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现在那些卖座的电影形成了这样一种风向,前任永远真爱,现任都是将就。
你是否也遇见一个人,能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其实仔细想想,似乎一直以来都不算了解奶茶,可就是觉得她是那么令人心疼的姑娘,也许是那张倔强而分明的面庞,又或者是一首又一首令人落泪的老歌……
电影是用手机看完的,看评论有人说所有“错过就不再”的爱情,总是戒不掉回忆,逃不过遗憾。其实整个片子确实很刘若英,只是情怀之外,我想起了看《前任三》哭得死去活来的年轻男女,说不定几天之后,对《后来的我们》没什么不同。因为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而绝大多数人总是坚信自己是有故事的。
没有太多感触,所谓故事第一次讲出来,我们以眼泪买单,可对于随后汹涌的感同身受实在不存在丝毫好感。只知道奶茶是勇敢的,她只是尽可能用心的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用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无奈面前声嘶力竭,我们循着故事强行给自己加戏,早顾不得电影本身了。
价值观是时代的硬伤,电影也好,生活也罢。现实总归是最让普通人无力的词,压力之下再如何怀揣梦想和希望的人也终究回归黑暗。活得不好也成为任何遗憾的借口。分手和重逢成了改变的两个节点。只是我始终不懂,若是不负对方,又怎会负了人生?
情之所钟者,不惧生,不惧死,世间万物,唯情不死。痴心未付,又何尝谈得上爱情。但凡有一丝一毫的不悔,心里总归容不下另一个人。可若是心里没有,又为什么偏偏要凑到一块儿,纵使懊悔刻薄和唠叨也在所不惜。
明明错过,明知不可挽回,可还要找个所谓的“家”,和一个不那么爱的人格格不入,为一个无辜的孩子怅然若失……偷偷想念原本是个单纯的小秘密,可一旦与现代社会对号入座,一切都变了味。坏了宁可弃之不顾,丢了哪怕找到了也不愿再好好修补。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只是没有了我们。不得意者占据着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爱而不得是常态,无病呻吟亦是潮流。我们把爱情挂在嘴边,力求轰轰烈烈,可疯狂过后才发现,一厢情愿的浪漫,一生的挂念。你可能永远不会发觉,那个执着的背影,不是为深爱之人,而是为满足不曾存在的虚幻,随风飘荡。
在某个瞬间觉得,张爱玲是对的。至少,离我们的流行越来越近。哪怕我们拥有朴实的快乐也好,终究是愿意成就自己的故事的。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窗前的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玫瑰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窥视人群里的繁华,首先看他们是否表里如一懂得珍惜。生活平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寻常背后却为揣测和忍受倚靠。亲爱的一直相互算计,为了生活琐碎为了遥不可及却又不属于我们的未来。将日子过得麻木,抬头间过成了陌生人。在这个人群里,集体正慢慢没落。
你总说“前任才是真爱”,却总因为生活颠簸、无常、遗憾轻易地误会、伤害、放弃和责备。电影《后来的我们》中,林见清和方小晓因意外相识,兜兜转转,在一起又分离。过着最苦的日子,尝着最甜的爱情,哪怕最终也失去得理所当然。
多年以后,重逢来得令人不知所措。方小晓说:“如果当时你有勇气上了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人生没有过错,只有错过。
镜头转到纯粹的童声,一口一个“爸比”,只是声音,便觉得与幸福别无二致。紧接着的妻子的埋怨以及短暂的应和令人心酸,不为别的,只为电话这边藏着曾今挚爱。热泪盈眶地谈及往事、接踵而来的拥抱还有之后猝不及防的牵手和奔跑……若不是被熟人撞见,两只手又是否还会放开?之后又会有着怎样的“难以克制”?
求之不得的往往被记的很深很牢,可是拥有的呢,是不是他们的人生就活该被消费。总有些看似越天真的给予,越藏匿着不可言说的心不在焉。我们渴求爱渴求平等,却也在最后凌驾于失去之上,当了随心所欲的霸主。怀念都显得高大上,回归现实除了唠叨就是埋怨。前任是乌托邦,现任是寒舍。
总有人教会你慢慢成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感情中有太多令人不敢直视的真实。我们毫不避讳地谈论人类本身的劣根性,我们清楚地知道人性的弱点。然而这远远不是终点。却有人将之归类于原罪,他足够理由成为遗憾的借口。像吃饭穿衣一样的习惯,若不失去一次,永远不会懂得他的重要性。
“处不处对象”“处”“叫老公”“老公”,典型的越来越流行快餐式的“爱情”。之所以用引号,是因为我觉得那是对爱情的侮辱和亵渎,真正的爱情绝非如此。我们用心呵护和付出,我们共同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我们慢慢从小孩一同成长为大人,我们共同承担闯下的祸,我们用共同的勇气面对这个世界的刁难……
总不该将爱情本身划分三六九等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和前任现任无关,它只属于两个人,你还有你最终选择的余生。读了很多书,看了不少电影,遇见各种各样疑似的爱情,心依旧只有这么一颗。
愿你温柔,放下前任,是对现任最基本的尊重。谁都没有资格肆无忌惮地浪费另一场人生。而当你要求一个人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那么首先问问自己,是否同样愿意为他如此付出。你们相互爱慕,旗鼓相当不过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