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散文
霓虹国见闻录

霓虹国见闻录

作者: 刘星1980 | 来源:发表于2021-06-07 09:46 被阅读0次

    疫情前经常去日本,几乎每年都至少一两次,最多的年份去了三趟,受签证和假期的限制,一般顶多待个两三周。日本国土面积小,这样多年闲闲散散的逛下来,也就从南到北的把大半个日本逛了个遍。从东京、大阪、名古屋这样的国际化都市,到沼津、小樽、白马这样的特色小城。如今疫情之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闭关锁国,日本也不例外,短期内看不到开放的迹象,记忆开始逐渐模糊,但尤其怀念那份旅游的闲适,记录一篇随笔权当回忆录。

    初次见面

    2008年的时候第一次去日本,当时我在一家日企工作,老牌日本国企富士通,相当于那个年代日本的IBM,凡是日本国内重要的枢纽部门,采购的小型机、阵列,基本都产自这家公司,尤其记得第一次持商务签入关的时候,日本海关人员只是问了一句“ふじつ(日语富士通)”,我回答“哈衣”就过了关,老牌日本国企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可见一斑。这趟行程持续了几个月,我的第一次出国就从这次公派开始,临行前亲戚朋友特别关照要注意安全,“国外治安差,小偷骗子多”。只是没想到,资本主义的水深火热倒是没看见,日本小城静冈县沼津市的路不拾遗门不闭户却让我大开了眼界。

    沼津是个港口,静冈县的第二大城市,顺道说一句,静冈县就是大雄和机器猫生活的地方,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大唐遗风,很多命名定义其实都来自我国古代。沼津这个城市没有新干线,因此需要在静冈第一大城市三岛转JR线,坐上慢悠悠的电车前往。这个城市是原汁原味的非旅游城市,整个地区能见到外国人的几率很低,更没有免税店之类的专门针对外国人的店。我的幸运是第一次到日本,就通过这个小城见识到了本土的原住民的生活,这就好比我出生的那个四五线的国内小城,通过这样的非旅游城市,才能见识到当地人的真实状态,而大多数旅游城市的橱窗味太重,遮蔽了真实的样子。

    沼津的日枝神社

    沼津坐落于富士山和太平洋之间,在富士山的脚下,还有一些不算太高的山,而我当时要去的办公室就在其中一座名叫爱鹰山的半山腰,坐在公司的餐厅,可以俯览脚下的沼津市区和远处湛蓝色的太平洋,宛如动漫里的场景,经常让我在这个餐厅里流连忘返。除此之外,淳朴的本地土著,也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感受。因为经常自己要在公寓做饭,所以需在四周的几个大超市采购食材,大多数情况下,下班后,把放有笔记本电脑的公文包就放在超市门外的桌子上,然后几个同事一起进去采购,无论过了多久,买完出门公文包都依然待在原处,不会有任何变化。在这样的小城,人会变的更简单,似乎也“更傻”了。买东西不用讨价还价,一些私营小店的主人有时候会多塞一些食材给我,大大咧咧的像个街坊邻居。

    市井街坊

    那时候的每个周末,都要出趟远门,要么步行,要么JR,后来在小河边捡到一辆功能完好的自行车,更扩大了我们出行的范围。从爱鹰山到太平洋,湍湍而过的溪水流遍了整个小城,路边的每一条水沟都是清澈见底的,大鲤鱼和野鸭子在沟里成群的游弋,到了郊区点的地方,农田和整齐有序的房屋靠在一块,现代化与原生态就这么自然的融合到了一起。有时候我会去海边,遥望广阔的太平洋,在那里吹一下午的海风,旁边还有一个“千本浜公园”,里面有一棵号称活了一千多岁的大树“千本太郎”。有时候我会在城市里面闲逛,走到哪儿是哪儿,偶然间遇到的神社或者一些山林都会让我感到新奇,有一次去了香贯山,山虽然规模很小,但让我惊喜的是在山脚遇到了一户人家,在巨大的树木遮蔽下,一幢古朴的木屋突然出现在眼前,屋檐上由于湿度很大在滴水,但情景就像来到了《龙猫》里的世界,神奇而又美妙。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生活,无比的轻松惬意,一时之间让我对这个国家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即使是到了现在,我也还在想有生之年一定要来沼津再生活一段时间,回味一下曾经的美好时光。

