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悬疑档案
鬼湾怪谈第10章

鬼湾怪谈第10章

作者: 仿徨之触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10:15 被阅读0次

鬼湾怪谈第10章

晚上七点半,于麦坐在第二医院的走廊里,从头到脚全是泥土和碎屑,肩上的伤口刚包扎好隐隐作痛,脑袋还是晕乎乎的,周围人来人往大部分都是警察和医生护士,走来走去嘴里都在说话作手势,可是于麦却听不清他们说什么,好像自己在看默片,整个世界都寂静了。

刚刚的中午十二点整,困兽之斗的歹徒在警方正准备破门而入的时候,引爆了准备好的炸药,把整个三楼房顶连同自己一起炸上了天,警方伤亡惨重,就连楼下的于麦和董旭都被冲击波震倒在地。

急救室里,医生在纸上写字告诉于麦,这是爆炸冲击后遗症附带的应激障碍,他的耳朵没有问题,建议他先出去坐坐,他点点头出去了,急救室还有好几个比他伤的重的干警等待抢救,五六个急救医生都忙的顾不上他了。

于麦在部队的时候,有参加过越战的老兵经常给他讲过去的故事,有的士兵一上战场就听力丧失,随军医生甚至检查不出病因,据说这就是应激障碍。

董旭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凑在他耳朵边上大声说,“只抓到一个活的,他们正在审问,他们五个都他妈是黑龙江“四三一”系列越狱出来的逃犯,在中俄边境买了毛子的枪和炸药跑到关内,打算炸开金库抢银行,盯上了蓝家镇的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下个月就要动手。。。。。。”

于麦脑子里一片空白,听不清后面的了,这几个人罪大恶极,携带枪支弹药四处抢劫勒索作案,自北向南横跨数省,警方屡屡扑空,贺三急于自己脱身,把小喽啰搜集到黑道上的传闻透露给警方,他的目的也的确达到了,这一系列重案要案,最终吸引了警方的注意,在交通发达的蓝家镇画上了句号。

但这几个亡命徒却和黄佩佩失踪案无关,尽管被警方一一排查蓝家镇上千个有案底的嫌疑人,这个女孩的下落依然不明。

“走吧,联防队三个小伙子没了,小杜也没抢救过来,管所正在安排家属善后,让咱们先回去。”董旭言语里透着沉重。

两人低着头默默下楼,楼道里回荡着女人和老人的哭声,几个干部围着他们竭力安抚,两人径直走到楼下警车旁,发动警车离开。

第二天一大早,于麦和董旭坐在警车上,两人都不说话,因为实在是一点线索都没有,于麦给师父递了根烟,用打火机点着了,两人打开窗户吞云吐雾。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起码说明女孩还可能活着,时间越来越紧迫,希望逐渐化为泡影,其实根据以往的经验,拐卖儿童案子超过三天,破案的可能性就很小了,那些无助的儿童将会永远消失在父母和家人的世界中,人间蒸发,董旭心里清楚的很。

抽完烟,于麦说:“师父,我有种预感,这两起案子有联系。”

“哪两起案子?”

“黄佩佩和赵学斌的案子。”

董旭说:“是有联系,赵学斌是黄佩佩的同学,黄佩佩因为他的死跟同学斗气所以晚上独自跑去那口大机井旁的。”

“我觉得联系不仅仅在于这点,他们两一前一后出的事,这太巧合了。”

董旭说:“咱们破案,不能仅仅靠直觉,你既然这么说,咱们去那边看看,再勘察一下。”

