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V1052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是笔者最喜欢的一首作品,没有之一。
笔者最喜欢的版本不是任何一位音乐家演奏的版本,而是由制谱软件读谱后放到二倍速的纯钢琴版。
笔者不是权威,但笔者的心里有自己所认识那个巴赫。
每首协奏曲是一场人生旅途。在这首二倍速里,轰轰烈烈的开始,在节奏不变但音调抑扬顿挫时轻时重中行进,在音符进行激烈颤抖后,高潮来临猛烈绽放,高低交错的音符被单音刮奏取代,然后是大势已去的低沉,末尾在重复开头一节后戛然而止。从头到尾仿佛从渴望绽放、到绽放、再回归到等待下一次绽放,不变的是紧凑的节奏。
这首曲子给人以能量,但不是靠从头到尾没头没脑的欢快,而是通过复杂诡变但又不断提高的音符告诉人:生活本就复杂,因此更需要你有能量。
附注:最近看到了《大象席地而坐》电影获奖的新闻,为导演叹惋的同时,觉得很多人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大量的心血被遗忘和埋没,直到有那么一个瞬间被发现、被绽放——这个瞬间可能是人百年之后。
笔者最喜欢的音乐家巴赫亦是如此。
巴赫出身音乐世家,一生致力于音乐,一生平淡无奇、平安无事,去世不久便被人遗忘。直到门德尔松指挥演奏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巴赫作品方开始被世人所大加赏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