    千本太郎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的大多是美好的一面,这种情感就像初恋的情人,见到的都是完美无瑕的面貌。

    就在我公派出国的那年的5月12日,国内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当时在沼津软件工场的日本同事听闻我们是从中国来的,纷纷前来慰问,得知我们的家乡在江苏,距离四川很远,才放下心,随后在公司内还看到了自发的募捐,这种情形也是很让人感动的。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国度的陌生人,关心着在几千公里外的受灾之地,这种胸怀地球的感悟,恐怕在中国是很少见的,然而在这里却是一种基本的素养。

    但是,人生也真的若只如初见就好了,随着后来一趟趟的到日本深入旅游,加上通过各种资料去了解日本,心中的那种美好便开始逐渐蒙尘。但沼津这种美妙的朦胧的感受,却是这些感悟中唯一无法被替代的,无论过了多久,那最初的几个月都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代表着一个年轻人开始跳出那口巨大的水井,开始去观察所处的这个宇宙中唯一的家园,而这个家园刚对他打开心扉,就展现了美好的品德,这是一种巨大的幸运,他让我更加勇敢的去面对各种挑战,相信可以通过努力去看到更美的景色。

    都市见闻

    日本的都市圈有两个,一个是东京一个是大阪,因此,每次来日本,大多是以这两个城市作为起点。东京是首都,城市规模庞大到令人无法想象,这种无法想象是在东京塔以及后来才有的世界第二高建筑晴空塔上才能感悟到的,当你站在这个城市的高度顶端上俯览,依然无法看见城市的边界,便会对这种无法想象的城市规模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城市规模到了这种地步,自然也不会缺乏藏污纳垢的场所,所以虽然经常来,但我却并不喜欢这样的都市。然而,东京边上的镰仓和距离大阪不远的京都,则是个例外,这里陈列的历史,保护的文化是让人愿意反复涉足的。

    晴空塔俯览东京

    虽然不喜东京和大阪的拥挤嘈杂,但这里却也是我逛的最多的地方,上野的博物馆,秋叶原的cosplay,新宿一番街的美食,台场东京湾的夜景,皇居和浅草寺的历史悠久,这些有标志性的地段都还是值得一去的。而为了购物,大阪从心斋桥到道顿崛则逛了不下十次。次数多了,自然见到的就不仅仅只是美好的一面了,天桥下流浪汉搭建的草屋,六本木便利店亲眼目睹对着色情杂志撸管的壮汉,还有男扮女装打扮的让人呕吐的老头,再到半夜躺在街边酣睡的醉汉和醉女。角落里的垃圾遍地,墙壁上的涂鸦和呕吐物,政治人物为了竞选举着喇叭在十字路口的宣讲,无一不在向我展示着这个国家肮脏的一面。人情的冷漠,在去的次数多了之后,自然也就体会到了,国内的热情在这里会被视为异类,人与人之间有时候看起来好像热情无比,但可能转身就会变成形同陌路。

    巨大的都市圈,将一切肮脏的和丑陋的事务也一并包容了进来,这里是日本,一个色情业和黑社会都异常发达的菊与刀并存的矛盾体,因此就和中国一样,如果无法忍耐小城的寂寞,羡慕大城市的纸醉金迷,或者怀揣着暴富的梦想的年轻人,也一样会投奔到这两个巨大的搅碎机里,等待着都市圈张开巨口,将无数的生命吞没在其中,直到暗无天日。

