死角地去提升自己。比如,我要学打扮(护肤、化妆、提升衣品),我要去参加大大小小的培训班(读书、写作、演讲……),我要去多交朋友,拓宽自己的社交圈,同时我要去世界各国旅行,去见世面。
但是,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钱花了不少,但是自己总是不开心。
直到在泰国旅行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在努力地去取悦别人,却忘了去取悦自己。
书里,武志红老师同样谈到了这个概念,那就是——很多人总是在不经意间,接受了太多的、来自别人的意志,结果弄丢了自己。
比如,有很多的女生,都会在结婚前,把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一旦步入婚姻的殿堂,有不少女孩子就会回归家庭,既不打扮了,也不学习。但是,她们的老公每天都在公司里加班加点地工作,马不停蹄地提升自己。
慢慢的,夫妻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关系也开始亮起了红灯。
这是不是很讽刺?
当你丢掉了自我,把生活的主导权交给了别人以后,你也就阻断了自我实现之路,而那些曾经欣赏你的人,也会因为你的无趣,而离开你。
03.
懂得爱自己的你,才懂得如何爱别人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相信有很多朋友对这句话都不陌生吧?
但是,这句话背后的潜藏含义是什么呢?
请让灵遥一一为你道来。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自己爱的人的认同,这是人类的天性。
想象一下,你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攀登上了一座高峰。放眼望去,你却找不到一个真心为你鼓掌,为你喝彩,告诉你「你做得真棒」的人,是将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那么,怎么样才能拥有一段完美的关系呢?
请从爱自己开始吧。
爱是什么?按照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的理论,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是回应,是看见,是链接。
只有无条件地接纳了自己的一切,接纳了自己的好与不好,你才知道,哪些事情是我擅长的,哪些事情是我不擅长的,我有什么样的需要,我要如何去做才能满足我的需要。
这时,你的大脑里才会竖起一根天线,帮助你筛选掉打着爱你的旗号,来试图控制和消耗你的,找到真正适合你的。
同样,在你学会了如何去取悦自己的时候,你也能推己及人,能够理解,并接纳他人。
这样,你才谈的上是「真正爱一个人」。
举个例子,很多父母常常说自己很爱自己的孩子,结果,我们却做不到对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而是急于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就不是爱了。
所以,爱别人以前,先学会爱自己吧!
以上,便是全书的精华内容。
内心和谐,才有爱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总是让自己过得不开心,并试图向外索取别人的爱,来充盈自己,
那么,最终ta只会失去自己想要的所有。
所以,请先从爱自己开始吧!
认为自己过得不错的,请坚持下去。
认为自己过得很糟糕的,与其让自己继续陷入这个糟糕的死循环,不如试试别的方法?
祝好!
注:思维导图来自武灵遥,
其他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