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358301/aaf60de1b9a028a7.jpg)
有一段时间没有翻开过《曾国藩》了。今天稍闲,就翻开到折起来的那一页。下面主要讲的是曾国藩的教育思想。
尽管曾国藩所处的时代与我们已相去甚远,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看起来却很“现代”。放在今天也是如此。就比如,他就不主张孩子“苦学”,而是要求他们“快乐学习”。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一直反对儿子纪泽过早地接触“八股文”,更是对孩子提出了“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的人生规划。
对于这样的教育思想,我想处在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我们也未必能轻松做到吧!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因为曾国藩本人就是大官,所以才能如此洒脱。
我们从小听多了“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故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直让我们在学习路上“奉为圭臬”。
曾国藩认为读书本来是人生的至乐之一,但是前提是不把读书当成敲门砖,所以他要求两个儿子读书,一定要体会书中的意思,“得些滋味”,从读书中悟到古人的气势、情趣,进入“怡悦之境”,在曾国藩的心目中,孩子们的心灵活泼,身体健康比学业优异更为重要,他要求孩子们在读书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不可太累。
他也经常对孩子们说,胸中不易太苦,许活泼的养的一段生机,为了保证孩子身体健康,他经常减轻孩子功课。与此同时他也提醒孩子不要慢,读慢记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他对孩子们和弟弟们说读书有三要即,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他的孩子和弟弟们也是在他这样的乐学思想教育下,才得以时时事事有进步,从而自己喜欢的方面都有不错的成就。
曾纪泽后来成为了一名书法家,“真草篆隶无一不工”。另一个儿子曾纪鸿长年致力于“算学”,成为晚清重要的数学家。
不为科举,只读经世致用之书,放到什么时代都需要勇气。更何况让孩子们按照喜欢的方式去“乐学”了。
只此一识,曾国藩就足以为吾辈楷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