    如今中国经历的内卷,在日本也同样经历过,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一旦增速放缓就会陷入内卷的没落之中。特别对于那些经历了增长之后才陷入内卷的人们,再进行持续的拼搏却会发现要么是无意义的,要么是产生的价值很小。对于日本来说,那些精细耕耘的产业,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内卷的产物,工匠精神是当一个领域无法再产生创新之后,只能在细节上不断修补不断完善所产生的。在日本,自从日元被逼大幅升值,引发了后来十年的经济低增长,但是因此而带来的内卷的好处也还是可以看见一些的,无数产品的细节都被雕琢的异常精密,所谓人性化的设计,一定是一群绞尽脑汁却无法在大规模创新上取得突破的人所创造的,而在日本,这些细节的锻造随处可见。甚至连一个马桶,都会设计上鸟叫声,来掩盖放屁的声音,如果你跟我讲这是人性化,这是创新,这是新的生产力,反正我是不信的。

    在东京在大阪,我所热爱的还是在大街小巷里乱窜,那些犄角旮旯里面隐藏的秘密,那些微不足道的平凡之处突然展现的一些匠心,都会让我感到眼前一亮。总有一些日本人,即使生活在最吵闹的街市之中,依然会精心的打扮自己的屋子,让鲜花开满房屋的每个角落,这些屋子里面一定住着热爱生活的人们。而这个国度的青少年,依然被教育的很好,有一年我前往位于东京都市圈川崎市的藤子F不二雄(机器猫之父)博物馆,在距离博物馆不远的地方迷路了,看到一群少年在踢足球,便咨询了其中一位,没想到这个小朋友先是回到球场向其他伙伴们道歉,然后就毅然带着我们一路走到了至少一公里以外的博物馆,让我当时甚为感动。这个国家应该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因为他们没有放弃孩子,没有让孩子们陷入无穷无尽的奥数题之中,而是依然注重道德、礼貌这样的素质教育,这样的国度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女儿在机器猫博物馆

    大阪的城市规模虽然不及东京,但要想深入群众也要往市郊走出很远,位于城市东北角京桥站的永旺超市附近就是一个比较方便体验民情的地方。这里可以观察到来来往往的上班族和学生党,看着他们如何为生活而奔波忙碌。而在日本桥的南边则呈现另外一种景象,这里的人们大多是来娱乐放松的,手办店、录像厅、卡拉OK店云集,不时会遇到cosplay装扮的人们,奇装异服的杀马特,遇到你还会礼貌的让路道歉。密集的各种居酒屋,连锁饭店,街头小吃,在这个高度商业化的都市里面搅合在一起,让你似乎看到了未来的中国社会的影子,也许若干年后,发达的中国一线城市也会看到同样的景象吧。

    机器猫博物馆

    人文历史

    都市圈之外,日本各种形态迥异的人文风情还是令人向往的,真正美好的,大多藏在景区之中,但又不在已经完全商业化开发的地段。京都、奈良和镰仓,是属于聚集了大量古迹的一类景观城市,精致的犹如一个盆栽,每个角落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

    日本的城市密布形形色色的神社和寺庙,民众信奉的是泛神论,万物皆可为神灵,这是佛教传承演变后的结果。即使被大量现代化产业充斥满了整个社会,皇权、神灵依然是日本民众的精神寄托。因此,每个城市中,都保留了很多神社用来供奉神灵。有些地方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建设成了高楼大厦,但原址上的神社依然会保留。例如东京的都厅,是东京市政府办公的地方,刚建成的时候也是日本的最高建筑,在这座楼的一楼大厅的墙壁上,赫然陈列着一个神社,虽然占地很小,但也意味着对这种传统的尊重。神社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以至于数量越来越多,而最密集的当属前面所说的三座城市,京都、奈良和镰仓。尤其以京都最密,大大小小的神社和寺庙多达1800多座,进而覆盖的郊区以及邻近的城市,例如宇治和甲贺,也都隐藏了大量的寺庙。

