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课后测试题

两个班的测试结果


测评反思:
1.本次测评采用的是纸笔测评,因为之前的测评采用用一体机显示或投影,孩子直接写答案在本子上,但是孩子读题效果不好,因此本节课采用纸笔测评,每个班级测评时间只有3分享就结束了,感觉比之前效果好。
2.二年级4班的测评结果可以看出,第二题选择题的第1题一共5名同学,有三名同学出错,错误率是60%,第三题排序题有5名同学,三名同学出错,错误率也是60%,从这个结果我反思到在课堂上我和同学们强调了,真正的书是从战国时期的简册开始的,所以他们会认为动物骨骼写上的字不是书。第三题排序题采用的是微课,但是孩子们在微课中看到书的历史印象不深刻,导致孩子们在选的时候有简册和帛书分不清楚,还有一个孩子根本看不出1号是检测,他以为是布做成的书,所以导致排序不正确。
3.通过二年级4班的测评,我在二年级3班的教学进行了调整。我会告诉孩子们战国时期的简册是真正意义上的书,但是写在动物骨骼上和青铜器上的字也是相当于熟书,这样孩子们就会更清楚。对于书的历史的微视频展示,二年级3班我采用的是先让孩子们看一遍,然后请孩子们来说一说,最后再请孩子们来认真的看一遍,这一遍每到一个时期会有停顿并讲解。这样的改变从测评结果来看,三班的测评结果会好一些,只有一个孩子第三题排序题答错了。测评结束我马上问了那个孩子,请他来说说那几张图片分别代表什么书,先后顺序是怎样的,结果他又回答对了,他说那会儿他是手误写错了。看来开始做题认真程度不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