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9期“等”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深黑的夜空,几颗星星寂寥地挂在天边。
司马迁在牢狱中踱来踱去,他在等,等天亮,等自己的一线生机。
皇上派出去调查李陵情况的公孙敖应该快有消息了吧。
他还记得,当初,收到李陵叛变的消息时,只听得龙椅被拍得啪啪作响,一下下,直击心脏。偌大的朝堂鸦雀无声,一个个恨不得把头低成鸵鸟的样子,大气都不敢喘,生怕一丝气息的波动,将这祸水引到自己身上。
怒火中烧的皇上,挨个点大臣,问对李陵事件的看法。那是一些什么人呀?司马迁在心中鄙夷地“哼”了一声。李陵捷报传来时,一个个把李陵夸得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寻呀。如今,李陵兵败投降,他们翻脸比翻书来得还快,为了保全自我,落井下石,比着赛着把一块块大石头砸在李陵身上。
想想李家三代,为大汉朝竭尽心力,保一方平安。可是结果呢?李广被迫自杀于前线,李敢又因为冲撞卫青而被霍去病害死。现如今李陵孤军深入,以五千抵三万,作战到矢尽力竭才被迫投降。
一股热流在司马迁胸中激荡,等到皇上问他对李陵事件的看法时,他以为等到了替李陵说几句公道话的机会。一股脑把自己在心中郁积多日的话倒了出来。
他说,李陵平日与士卒同甘共苦,绝无争利之心,投降实属无奈之举,李陵是身在敌营心在汉。
司马迁不知道他每一句对李陵功劳的赞赏,在皇上听来,像箭一样一下下戳破他的心,把他内心的隐痛展露出来,一层层的把他安排李广利的挫败感剥出来。
司马迁没有等来皇上对李陵的宽恕,等来的是牢狱之灾。
但是,他还是在等,等皇上的回心转意。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不知道明天会不会等来转机。
“李陵叛变的消息坐实了。”他没有等来转机,等来的是“诬罔”之罪的惩处。
月光透过监牢唯一的小窗,照进了牢房,星星点点地洒在地面上。清瘦的微微弓着的身影一次次从月色下穿过,像个大大的问号,反复叩问——“活下去,还是死亡?”死可以保住尊严,活就得忍受屈辱,就像现在,在黑夜中无尽的忍耐与煎熬,和永远等不到的明天。
从三十八岁担任太史令以来,他着手写的《史记》一直牵动着他的心,那是他的梦想,他不舍得放弃。
最终,司马迁选择了活下去。下蚕室的痛苦煎熬,无言见父母的羞愧自责,牢狱的卑贱屈辱,日日夜夜地盘旋在脑中,他有时想,会不会自己等不到出去的那一刻,熬不过这漫漫黑夜。
熬过蚕室,还有人世。皇上欣赏他的才华,宫刑后把他调到内廷担任“中书令”,可是这并不能改变他的处境,每每走动,依然是世人的指指点点。
无数次黑夜难眠,他无数次告诉自己,再等等,等《史记》完成,等心愿已了。八年的黑暗,终于等来《史记》的问世,他也等来了自己自证清白的那一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