    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且多灾难,这样的土地本不适合人类居住,然而隐忍的民族依然在这样狭窄的岛国生存了下来,并繁荣昌盛,这些神社的精神寄托是必不可少的。祭神、膜拜成为日常的一种习惯,哪怕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大拿,在这个国度出生成年,也都依然会保留这样的传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传承了千年,连土地都在震动和火山喷发中不断毁灭,但精神寄托依然维持大体不变。

    在京都的寺庙中穿行,清水寺、金阁寺、东福寺、二条城、京都御所、龙安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看到一些朴素的僧人,一边行走一边化缘,颇有古风。二年坂三年坂的商业街上,向这样的僧人花几百日元求得一纸祈愿符文,也毫无做作感。寺庙庭院里大多有枯山水布置,荒芜的砂石,静静的诉说着性冷的风俗,让游人在其中感受孤寂,禅意直接传达到了每个人的心田。而伏见稻荷大社给我带来的惊叹最为强烈,循着无数鸟居堆砌而成的山路,直到顶端,俯览整个京都,尤其在游人散去之后,安静的山道上凉风习习,两旁的神像似乎在对着你颔首,这寂静的山林,岁月的刻痕物化成了实体,在每一个过客的脑海中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二年坂三年坂的僧人

    在奈良,最出名的当属散养的麋鹿群,东大寺、奈良公园、若草山,买几捆鹿仙贝,就可以让鹿群跟随着作揖。然而这些都不如春日大社给我带来的震撼。无数石头献灯,不知被时光风化了多少岁月,层层叠叠的通向密林深处,千与千寻中的神灵仿佛就藏身在此处,似乎到了夜里,这些献灯也会一盏接着一盏的点亮,用来迎接往生的未来佛。到了夜晚,游人散尽,大多返回大阪住宿,整个城市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太阳一落山街道上就几乎看不到行人。有一年春节的大年夜,我在这个城市度过,寻找当地的一家以鳗鱼饭出名的餐馆,几乎也没有几桌食客,用完晚餐回酒店的路途中,没有遇到任何行人,寂静的山林之中,麋鹿在安睡,也许壮着胆子再去探访春日大社,说不定就能遇到神灵围着篝火聚会跳舞。

    春日大社

    在京都和奈良之间,还有古城宇治,这里除了抹茶还有平等院,遵循着佛教传统,始于嵯峨天皇,同样出名的还有位于京都西北郊的嵯峨岚山和渡月桥。无论是春秋还是寒冬,这里的风景都美的如同在画里,撒上薄薄的积雪,万物俱寂,唯有桂川河在静静的流淌,穿过整个京都,与市区的鸭川汇合。在祇园旁有些小路可以直达鸭川河心的孤岛上,像我这样的随心而行的游客,晃荡着走上去,在异国他乡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在东京都市圈旁的镰仓,是日本传说中鬼怪精灵聚集的城市,这里更出名的是灌篮高手中的陵南原型镰仓高中,海边的晴子在挥手,美好的豆蔻年华和懵懂的爱情,在这个温柔的海滨古城里荡漾。坐上电车,从古老的民居里穿行到海岸线,直到抵达终点江之岛,遥望富士山和太平洋,仿佛可以在海风中忘却所有烦恼。

    樱木花道和晴子遇见的闸道口(闺女饰演小晴子)

    古老的人文,扑面而来的历史,这里不过是大唐的一个缩影,当我们把传统丢弃殆尽的时候,有一个狭长的弹丸之地在默默的守护。无论战乱和天灾扫荡过多少次,复古的建筑依然在原地以原貌回归,这是日本,这是我们所鄙夷的曾经的侵略者,但每一个到访者都不得不叹服他们的执著与顽强。当我们飞速发展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慢下来看一看我们的邻居,那个标榜自己曾经为道德典范的大国,何时才能半生出走,归来仍是谦谦君子?

