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
人们常说“衣食住行”,其中行指“人之步趋”。“夸父逐日”很好的解释了这个意思。
这是《山海经·海外北经》里的一则故事: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应该是人类第一位旅行家,他倚杖赤脚沿着黄河而行,经过渭河,还想去北方的大湖,只是还没有到就死了。
夸父为什么要逐日呢?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人的行为,应该是某个部落的迁徒活功。我们常常会把上古时代一个部落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记录在某个特殊人物身上。
也许夸父所在的部落因为干旱而大规模的迁徒以寻找水源而居,但带领众人的首领未能到达“大泽”就死了,于是人们把他和他平时用来测量日影的工具——桃木棍,一起葬在水边的树林里。
皇娥生月如果说夸父逐日的出行只见其艰辛,那么皇娥的旅行,就是一场浪漫的邂逅。
东晋小说《拾遗记》:
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沧茫之浦。时有神童……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为旌……抚桐峰梓瑟。
皇娥倚瑟而清歌曰:"天清地旷浩茫茫,万象回薄化无方。浩天荡荡望沧沧,乘桴轻漾著日傍。当其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
皇娥为少昊的母亲,她住在璇宫里,某一天心血来潮,乘着木筏到处游玩,于是来到了烟波浩荡的西海之滨,遇到了一位容貌绝俗的神童,乃太白之精所化。两人一见钟情,于是日日泛海游玩,抚琴吟唱,乐不思归。最后皇娥在孤桑之地生下少昊,称为穷桑氏,亦为桑丘氏。
少昊的出生有好几个版本,但每个版本都讲他出生时有红黄青白玄五只凤凰飞来,因而少昊的部落又称为凤鸟氏,以凤鸟为图腾,后来迁到山东曲阜成为东夷的大首领。
奚仲造车——出行方式
远古时代,人们出行只能徒步而行。直到新石器晚期黄帝时代,有部落驯化了牛马,于是人们可以“服牛乘马”了。
夏朝初年,一个叫奚仲的人用木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能用马牵引的“车”,由轮、轴、舆、辕等部件组成。他也因为这一发明被封在了薛地,并被任命为车正。
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车厢称为舆。商朝三匹马拉的车为骖can。周朝四匹马拉的车驷si。
然后在契所创建的商丘部落后代里,有个叫王亥的人驯服了牛,开始用牛马驾车,运输货物做起了贸易。他将这种生存方式推广了整个商部落,于是商人出现了。后来商部落强盛起来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周穆王西游——旅行的出现
如果说之前人们说到行,一般指部落的守猎、征伐、迁徙等活动。到了周朝时除了上述原因外,也有了个人组织的出行活动了。这是因为当时道路设施开始完善,牛马车的普及,商人的贸易活动使得各地的信息和文化交流也进一步加强。周朝时流传的关于旅行的故事就更多了。
最著名的当数“周穆王西游”。据说周穆王活到105岁,于公元前976即位,于前922年卒,在位55年。他率军西征,大败西戎各部落,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于是他于公元前964年开始了他的西巡之路。
周穆王西游路线 穆天子传我们绝对要佩服周穆王,因为他六十多岁才开始的这段旷世之旅,虽然故事写得神奇而浪漫,周天子遇到任何困难都有神迹出现。事实上外出旅行是很艰辛的,许多时侯,随从们只能随车露宿,不能另设营帐。印象最深的是为天子驾车的造父,他驯养了八只野马献给了周穆王:
“火红色的马叫赤骥;纯黑色的马叫盗骊;纯白色的马叫白义;青紫色的马叫逾轮;灰白色的马叫山子;鹅黄色的马叫渠黄;鬃黑尾红马骅骝hualiu;青黄色的马叫绿耳。”诗经·大雅·公刘
——周朝关于旅行的风俗礼仪
周朝时周公旦将上古时期的行为规则礼乐进行了整理、改造,创造了周朝统治者所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影响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衣食住行。
上面提到当时已有“行旅之人”,旅原本是指军队,会意字。甲骨文字里是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后来与庐相通,“于时处处,于时庐旅”。
《周礼》里要求“凡周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侯馆,侯馆有积”。同时周朝还设野庐氏。
《周礼》谓秋官司寇所属有野庐氏,设下士六人及胥十二人,徒一百二十人。掌从国都通达四畿的道路,使之畅通,并接待保护宾客,查禁沿路犯法与可疑之人。
于是“旅”就引申为动词旅行、出行,或名词旅馆。“过行寄止”,有了“庐”,人们出行大大的方便和安全起來。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行旅之人与其他出行的人就并列起来。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孟子·梁惠王》
当时出行的行旅大多为士者和游侠,统称为“游士”。他们游学各国,推行自己的治国理论,或为自己的理想而奔走。这里孔子应该能名列第一位。
周易·旅卦古人每每遇事必占卜,孔子更不例外。当时他正在鲁国当大夫,却觉事事不顺,于是占卦,占得旅卦,于是孔子辞职不干,带着他的弟子开始长达十三年多的旅行。
孔子遇事必讲礼,是周礼的坚定拥护者。所以他不仅占卜了出行日子,应该还会进行“祖道仪式”。
祖道仪式《诗经·大雅·韩奕》曰:“韩侯出祖。”天子用犬,诸侯用羊。《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在离开燕国去秦国刺秦王前,燕公子丹也为他举行了祖道仪式: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我不太喜欢孔子,他路遇一采桑女,因其专一采桑未瞧他,孔子说她贞正,便以礼待之。这也没什么不好,对吧?可是总有些怪模样,形式主义最重要的感觉,下面的故事更甚: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 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 后 不可徒行也。
我喜欢老子: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并不是宅男,他不过是厌恶战争罢了,最终老子骑着青龙出函谷关往西而去,谁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春秋聊斋——假期里聊聊上古时代有关旅行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