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提出“中台”,起初只是为了将自身的实践进行赋能输出,以场景化应用、数字化资产的形态构建核心差异化竞争力。之后,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快速跟进,包括腾讯、滴滴、京东等,各自提出自己的中台模式。传统行业也竞相效仿,纷纷构建自己的中台。还有一大堆专门服务中台的技术公司也应运而生。
随着人人都唯“中台”是瞻,我们慢慢发现大家嘴中的中台其实差异很大。中台首先应该是一个“组织”概念,中台就和互联网思维一样,是一个企业转型的思维和方法论,它具备共享、灵活、复用和平台化等关键特点。中台又是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变革,是能力的枢纽和对能力的共享。一切将企业的各式各样的资源转化为易于前台使用的能力,为企业进行“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服务的平台,都是中台。中台又契合了“赋能”的愿景。公司去年开始,大力推进企业赋能,包括内部赋能和外部赋能。企业未来的核心功能是赋能,不再是管理,因为管理缺少创造力。赋能与激励更依赖企业文化,即中台文化。
所以,中台既是技术,又是管理,更是文化。作为组织管理模式的中台和中台系统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