    风景如画

    作为日本的国家象征,富士山是无论如何也要前往游览的地方。周边除了忍野八海这样极清澈的水池(其实没多大意思),就数河口湖了。仲夏的河口湖是避暑圣地,并不太热,隔湖观赏富士山,遇到风平浪静的日子,湖水倒映之下的活火山,如同身在梦境之中。我在游览河口湖的那个夏季,住宿了一家顶楼有无边温泉池的酒店,趴在池沿上,远眺与湖面融为一体的完美圆锥形山体,静享独有的心灵秘境。有时候到了夜晚,还会遇到学校组织学生在湖边燃放烟花,映衬着湖水的倒影,看星野在天地之间绽放,唯独可惜的是没有遇上过更加壮观的花火大会,作为一种遗憾,希望能在将来疫情之后可以前往弥补。

    河口湖观富士山 河口湖夜景

    富士山周遭基本上都是日本独有的风景小城,甲府、强罗、箱根、御殿场,艺术与商业在这里碰撞,依然和谐的融为一体。强罗是个特殊的小城,整个城市的街道都是大坡度倾斜的,攀山小火车带着我在这个小城中穿行,如果不慎掉下一个圆形的物件,就要追着滚动的物品顺坡而下很远。这里的温泉和住宿都是比较便宜的,而气温却在炎热的夏季尤为清凉。提前算好了时间,坐上公交车,就可以在一个个景点里切换。日本人最擅长将景色修整至精致,每个细节都务求完美到位,因此强罗的铁轨边,即使人迹罕至,大团的绣球花也会整齐有序的拥满眼帘,在这样的小火车上前行,每个人都会掏出相机不停的拍照摄影。

    强罗小火车

    日本人在园艺上非常讲究,河口湖畔、甲府和强罗的道路旁都布满了精心修剪的花卉,松树也被修整成独特的造型,而且看起来就不像是最近一两年设计的,这是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艺术品,而这些植物艺术品的集大成者,就要数北海道的中心富良野了。这里有著名的薰衣草花田和五颜六色的四季彩之丘,置身其中,几乎以为来到了童话世界。

    四季彩之丘

    在美瑛租上一辆自行车,骑行于超广角之路和拼布之路,七月中下旬的阳光虽然强烈,但气温依然是凉爽宜人的,把三岁的闺女放在车后的儿童座椅上,骑行在广阔无垠的一望无际的丘陵草原上,路过亲子之树,仿若整个世界只剩下了父女俩,我是那棵大树,来守护女儿美妙的梦。

    亲子之树

    北海道的风景当然不仅仅是这些辽阔的草原和花海,在札幌到小樽之间,海上电车宛如《千与千寻》中的场景,晃悠悠的一路,除了羡慕当地人可以每天乘这辆车通行之外,别无他想。透过车窗遥看太平洋的广阔无垠,仿佛自己身处在画中行走,白先生可能随时化龙伴随旅途,这么一想,千寻陶醉其中连自己的名字都忘记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呢。

    小樽的运河

    从札幌到函馆,途径大沼公园,这里也可以租一辆自行车,环湖而行,几乎每转过一个弯都会见到不同的风景,女儿在车后大声欢呼,喊着“加油”给做父亲的鼓劲,让我更充满了力量,在美丽的风景画中奋力前行。大沼公园、小樽的运河、登别地狱谷,别样的异国风景,温柔与热烈并存,让我期待可以再次归来,与北海道相约在春夏秋冬。

