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哲思想法
一生中最屈辱的时刻,不愿签全名,用一字代替

一生中最屈辱的时刻,不愿签全名,用一字代替

作者: 刘宏冬 | 来源:发表于2019-10-14 20:23 被阅读0次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时人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遭众人诟病,曾经的晚清第一大臣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

当李鸿章在当时国际上评价颇高:时任美国总统格兰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遇到过最了不起的四个人分别是法国首相甘贝特、德国首相俾斯麦、英国首相格兰斯顿和中国的李鸿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期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

大清“糊裱”匠而非“卖国贼”

师承曾国藩——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乡榜,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京会试,授业于曾国藩门下。

镇压太平军——咸丰三年(1853年),随同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军。 同治三年(1864年),因扑灭太平天国有功,赐封一等侯爵,并赐戴双眼花翎。

镇压太平军

扑灭捻军——同治五年(1867年)授湖广总督,负镇压捻军的责任。同年,消灭东捻军,加赏一骑都尉世职。次年,平西捻军,积功授为协办大学士。

创建北洋水师——同治九年(1870年),48岁的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1894年,得三眼花翎,旋因甲午战败,被拔去三眼花翎,革职留任。

北洋水师

签订《马关条约》——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赏还花翎,黄马褂,开复革职处分,赴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签订《中俄密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赴俄国签订《中俄密约》,游历英、法、德、美各国,回国后,在总理衙门行走。

签订《辛丑条约》——1900年,赏方龙补服,补授两广总督,旋改直隶总督、北洋大臣。1901年,78岁的李鸿章奉命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后督办政务大臣,署总理外交部事务。同年11月7日卒,谥文忠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走完一生。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附近代历次战争时间坐标)

纵观李鸿章的悲剧的一生,如果要把李鸿章所接受的屈辱排个名,他代表大清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可能是最屈辱的,以至于让他含恨而终。

据理力争但含恨而终

为了反抗外来侵略者,大大小小的组织前仆后继。义和团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前期,他们确实取得了一些反抗的胜利。当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大沽炮台,慈禧太后选择向八国联军宣战。结果可想而知,那些整日扛着烟袋的清军和一腔忠勇的义和团瞬间作鸟兽散,慈禧见形势不好,赶紧带着光绪,隆裕等人跑到了西安。

西逃同时,慈禧太后一纸诏令发到广东,“诏鸿章入朝,充议和全权大臣,兼督直隶。”此时的李鸿章已经77岁高龄,京城虎狼成群,此去必然凶多吉少。

皇命不可为,1900年7月17日,李鸿章从广州承船北上,9月29日到达天津。在天津短暂修整,10月11日,李鸿章终于抵达北京,住进北京贤良寺,与列强的谈判即将开始。

《清史稿》中记录了这一悲壮场景,“鸿章闻警兼程进,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左右前后皆敌军。”

为了尽可能争取谈判上的主动,李鸿章先后拜访了英德等国公使,可能过于劳累,也可能是列强的漫天要价,李鸿章病倒了,只能卧病在床。然而,列强们却逼迫李鸿章尽快在条约上签字。

李鸿章已经开始吐血了,他想尽快结束谈判,可“议和大纲”签字后,八国联军并没有打算撤军。在卧床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李鸿章就具体赔款数额与列强们讨价还价,由原来的10亿两降到了4.5亿两,但是仍然是在侮辱中国人、侮辱李鸿章,4.5亿中国人每人一两。

“人均一两,以示侮辱。”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签了字,与签其他条约不同。在这份极其屈辱性合约上,鸿章根本没有签上自己的名字,想必也是觉得屈辱吧,只是在条约上写下了一个“肃”字,以清廷封他的“肃毅侯”身份来签字。

“肃”

李鸿章签完字回到住处北京贤良寺后,开始大吐血,这是胃血管破裂的缘故。1901年11月7日,这位晚清重臣已经来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

“久经患难,今当垂暮,复遭此变,忧郁成疾,已乖常度。”

据说当时俄国人仍在李鸿章床头逼迫李鸿章签字的,俄国人走后,李鸿章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

1902年慈禧结束逃亡回京

听了这句话之后,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突然两行清泪从李鸿章的眼角流了出来,在场之人无不掩面痛哭。这时,李鸿章的得力助手周馥探身在李鸿章耳边说道,“未了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去。”

“目乃瞑,犹流涕,口动欲语,公伤也!”

就这样,一生充满着无数争议的李鸿章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名满全球,中外震仰

李鸿章死后,各位公使们纷纷前来吊唁,“闻其薨,咸集吊唁,曰:公所定约不敢渝。”条约渝不渝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再也没有人在谈判桌上,有李鸿章一样的分量了。

死讯传开,列强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

李鸿章与德国首相俾斯麦在军舰上

当远在西安的慈禧太后获悉后,“闻报泣下”,认为“艰危之交,失此柱石重臣,曷胜怆恸!”又悲叹道:“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并给予了李鸿章高规格的丧葬待遇,“锡祭葬,赠太傅,晋封一等侯,谥文忠。入祀贤良祠,赏银五千两治丧,立功省分建立专祠;政功战绩,宣付史馆,并命於京师特建专祠。汉臣祀京师,盖异数也。”

相关文章

  • 一生中最屈辱的时刻,不愿签全名,用一字代替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

  • 2020-05-10

    关系中最可悲的是什么? 用责怪的方式代替关心,用讲道理代替安抚情绪,用你应该我就想代替沟通,用道德绑架代替亲情,用...

  • 归来,故乡

    不愿站在江畔, 用最凄凉的歌曲, 代替咽泣。 不愿站在山头, 用最无助的眺望, 代替归途。 归来, 我几近腐烂的身...

  • 《我的第一首诗》

    深夜 身心俱疲的我 想起 屈辱的时刻 想起 难过的时刻 想起 梦里的时刻 惊醒 擦拭眼镜 翻开书本 人的一生 总要...

  • 每天10分钟香帅北大金融学群:精彩讨论合集(12月19日)

    2017年12月19日 分享嘉宾:舒 (备注:主要讨论者因为未征求个人隐私认可,这里用单个字代替全名,如有异议,请...

  • 梅德韦杰娃:这个间歇期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叶芙金妮娅·梅德韦杰娃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这个间歇期是自己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这个间歇期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 你忙吧!我忙着嫁人了

    青春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 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

    觉得自己最光荣的时刻是,听到女儿第一声啼哭的时侯 从知道怀上小宝宝后喜悦的心情没过多久就迎来了孕吐,从吃什么吐什么...

  • 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曾在好几个时刻 你都觉得 这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你觉得你不配拥有 你觉得它不会长久 时间是反复揉搓的纸 宿命是铺...

  • 做有意义的事

    用读书代替游戏, 用读报再去上网, 用欣赏电影代替看电视, 用思考代替发呆, 用对话代替发牢骚, 用快走或慢走代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生中最屈辱的时刻,不愿签全名,用一字代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jd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