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春天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秋天来它是这个样子,从索道上来,一路往前,没多久拐个弯就看见村口,村口的大樟树像一把巨大的伞,叶子有一种春天的感觉,郁郁葱葱。道旁有几块凌乱凸起的岩石,手脚并用爬了上去,有点晃,差点滑下来,但是人兴奋了,摔跤会怎么样都无所谓啦,站着发了白天呆,就是看,看灰瓦白墙,屋檐翘角,一种淡淡的神秘原乡与古拙雅致,从前的村口应该是这样子的吧:有戴着蓝布花巾的老阿妈安静的做着手工活,或者是针头线脑,或者是草编鞋,旁边有顽童嬉戏打闹,有牵着笨笨老牛的老农,或是骑在牛背上的牧童经过,世外田园,家族聚居,繁衍生息………
现在的村口依然人流直往里走,但他们的身份叫游客,村口的大樟树下,坐着的是往外走累休息的游客,站着的是往里进,各种举着照相机、手机的一堆手,不远处高低错落的徽派建筑美得就像一幅中国水墨画,怎样调角度都不够揽尽它的色彩与线条,人流忙着从村口涌进,眼前一条门口、窗台开满各种鲜花的老街,引得游客阵阵惊呼,一条不长的鲜花小街通道,生生挪动着往前行了两个小时,各种古朴木质门窗临街的角落,都有各种摆着姿势的勇敢的人们,大概每一张丰富表情与万种风情姿势的定格里,前前后后都站着一群身影与人头,这种举世无双的中国式“大合影”虽非所愿,晒圈或回家再看,又何尝不是一种开心的记忆,来过,与你同行,世上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一不小心,你就住进了她或者他的全世界………
编织草编鞋里面依然有,门口房梁上挂着草鞋,下面一堆干草边,坐着只顾低头打着草鞋和草蒲扇的老伯,只是表演带动促销的成份比较多了。看的人多,买的缺不多。大都是顺势在房间绝无仅有的好角度大窗前,一览无遗的看了一把晒秋全貌。村民厚道,并不驱赶。戴着蓝头巾的老阿妈不再坐村头做针线活,在有晒秋的屋子里,一口柴火灶、一个鱼型木制的模具,老阿妈将大木盆里的一种糯糯的粉子按进膜具里,上笼蒸,一会就会有香气冒出来,来看晒秋的人都要经过这里进去露台看,游客觉得做手工活的老阿妈很有意思,各种手机围着拍,忙着发圈。排队的人一直排到了屋外,老阿妈显然已经习惯了被拍,你拍你的我做我的,手法娴熟从容,她知道她做的这种叫“印心果”的小吃,一出锅就会被排着队的人买走,2.5元一个,10元钱的果子大概就是两个包子的份量,但游客趋之若鹜,好吃又新鲜,当生活不在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味蕾与视觉需要的自然有了猎奇。篁岭的晒秋,多用又圆又大的簸箕,晒上辣椒、茄子、刀豆等瓜果菜蔬片,大片大片的红黄,房屋白墙灰瓦,因依山原始地貌而修筑,层层梯形状,晒秋的作物一层红一层黄,色彩浓得像油漆,无数的摄影师将这里的色彩定格,惊艳了山外的世界,也因此多了一份商业价值。
祖辈当时择山而居,前有绿水,后靠青山,闻鸡起舞,日出而作,种出的菜蔬,采自然之光晒成干菜,为的是冬春不愁,衣食无虞,安居乐业,得以子子孙孙兴盛。到现在,以积累厚重的山村人文文化与原始景观富庶一方,怎能不是祖先远见与德识的价值体现呢。
篁岭的秋如初,美如故,春天,据说是最美的观赏油菜花的绝佳乡村,满山遍野的金黄,香气扑鼻,一年应有四季,人生才会丰华,游客,一年两季,就像蜜蜂与蝴蝶,终究是过客,但却因此有了飞越沧海再来看你的念想…………
印象篁岭 印象篁岭 印象篁岭 印象篁岭 印象篁岭 印象篁岭 印象篁岭 印象篁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