    大沼公园

    在另一处,富士山麓的箱根,这里是一个活火山的现实博物馆,第一次来的时候有幸可以走进火山口观赏里面的风景,第二次来的时候,这里却因为火山活动而封闭了多年。但是黑色的温泉蛋还是可以买到的,而且因为火山口被封闭,因此游客也少了很多,在热气腾腾的火山余烬之中行走,颇能感受到地球发怒的威力。箱根和登别的地狱谷,硫磺的色彩,冒烟的表面,虽然气势上不如美国的黄石公园,但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稳定地壳上的平凡人来说,还是非常震撼的。而箱根底下就是芦之湖,又是一片靓丽湖景,日本降雨量充足,水资源丰富,因此饮用水也都是软水为主,可以直饮,这给旅途增加了不少便利,任何一个水龙头,只要看见就可以上去拧开解渴,不用关心饮水问题的旅途还是非常惬意的。

    温泉煮出来的黑鸡蛋

    在霓虹国,见得最多的还是那片海,蓝色的一尘不染的深邃的海洋,她会出现在北海道某条道路的尽头,也会出现在疾驰的新干线一边,出现在镰仓江之岛和冲绳的四周,出现在淡路岛的跨海大桥下,出现在名古屋、大阪和高松的国际机场飞机下,围绕着伊豆半岛在相模湾和东京湾,也会不经意的在你俯览夜景的时候成为黑色的背景。而夜景,除了东京和大阪,就数函馆了,随着夜幕的降临,地面的路灯亮起,和星空交相辉映,仲夏夜,习习海风伴随着星海与灯海,充满了一切浪漫的元素。

    函馆夜景

    还有雪景,长野白马举办过冬季奥运会,二月的时候这里的雪一直不停的下,而气温又比较高,所以一边融化一边积雪,使得在这里的雪积的很厚很柔软,有粉雪之称,一旦天气放晴,白茫茫一片美到令人窒息。我在这里学会了滑雪,但这里显然起点太高,以至于后来凡是雪场都不由自主的跟白马的作对比,进而嫌弃其他地方的滑雪场。

    长野白马

    一年四季,岁月如梭,在这片狭窄的土地上,汇集了太多美景,也难怪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有甜美的饮水,温和的海洋气候,融入自然的城市,再加上不争和朴素的人生观。也许有人说适合老人,是的,也许缺乏太多竞争,墨守成规的社会的确会缺乏一些活力,但我们回过头再想一想,疯狂的内卷,只要竞争过其他人就可以让自己过上好日子的行为,在百年之后,在世界遁入洪荒末世之后,都算得上什么呢?也许内心的朴素才能匹配这样的自然界,也许不争才是真正的大道至简。

    唯有美食

    日本的饮食是包容万象的,但万物皆可刺身的确属于他们的独创。食物的新鲜度是刺身的关键要素,因此食材要鲜活,刀工要快,上了桌子,让鲜味在舌头的味蕾上爆裂,配上芥末和酱油,别有一番风味。大阪和札幌各有一家做蟹的店,蟹本家和蟹道乐,两家店的生意都非常好,日式榻榻米的包间,身着和服的服务员,帝王蟹在水池里张牙舞爪,等待着食客的挑选。除了价格贵了点,其他没毛病,两家体验下来,我个人感觉北海道的蟹本家似乎口味更好些,当然蟹肉的刺身,感觉口味还是重了点。

    蟹肉的一百种吃法

    日本料理以品种繁多,但分量奇少著称,一顿饭下来,桌上可以摆出几十个小碟,但我依然没吃饱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的料理比较贵,为了省钱我也很少去品尝,那么路边的家常菜馆就是我在旅途中常去的地方了。そば,就是面条,是日本人饭桌上的常客,不过我无法理解的是,日本家常菜大多是一份面一份饭的混搭,后来看资料说是二战后日本粮食匮乏,西方援助的大多是面粉,因此改变了这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变成了一份饭一份面条的搭配。除了面条,还有大阪烧、鳗鱼盖饭、烧鸟之类家常菜馆,大阪烧口味很接近中国人的口味,而在名古屋品尝了百年老字号蓬莱轩的鳗鱼盖饭,则是我吃过的最棒的。还有一次在新宿的一家馆子品尝了一次全豆腐宴,基本上我以后是不会去尝试这种单一食材折腾出来的花样了。

