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武侠江湖娱乐圈读书
范雨素现象,是夜空里划过的一颗流星?

范雨素现象,是夜空里划过的一颗流星?

作者: 微语素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4-28 11:28 被阅读0次
    范雨素现象,是夜空里划过的一颗流星?

    范雨素红了,以一篇十万+的阅读量的网络暴文。像平地刮起了一阵旋风,堪比台风,威力达到十二级。

    范雨素是谁?谁是范雨素?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问。

    席卷网络的热搜名词,好象谁不知道谁就落伍一样。

    至少,我是这样的心态拜读了她的两篇文字。《我是范雨素》、《农民大哥》。

    读完她的文字,我发现身边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范雨素,他(她)们在网络里游弋,他(她)在文字里徜徉。他(她)们写网络文字,写公众号,他(她)们太像范雨素,可他(她)们又不是范雨素。

    1、

    范雨素的爆红,是夜空中的流星。

    这是我脑子里一闪而过的词句。

    有时候,一种感觉是没来由的,突兀的,或许,它是准确的。

    混及网络多年,如今更是混在很多执着地期盼着以为写网络文字能给命运带来改变的朋友堆里,读他(她)们的文字,我仿佛读到无数个范雨素。

    他(她)们写了无数篇文章,他(她)在网络写了几十万字,他(她)们也写了不少篇类似《我是范雨素》这样的文章,至少,仅从文字的角度,质量水平我认为是达到了的。

    可是,他(她)们依然是网络的一个符号,一个标记,没人认识,无人知晓。

    他(她)们更像是城市里的静谧下来的路灯,无数星星点点的光亮,早就让人们习以为然,视而不见。

    如果说,范雨素是夜空里的一颗流星,我只能说,我身边挣扎的他(她)们,背景不够黑暗,不够深邃,衬托不出他(她)们的光亮。

    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保姆,育儿嫂,弱者,这无数的标签,无疑营造出的是一片最黑暗的夜空,好在有范雨素散发出一点微光,是这个世界难得的一点亮点,如流星划破夜空,绚烂的美丽。

    当然能吸引无数的目光。

    2

    范雨素是幸运的。

    追梦也好,虚荣也罢。如今,特别是在这个网络如此发达,表达自己如此简单的世界里,心血来潮,倾情而泄,舞文弄墨,一挥而就的才华大有人在。至少我在的几个写作群里,很多人的文字表达水平不低于范雨素,可他(她)们依然在艰难地跋涉。

    画心也好,追梦也罢,注定是一条泥泞崎岖的路。

    没有编辑来找他们约稿,也没有编辑愿意给他们的文字润色。有的运营得比较好的公众号,用了他(她)们的文字,只注明作者,却不允许他(她)的公众号得到推广。

    当然,有一点被压榨地剩下的,可怜的稿费。

    完全不同的待遇。谁之过?

    无数路灯的光亮,没人会在意有多少光源被利益的黑洞吞噬。

    而暗夜里难得光亮,是需要这社会热捧。

    范雨素刚好是这点光亮。

    人们喜欢居高临下的姿态看这个社会的众生相,以满足自己那微弱地、若有似无的同情心,并有机会泛滥。

    不如说,人们喜欢窥视这个社会的伤口。

    言之有物,大概就是如此,范雨素揭开的就是这个伤疤。

    编辑,或者说是猎头找准了点而以。

    3

    范雨素是聪明的。

    人穷百事哀。当一个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无法挣脱,难以抗拒命运的安排,与书本上那些美好的、高雅的词汇无缘的时候,还好,还有那句话: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行为。

    这一点上,范雨素是聪明的。

    读书,坚持读书。

    最廉价的付出,换来最高贵的自尊,当然值。

    什么颜如玉,什么黄金屋,范雨素至少到今天,她是一样也没有读回来。她依然租住房子,依然靠做育儿嫂谋生,按她的话说,依然是靠卖苦力换回生活的基本保障。

    但是,她却读出自己一片宽广的世界,读出了一颗强大的内心。

    这颗心,用来抵抗这个社会的诸多等级、眼光、压力种种。

    没有人不在意自己的生存环境,如果不想抗争,大可以麻木不仁地继续生活;如果你是敏感脆弱的,那你只有寻找一个途径努力让自己内心足够强大,来与这个世界种种不公平对抗。

    敏感的范雨素找到了这个途径——读书,写字。

    是的,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情绪的宣泄出口,而书写,是最容易办到的方法,且是最环保、无污染的一种方法。

