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曾有一个话题:“毁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说:“先给他足够的安逸,然后再剥夺他的安逸。”
前些年,唐山某收费站被取缔裁员,很多人丢掉了所谓的“铁饭碗”。
他们围住了领导要说法,其中有位大姐哭诉:
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看着不禁觉得悲哀。
人生永远是能量守恒的,今天你享受了多少安逸,日后你就要付出多少代价。
这让我想起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一个情节。
在监狱图书馆呆了五十年的布鲁斯,为了不被放出去,竟然选择伤害狱友,以留在监狱。
正如狱友瑞德说:
“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对布鲁斯来说,监狱就是他的舒适圈。
他在里面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的意义,而一旦走出这个圈子,就会发现自己一无所长,茫然无措。
就像动物园被圈养的狮子,一直都过着被投喂的安逸生活。
如果有天你让它重回大自然,它也会因为不会捕食,而活生生把自己饿死。
有句话说:
环境中的舒适区,心理上的舒适区,还有习惯的舒适区,正如一个又一个的猪圈。
一旦落进去,看似蛮舒服的,有吃有喝有烂泥打滚——但这所有的舒适,都需要你来买单。
你的舒适区,正在慢慢地毁掉你。
一味享受安稳,往往使人丧失斗志,人生也逐渐沦为平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