于麦发动了车,董旭伸手把烟头扔了出去,警车风驰电掣的开向职工联合学校附近。

不一会他们就到了,于麦和董旭走进田野,清晨的空气透着新鲜的草木和烧焦的秸秆混合的气息,蓝家镇的空气就是这样,他们很熟悉。

两人走到机井附近,看到干枯的娘娘湾旁,是成堆的鲜花和蜡烛,围绕着黄佩佩的相框,照片上面的女孩回以微笑,两人看着照片不说话,董旭说:“甜甜这么大年龄的时候,总是喜欢缠着我一起去钓鱼,她哪有耐心拿鱼竿啊,拿个三五分钟,就困得睡着了,就坐在椅子上倚着我睡着了,要么满地乱跑把我的鱼也吓跑,我钓着鱼,她总是不舍得让我杀死,非叫我养起来,家里的鱼缸和瓷缸都养满了鱼。。。”

董旭老了,说起自己女儿来总是滔滔不绝,于麦耐心听着师父回忆起过去女儿成长的趣事,其实父母希望儿女长大,又害怕儿女一天天长大,怕有一天他们像羽毛渐丰的雏鸟离自己而去。

更害怕他们一去不回。

这时候,一群村民嘴里念念有词,一边磕着头,一边从远处走过来,他们排着一字长队,看起来颇有组织,带头的村民穿着麻衣,带着队伍围绕着娘娘湾走了几圈,众人一起磕头,随后离开了,并没有在意于麦和董旭两个人,于麦注意到他们离去的方向是老树屯。

“他们应该是祭祀赵学斌的,他家在老树屯。”董旭说。

于麦说:“有点奇怪,这是些成人,给他祭拜磕头干什么,不合礼节,师父我想跟过去看看。”

董旭点点头,两人就远远的跟在队伍后头,看着队伍进了村,不过当两人走到村口时,被两个青年拦下了。

“伙计,你们是外村人.”一个留平头青年说。

“是的,我们进村有点事。”

“我们村今天赶庙会拜菩萨,不欢迎外村人进来,你们找谁,我可以帮你。”

于麦说:“我们是公安民警,有公务。”,并把警官证亮了出来,举在胸前给他们看。

“民警也不行,有事打电话找我们村长。”

“你干扰执法!”于麦年轻气盛,有点怒了,向前一步,两个青年伸手拦住他,双方推搡起来,这时候更多的村民带着农具跑了过来,把两人围起来,两个民警势孤力单。

“麦子,”董旭一把拉住于麦,“咱们回去打电话给他们村长赵作义,先回去。”

于麦强忍住怒气,两人扭头就走,后面几十个村民不依不饶,操着农具气势汹汹跟在身后,一直跟了两人二里地,两人上了车,发动警车离开了。

“喝口水,压压惊。”在车里,董旭开车,把水杯递给于麦。

“你们东北人,就是容易冲动。”

“我感觉他们藐视法律,尊严上受了侮辱。”

“做公安,得学会控制局势,这种咱们明显要吃亏,还容易违纪的状况,咱们就不要去闯了,现在所里已经乱成一团,许所管所脾气很大,党委会还挨批,回头不骂死咱们。”

“那咱们案子都不破了?”

“麦子,破案不只一种方法,简单粗暴的对待人民群众可不是好方法,容易引起警民冲突,你刚来一年,现在蓝家周围的基层村庄乱的很,前年山后泊村信血水圣灵,下古埠村信闪电派,两个村的人因为争水起了点矛盾,下古埠的信徒砸了血水的会堂,结果引起大规模械斗,市里派了上千个武警才给镇压下去,村民死伤一百多个,所以啊,麦子,基层问题很多,不是简单处理能解决的。”

于麦点点头。

“其实师父悄悄透露几句,现在咱们公安民警队伍也不是那么单纯,所里有个退休的老模范民警老张,这两年天天在家练气功,还经常跑所里来散发书籍传单,管所知道后,警告过他多次,这人还是屡教不改。”

董旭叹了口气,两人都有一种作为基层民警的无力感,

于麦说:“师父,我想去档案室看看。”

“行啊,我告诉老周一声,帮你调档案。”