    寿司也是我喜欢的日料,可惜每次吃不了多少就饱腹了,经常不尽兴。还有神户的生前做过马杀鸡的牛排,一千多元一份,大多数就是看厨师的表演了,看他们怎么在几根手指大的牛肉上发挥演技,吃完除了牙缝被填满,回忆一下似乎只剩下厨师的演出了。有时候会遇上住宿的酒店包了自助餐,或者去品尝一些放题(自助餐)店,大多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在饮食上,日本料理其实也是挺重口味的,尤其是北方,盐放的很多,但大多数是没有辣味的,即使日本人说的超级辣,往往放到中国也只是小儿科。烧烤和油炸食物,在国内都认为是不健康的,但在日本也非常常见,天妇罗不就是基本上做到了万物皆可炸的程度么,不管荤的素的,裹上面包糠,两面炸至金黄,就可以让食客大赞“美味しい”。

    此外,电车站往往也是各种当地美食聚集的地方,甚至在新干线上兜售的饭团和定食都别有一番风味。而旅途中匆匆解决饱腹问题的时候,也经常是在便利店,日式的小点心小零食,不但和外包装上几乎保持一致,而且口味往往也是令人满意的,很少会遇到莫名其妙无法下咽的食物。为了赶行程或者没有中意的小店,便利店就会成为我的首选,点一份炒面,在名古屋,大阪和东京的街头巷尾,跟着当地的打工人坐在便利店里的同一张餐桌上,体验他们的辛苦和匆忙。

    闺女在等北海道美食

    对于用餐的环境,札幌的拉面横町真是别有特色了,一人多宽的小巷子里面,两边皆是拉面店,往往店里只有一个经营者,投币自助购买用餐券后,交给唯一的老板,看他娴熟的一顿操作猛如虎,几碗面条就端了上来,当然座位也是沿街而设的,拥挤的后背都会被横町里面的路人碰到。虽然店很多且都是做拉面,但口味风格也都做出了差别,看来他们也是注重差异化竞争的。在东京上野,也有这样的一处小巷子,经营者在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只有3,4个平方的面积就做起了生意,还可以照顾到每一位食客,口味也都不差,虽然拥挤,但给人一种温馨感,《深夜食堂》的既视感似乎在身边实景上演。

    这样的情景国内也在出现,杭州西湖边的龙翔桥地铁站旁也有这样的一条地下美食街,也是在狭窄的走廊两边设立大量的美食小店,每次去那个地方,都会让我想起拉面横町、上野、道顿崛和新宿在犄角旮旯里的小店。也许像家一样的环境才是普通一餐家常菜所该有的体验吧。

    旅途故事

    去日本的次数多了,自然会有一些或平淡或感动或惊奇的故事。

    在京都,有一次等候公交车的时候,一位看起来很干净且精神抖擞的白发老人走过来热情的和我聊天,那会我的日语很蹩脚,只能在手势比划下略微进行沟通,但老人依然滔滔不绝的给我介绍着京都的景点,好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热情。大多数的日本老人,都有着这样的一种热情洋溢的心态,喜欢帮助别人。有一次在郊区的电车上,女儿有些不舒服,哭着个脸,立即就有两位老太太前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忙。在异国他乡,遇到这样的热情的老人,是让人分外感动的。但在几个大都市,很少能遇到这样的情景,日本的年轻人大多数保持着对外人的戒备,虽然如果你真的有求于他们,也会得到热情的回应。

