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不能让情绪做了我们的主人。”
——《完整的成长》
四岁的可可今天要上幼儿园了,从一个月以前,可可的妈妈就开始给女儿打起了“预防针”。
当天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妈妈对可可说:“小可可,妈妈要去赚钱工作才能给可可买最爱的玩具,不能陪可可玩了,幼儿园里还有许多小伙伴和可可一起玩,可可要乖乖听老师的话,好不好?”
可可以为妈妈不要她了,哇哇大哭了起来,临分别之际,坐在地上哭的痛彻心扉的可可抱着妈妈的腿怎么哄也不愿放开。妈妈怕可可哭坏了嗓子,心疼又着急的呵斥道,如果可可再哭就不来接可可回家了,然后义无反顾决绝的跑出了幼儿园的大门。
可可妈妈想通过减少可可对自己的依赖性,以此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这些要求却远远超过了她本该承受一些东西的年龄,我们很多的父母早早的用成人世界里的标准过早的去要求孩子,在孩子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与茫然过后,只会加深孩子的无力与受挫感。
在恐吓中成长的孩子大多会遭遇两种境遇:要么乖乖就范、要么越发皮实,我想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一旦选择乖乖就范,就会剥夺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体验与感受,同时孩子也笃信,为了向爸爸妈妈的意志靠拢、获取父母的关注,大多数的孩子都选择将太多精力放在了事件的结果上,而往往却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
皮实的孩子在父母一次次的撒谎恫吓中学到了这样一个道理:反正无论我如何,爸爸妈妈都会帮我收拾烂摊子的,因为每次她们都说不要我了,但还是最先和我说话。在这种没有界限和规则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小孩,青春叛逆期注定不会顺利度过,因为孩子的样子便是父母用行为“喂养”出来的自己的复制品。
大人们总自信满满的以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是成功的,因为从未出生的胎教就已开始,发展到各种家庭教育的工作坊、讲座听了不下百场,可为什么坚持不了几天便被打回了原形呢?
我们的父母似乎总是在担忧、焦虑甚至恐慌,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多优秀,自己的孩子必须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家的孩子钢琴、画画、戏剧样样精通,自家孩子断然不能门门是“小白”。
我猜想90%以上的孩子接受父母的安排是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爱爸爸妈妈了,所以选择乖乖听话来得到父母的爱与关注,用优异的成绩来换取父母的夸赞,似乎不知道何时起,爱就被贴上是有条件的标签了。
孩子对父母的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一种妥协与包容。
有一句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成长应是父母与孩子共同的人生课题,放开并不等同于放任,而是缘于对每个生命的感同身受。我们生孩子的人万不能把生的人的人生当作是自己的人生。智慧的父母则透过孩子来完善自己的成长,掌握孩子的天性使然,让双方的链接更深、人格更趋完整。
正如孙瑞雪老师所说,每一个人都是由身体的、情绪的、感觉的、心理的、认知的、精神的部分所构成的生命体。虽然我们以肉眼能直接看到的身体被旁人认知,但成长的核心实质乃是我们精神胚胎的完整发育。也只有靠精神胚胎,儿童才能创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完整的自我。
孩子在哭泣,那是一种来自精神胚胎内部悲伤的情绪,成人如果喝令孩子,情绪便不被允许流淌出来,那这部分关于痛的能量便会被冻结。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状态就会卡在小时候的某个孩童时期。
就像有时候我们在评价某人情绪暴躁、易怒、反复的时候,亦应能想到一个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其实曾经也是一个不被允许表露真情实感的人。
事实上却是:情绪是需要成长的,如果我们没有完成生命各个阶段情绪这部分的成长,就会轻易让情绪变成掌控我们的主人。如果我们试着去理解、去接纳我们孩子的情绪,对成人来说也不失一次最好的成长之旅。
放眼我们周遭生活的环境,情绪亦是开启我们自我精神的一把钥匙,学乐器的人都明白如果只靠大脑里对琴谱的记忆则无法完成一部感染人的作品,但当我们用情绪去演奏的时候,精神的张力在这刻便被表露的一览无余。
很多时候我们派生情绪的来源便是心底深处被埋藏起来的愤怒与悲伤的种子,这些似导火索般蠢蠢欲动的毒萌芽,瘟疫般的在我们生活的任何角落四散开来,可怕的是我们从未察觉到,任其发展。
所以所谓最好的成长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去觉察自己,这不是立竿见影的短短几天,而是需要我们花费一生的时间去漫长的思考与反思。
爱,要悄无声息,尊重每个生命的不同,才能遇到完整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