两人驾驶着桑塔纳警车一路回了派出所,董旭跟档案员周琳打了个招呼,就把于麦自己放进去了,自己说很忙先处理别的,让于麦自己找找。

档案室是一栋上百平的屋子,里面散发着陈旧纸张的气味,档案堆积从桌子都顶到了天花板,于麦这下总算知道董旭为什么自己溜了。

周琳周大姐是年近五十的老民警,正坐在椅子上打毛衣,看于麦一脸迷茫望着堆积如山的就卷宗,就说:“小于啊,先别急,大姐打完这几笔,就帮你把这几年涉及儿童的案件全给你找出来。”

于麦说:“不是几年,我想看最近二十年的卷宗。”

“行行行,给你找,你看这里乱的,其实哪一类卷宗在哪里我心里有数,给你找齐了放心,来这坐着,桌子上有瓜子,自己磕着别急,对了,上次给你介绍那个对象你。。。。”

于麦坐下,一边想办法搪塞,听着周大姐不停叨叨家常,心里虽然急,也耐住性子听她说,其实周大姐年龄大的都快能当他妈了,对新来的几个青年民警都很好,经常帮着他们料理后勤,最喜欢给他们介绍对象。

周大姐打够了毛衣,起身给于麦找档案,这些档案放了好几年,整个档案室顿时尘土飞扬,于麦连忙上前帮忙。

“这地方真该彻底打扫一下,柜子里都能种庄稼了,可是我上哪找地方放这么多档案,一但丢了都是我的责任,所以一拖再拖。”

周大姐翻箱倒柜,给于麦找到的档案堆了一米高,于麦感觉头都大了,随手翻了几页,都是些陈年旧案。

周琳指着地上的档案说:“这些都是最近几年的,那边柜子里还有七八十年代的,案件比较少,那时候人多单纯哪,不像现在,都向钱看,什么丧心病狂的事都敢干。”

于麦突然想到了什么事,说:“周姐,我今天去了联合学校周围那个老树屯,那里的村民在烧香拜佛,我们想进去看看,村民不让我们进村,我们差点跟他们打起来,周姐你知道他们拜的什么佛么?”

周琳说:“那些村又偏僻又穷,谁知道他们拜的哪路大仙,不过,我听我奶奶讲过,解放前,咱们蓝村镇周围的村子信太岁娘娘。”

“太岁娘娘是什么?”

周琳说:“就跟西王母似的,什么白莲教,会道门,全都拜这个女神,当然建国之后这些封建反动派全被镇压了,我奶奶还跟我讲了这个太岁娘娘的故事呢。”

“周姐,你还记得是什么故事么?”

周琳努力思索了一阵,“好像是元末明初的时候,兵荒马乱,蓝家镇这边的居民都死光了!”

“啊?”

“就是啊,蓝家镇有姓蓝的么?你在户籍那里见过姓蓝的吗?”

于麦想了想,蓝家镇,有姓刘的,赵的,管的,王的,李的,这是最大的几个姓氏,蓝姓确实十分罕见。

“他们蓝姓人都死光了,现在的蓝家镇人都是明初山西大槐树迁来的,据说他们迁来之后,发现这边到处都是荒山野岭,野兽出没,什么人也没有,偏偏迁来之后遇到连年旱灾,庄稼绝收,人们连个讨饭的村都找不到,生活十分困苦,有个农民罗有良,因为自己地里的麦子快被旱死了,想到自己衣食无着,会被活活饿死,就拿了根麻绳准备去村口槐树上上吊自我了断,到了树下,把绳套套脖子上,突然想自己就这么死了,总先拜一下祖宗神灵,于是他解下绳套,一磕头拜上天赐予土地,二磕头拜向村里爹娘赐予自己生命,然后把绳子套到脖子上准备脚一蹬一了百了,这时候树下来了一个老太太,问后人你干什么自寻短见啊,罗有良就哭啊,说自己田里的麦子都旱死了,拜天天不应,拜地地不灵,拜河里的龙王,”

“河里连泥鳅虾子都晒成干了,哪有什么龙王!”周琳说了这句,把于麦逗乐了,不过想了想,旧社会的农民苦于天灾人祸,哪有什么好笑的,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变得很严肃。