    在非旅游城市的沼津,冷漠的感觉就削弱了很多,凡是登山的途中遇到的人,都会对你说“こんにちは(您好)”,到了山顶,还会看到给野猫带来口粮的当地人,他会跟你讲每一只猫咪身上发生的故事,虽然听不懂,但坐在他的身旁听着温柔的日语娓娓道来,就有一种温暖的感觉,阳光西斜,照耀在身上懒洋洋的,让人错以为回到了80年代甚至更早时期淳朴的中国。在小河边闲逛,还曾经看到过一位正在打扫屋顶的房主,勤劳的人看到了我,向我挥手致意,仿佛在等待我前去做客。这就是矛盾的日本,城市的冷漠,乡村的热情,交杂捏揉在一块,也许这就是日本的冰与火之歌吧。

    闺女和鹿

    在日本最多的感受还是“不给他人添麻烦”的潜规则,每个人都守好自己的本分,即使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也不轻易求助他人。很多行为也会因此被认为是失礼的,例如在大街上一边吃东西一边走路,往往就会吸引来大量惊讶的目光,以至于刚开始不知道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身上衣服穿错了,或者脸上有什么异物。很多情况下,到处都没有垃圾箱,必须自己随身把垃圾带走,这也是一种不给他人添麻烦的思想在起作用。我们中国人如果不能体会这种规则,去打扰到他人,往往也会迎来异样的目光。大陆国家来的人,往往不会有这样的行为束缚,更加随心所欲,而岛国物资匮乏年代养成的习惯却一代代相传,哪怕当今的日本其实早就物质丰腴。

    独特的温泉文化也是值得一提的,我在选择酒店的时候,也会很看重这家酒店的温泉是否有特色。在寒冷的冬季,或者徒步了一天后,让疲惫的身体浸泡在温暖的热汤之中,治愈的感觉遍布身体内外。白马的民宿,有幸住宿的酒店温泉更是直接坐落在冰雪之中,旁边厚厚的积雪,汤池中有点烫手的泉水,堪称冰火两重天。据说日本有混浴的温泉,我是没有遇到过,因为日式温泉都是要裸浴的,所以还没见到过男女不分家的情况。但让人惊异的是,女性服务员却可以随意进出男性汤池,若无其事的做着打扫的工作。第一次遇到是在北海道的函馆,一个年轻的看起来不到30岁的妹子,就这么淡然的在一群裸男之间收拾着更衣室,最初我以为是北海道习俗比较奔放,后来在大阪和东京也都遇到了这种情况,甚至有一次和几个台湾游客一边泡汤一边讨论了一会原因。台湾人认为这是日本女性地位比较低的问题,我倒是觉得是日本社会的包容性比较强的体现吧。

    国内还会有很多人好奇日本的黑社会和红灯区,东京和大阪,甚至是冲绳都有这样的地段,红灯区都是黑社会主导和管理的,因此如果不小心预订的酒店恰好距离红灯区很近,那么就可以近距离的看到这些街头混混了,这些酒店的价格也会比其他正常地区的要便宜一些。但井水不犯河水,黑社会管辖下的街区治安往往是很不错的,而红灯区只接待日本人,外国游客在外面看看牛郎和艺妓饱饱眼福也就可以了。据说色情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看到飞田新地、池袋等等著名红灯区的繁华,的确是让人相信这一点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

    对于日本,国内的舆论一直是很紧张的,但大多只是井底之蛙的言论,缺乏真正理性的思考。

    很多对日本社会的一些感受,并不能通过这篇短短的随笔来描述。而但凡不能说透的东西,都需要时间来释怀。疫情之下,岁月如梭,不能预见到底什么时候还可以再去日本旅游。我还想在鸭川上遥望岚山,还想攀爬征服富士山,还想去一趟北海道的阿寒町,站在亚洲的东北角,对着太平洋呼喊。还想带着女儿,穿梭在人潮汹涌之中,感受日本的文化和优秀的人文素养。

    但愿疫情之后,岁月依然静好,因为灾难从来就没有对任何一个顽强且坚守的民族会产生真正的影响。但愿再归来时,那个熟悉的日本也依然保持着大唐遗风,在等待我去发掘传统和历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霓虹国见闻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id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