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古称“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于唐玄宗的过度奢靡,安禄山带领自己的20万大军发动了叛乱。
事后安禄山想要自立为王,却不料被自己人灭口,至死也没有坐上皇帝的位子。
01.贵妃生辰宴
唐玄宗喜爱杨贵妃众所周知,杨国忠更是因杨贵妃的得宠甚的圣心。
某一日冯一天随口一句岭南荔枝口味极佳,唐玄宗便命人去往万里的岭南运输新鲜的荔枝。
本以为要咸鱼翻身的“城人”,却没想到接了一块儿烫手山芋。
远离长安五万里的岭南怎么可能把只有三天保质期的荔枝运输过来,简直是痴人说梦。
古有八百里加急,可那终究是为国家大事而定,怎么可能运送小小荔枝便动用此等方法。
可能注定要栽到此处吧,听得朋友相劝“城人”准备挥霍剩下的时间,然后跟妻子和离,最起码能保全妻子儿女的性命。
杜甫相劝:“既是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搏出一点微茫希望。”
城人听得杜甫相劝后发觉事情还没做,怎么能知道成功与否,决定放手一搏。
城人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城人”历经万难,寻得运输方法,可是天意弄人,本以为可以飞黄腾达,谁料在所有事情成功的背后总有惨不忍睹的真相。
城人说:“我原本以为,把荔枝平安送到京城,从此仕途无量,应该会很开心。可我跑完这一路下来,却发现越接近成功,我的朋友就越少,内心就越愧疚。 我本想和从前一样,苟且隐忍一下,也许很快就习惯了。可是我六月初一那天,靠在上好坊的残碑旁,看着那荔枝送进春明门时,发现自己竟一点都不高兴,只有满心的厌恶。 那一刻,我忽然明悟了,有些冲动是苟且不了的,有些心思是藏不住的。”
冯一天的随口一句岭南荔枝鲜美,就惹得众位臣子手忙脚乱,众多百姓的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
所有的战争里,唯有最基层的百姓是最苦不堪言,需要弃家人于不顾,还要抛头颅洒热血,最后成为一个不知名的骷髅。
02.“家事”造成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爆发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便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纵容。
唐玄宗李隆基虽然创造了唐朝历史上第二次繁华盛世,但在年老之时却极为昏庸腐败。
甚至为了能够与杨贵妃私混在一起,将手中的权力分发给了安禄山、杨国忠以及高力士,而在这三个人当中,高力士(冯一天)是最为忠心耿耿的一个。
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个原因也与安禄山本人有关。
安禄山曾经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将领,自从唐玄宗李隆基对节度使这一官职进行相应的改革之后,他便成为了割据在地方的藩镇节度使时。
手中不仅拥有着兵权,还可以不在中央政府的干扰之下处理当地政治、军事、经济等一系列事物,于是这样一来,安禄山就成为了部分地区的副皇帝。
《长安的荔枝》里的“运输荔枝使”源头就出在唐玄宗的“家事”里,因为高历士(冯一天)的别有用心,致使这一切事情的发生。
真是应了那句“位高权重者动动嘴皮子震得地面都要抖三抖”。
很快安史之乱打断了这次的奢靡现象,而李善的也脱离官场回到了最初的“荔枝”桃园中。
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所有人都不敢反驳,只能一层一层往下压,即便办不到也要找个替死鬼。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不论过程如何,每个人只看重结果。
私心每个人都有,万人之上的圣人、位高权重的高历士、甚的盛宠的杨国忠、被誉为半个皇帝的安禄山、阴险狡诈的鱼朝恩、想要咸鱼翻身的“城人”,比比皆是。
普布利留斯· 西鲁斯说:“穷苦的人需要不少东西,贪心的人则是样样都想要!”
03.让自己过得开心
看完《长安的荔枝》感觉官场如战场,稍有不慎便可能性命不保。
可李善德的拼死一搏却让人十分敬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这是《长安的荔枝》杜甫送与李善德的诗句,像是一方面是对好友的鼓励,一方面对自己的鼓励。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既是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
在你进退两难的时候无论如何选择总会后悔,何不选择自己更倾向的一方,即使后悔也无悔。
很多时候我总觉得我做的事情没有结果,我早早的便放弃了,可是如果我真的坚持下去是不是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就好像我突然发现我喜欢文字,那么我每天确保一定的输入,总有一天会有同等回报的输出和收获。
人生在世,唯一要做事便是让自己开心。 ——《长安的荔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