“那个老太太说,我叫蓝二姐,是当地人,我知道那里有水,你跟我过来。罗有良起先不相信,觉得这个老太太是来劝解的,觉得她烦,经不住她翻来覆去的说,就跟她去找水,走啊走啊,走到一个山坳底下,蓝二姐说,那底下有水,罗有良说,这是个泥坑,哪有什么水,蓝二姐说,你且不要急躁把头伸进去悬崖底,就找到水了,罗有良气呼呼的把头伸进去,泉水立马喷了出来,罗有良欢天喜地,刚要感谢蓝二姐,却发现她人不见了,罗有良回到村里,召集村民过来打水浇地,一次足以造成饿殍遍地的旱灾就这样被化解了,当地人找遍方圆几百里,也没找到姓蓝的老太太,有人说,这座山叫太岁山,是蓝二姐的道场,她是弥勒佛转世的神灵,当地人就给她起个尊称叫太岁娘娘,以后设置祠堂,日日燃香祭祀,据说十分灵验。”

周琳讲完了故事,于麦问:“那现在这些信仰还存在么?”

周琳说:“早没了,太岁娘娘被很多宗派祭祀,解放后,被当作四旧毒草一块除了,毛主席号召各地兴修水利,大搞工业化,中国人能吃上饭,毛主席比这个那个神灵验的多,不得多拜拜毛主席,你说是不是?”

于麦说:“是啊,没有毛主席,哪有我们北大荒,新疆的建设。”

“小于,你虽然年轻,有觉悟有追求,慢慢看案卷,别着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找周大姐。”

于麦很高兴,说:“谢谢姐。”����Pd9

相关文章

  • 鬼湾怪谈第1章

    鬼湾怪谈第1章 她很孤独,她的怀抱愿意接纳所有徘徊迷茫的灵魂。 蓝家镇是中国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和所有北方的重工...

  • 鬼湾怪谈第4章

    鬼湾怪谈第4章 蓝家镇职工联合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镇上几个集体所有制企业或是事业单位职工的孩子,但也有少部分是临近村...

  • 鬼湾怪谈第5章

    鬼湾怪谈第5章 今天是周一,因为秀娟和同事换成白班,为了补偿长期不能给儿子做晚饭的亏欠,特意做了他爱吃的红烧排骨外...

  • 鬼湾怪谈第6章

    鬼湾怪谈第6章 夜深了,蓝家镇派出所进入值夜状态,民警于麦今晚轮休,脱下制服换上了便装,就在宿舍里给自己泡了杯茶,...

  • 鬼湾怪谈第7章

    鬼湾怪谈第7章 于麦这一晚上在警车后座上度过,到了早上他被车载无线电里传来董旭的声音惊醒,“麦子,找个地方简单洗漱...

  • 鬼湾怪谈第2章

    鬼湾怪谈第2章 大成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到自己和同学赵学斌在河边捉鱼,赵学斌大喊自己摸到鱼了,大家叫他把鱼举起来看...

  • 鬼湾怪谈第3章

    鬼湾怪谈第3章 “把保证书拿过来!”大成的妈妈秀娟说。 上学前,大成把手里的纸张递给妈妈,32K白纸上面写了30遍...

  • 鬼湾怪谈第10章

    鬼湾怪谈第10章 晚上七点半,于麦坐在第二医院的走廊里,从头到脚全是泥土和碎屑,肩上的伤口刚包扎好隐隐作痛,脑袋还...

  • 鬼湾怪谈第11章

    鬼湾怪谈第11章 “咚咚咚!”敲门声音响了,姜建国把视线从手中《半岛早报》移开,报头上是醒目的标题《克隆羊多莉在英...

  • 鬼湾怪谈 第8章

    鬼湾怪谈 第8章 七天后的早晨,太阳和往常一样照耀着职工联合学校红色的瓦房,秋日临近,今天是学生们期末考试的日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鬼湾怪谈第10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tm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