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随笔散文散文
蹴鞠--中国古代足球小史

蹴鞠--中国古代足球小史

作者: 天狼1748 | 来源:发表于2019-04-22 21:50 被阅读0次

    如今风靡世界的足球运动,其源始地就是中国。足球在古代叫做“蹋鞠”或“蹴鞠”,蹴、蹋是踢的意思,鞠就是球。

    蹴鞠--中国古代足球小史

    蹴鞠的发明人,西汉刘向说是无所不能的黄帝。这当然不大可信。

    但足球在战国时期已经颇为流行。《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的齐国都城临淄,“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鞠者。” 

    蹴鞠--中国古代足球小史

    到了汉代,蹴鞠进一步普及,成为军事训练项目,在军队中推广:“今军无事,得使蹴鞠。”名将霍去病是个球迷,在与匈奴的征战中,行军所到之处遍设球场踢球。汉高祖刘邦在宫苑内建“蹴域”,可以说是足球场。场地两端设有高大的挡网,每边网上六个洞。比赛时,队员把球踢进对方挡网洞内得分。汉武帝、汉元帝都是蹴鞠的爱好者。“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一些达官贵人在自己的府第内建球场,收罗蹴鞠能手养在自己家里,似可看作现在足球俱乐部的雏形。

    李尤的《鞠城铭》云:“圆鞠方墙,仿像阴阳;法月相对,二二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长;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叙述了球、场地、队长、裁判、比赛规则以及裁判员、运动员的道德作风。

    蹴鞠--中国古代足球小史

    最初的足球是用皮革制成,里面用毛充填。唐代初年,发明了用“八片尖皮”砌做的灌气的足球,鞠室改为两个球门。 球门是在地上竖起两根几丈高的竹竿,上边结网,下边留门。踢球者分为两班,互相角逐对垒,决以胜负。这已十分类似今天的足球赛了。诗人王建有“十对红妆伎打球”、“寒食宫人步打球”句,可见盛况一斑。唐朝藩镇将领之间,因为赛球而打起仗来的也时而有之。

    蹴鞠--中国古代足球小史

    宋朝更进一步,有了足球协会那样的组织齐云社。竞赛规则更完善,而且运动员也有了分工:比赛双方有两个球门,两队分称左右军,每队十人,分别称为球头、副球头、跷头、正挟、头挟、左杆网、散立等,有如今天的队长、副队长、中锋、左锋、右锋、后卫、自由人、守门员等。

    蹴鞠--中国古代足球小史

    宋代的足球活动很普遍,上自皇帝下至村落百戏人,都喜爱踢球。《宋太祖蹴鞠图》所描绘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其弟太宗赵炅、大臣赵普等六人踢球的情景。而高俅只因足球技艺高超,为宋徽宗赵佶所喜爱,成为宠臣。这在《水浒传》中有很充分的演绎。

    明朝蹴鞠又有了发展。比赛性质的叫蹴鞠,而游戏性质的叫踢鞠。踢鞠的花样很多:一到十人都可以玩:一人踢叫“厮弄”,二人对踢叫“白打”,三人轮踢叫“小官场”,四人同踢叫“下火”,五人同踢叫“小出尖”,六人同踢叫“大出尖”,七人同踢叫“落花流水”,八人同踢叫“凉伞儿”,九人同踢叫“踢花心儿”,十人同踢叫“全场”。 

    蹴鞠--中国古代足球小史

    早在唐宋时期,就已有女子参与踢球运动。 宋代铜镜上有青年男女在花园里踢球的纹饰。五代后蜀妃子花蕊夫人也是个打球的能手,曾有《宫词》云:“自教宫娥学打球”,看来还是个教练。明代洪武年间有个叫彭秀云的女子,是个好手,不仅脚下功夫了得,而且还能用头、肩、背、臀、胸、腹和膝来踢,被誉为“女流清芳”。

    蹴鞠--中国古代足球小史

    但是,蹴鞠同其他运动一样,被视为有害无益的玩物丧志。历代均有人反对。在清朝,蹴鞠逐渐消亡了。以致清末需要从外国重新“引进”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蹴鞠--中国古代足球小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lp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