    没有倾诉对象,与自己对话,而文字,是最好的选择。

    范雨素,无疑选择了一个最廉价也是最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

    不过,她红了,于她,这只是一个意外。

    就像海边的渔民,偶尔从贝壳里吃到珍珠一样,平常不过的事,却意外有收获。

    无心插柳。

    能不能成为永远的风景,我们期盼四季如春。

    4

    范雨素是清醒的。

    看过范雨素的采访报道。

    对于各路记者、几个出版社的那种热度,像熔岩迸发式地井喷!

    热烈而势不可挡。

    又像晨睡里,窗边树上的一群麻雀,嘈杂而聒噪。

    这个社会已经麻木不仁,他们急切寻找一个热点,来刺激一下人们麻木的神经。

    当点击率与金钱值成正比的时候,记者出版社的热情高涨到什么程度,我大概就能猜出范雨素的文字能为他们荷包填充到什么程度。

    还好,范雨素依然是月光下的湖水,静谧而淡然。

    范雨素说,‘我不相信文字能改变我的生活,我依然是要靠苦力生活的一个社会底层的“弱者”

    ’。

    接无数的电话,被无数的记者追捧。

    似舞台上的镁光灯,在范雨素的头顶上不断的闪耀。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而范雨素却说,期待这样的生活早点结束,不想被打扰。

    呵呵,真冷静!

    读过许多书的人,大概都有着清楚的头脑与理性的目光,洞彻一切。

    一如她坚持了一年多的写作学习。

    5

    范雨素是强者。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有些人非要给范雨素贴上农民的标签,我认为这只是炒作的噱头。

    因为,中国人往上数三代,95%以上是农民。

    范雨素的强大,是因为她一直知道,她这一辈子,要的是什么。

    十二岁的时候,她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就能一路逃票,像乞丐一样,文艺娇情地在海南生活了三个月。

    结婚以后,知道那个男人不是自己所要的男人,就敢毅然决然地离开他,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努力地生活,尽管艰难。

    看过身边无数将就、妥协、隐忍的婚姻,才会知道,范雨素的内心是有多么地强大。

    范雨素愿意拥抱路上每一个残疾人,乞丐,以一个母亲的温暖。

    世界上只有强者,能给予别人光和热,也只有自己能发光的人,才能带给别人光明。范雨素用她微弱的光,温暖着这个世界。

    与书同行,这是范雨素强大的源泉。

    一个靠苦力生活,努力抚养两个孩子,靠租房子过日子的人,却可以买一千斤的书给孩子,还可以带孩子去西藏旅游。

    相比范雨素,又有多少人是拥有了金山和银山?可他们依然不满足。

    抓住有限的机会旅游。这世间又有几个人能像范雨素这样,做着苦力,精神却自由。

    物质可以缺少,精神的粮食却不能缺。

    6

    范雨素红了,我称这是一种现象。

    我不希望这是流星,灿烂而夺目,却一晃而过。

    范雨素说,她不相信自己是什么作家,她甚至不会电脑打字,她写出所有的作品,都是手写稿。

    她还说,她并不是每天都写,只是有感而作,她依然要靠苦力赚钱生活。

    她的两篇文字,《农民大哥》和《我是范雨素》给我的感觉像是从衣柜里刚拿出来的两件衣服,《农民大哥》是拿出来就直接穿上了,真实,没有修饰,像一个人素面朝天出镜。质朴自然。而《我是范雨素》却是经过烫衣机润过一样,没有皱褶,更像一个人化妆示人,明艳动人多了。

    而编辑就是那个烫衣机,那个化妆师。

    确实,这个社会需要包装。

    当人们不再需要俯视的姿态,当人们的理性超越情感,当热点冷却以后,范雨素是否只是昙花一现,又消失在茫茫人海,被生活淹没?

    我不知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范雨素现象,是夜空里划过的一颗流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vo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