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娇(终南山)

作者: 海滩捡贝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20:56 被阅读577次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  祖咏《终南望余雪》

      在踏入长安这片土地之前,我对终南山的印象形成于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幽静和恬淡。虽此处的南山并非指秦岭山脉的终南山,但关中人常常习惯于将终南山称之为“南山”。终南山,不仅是世人心中的一抹惊喜,更是侠客心中的一丝荡漾的涟漪。在金庸笔下,宋代著名道士,被称为北五祖之一的王重阳在此地创立全真教,并建成“活死人墓”,这也就有了后来古墓派林朝英,小龙女与杨过。《倚天屠龙记》中也曾提到“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梁羽生先生的《七剑下天山》中出现的终南派在清朝初年参加反清斗争,其总舵也在终南山。终南山山清水秀,重峦叠嶂,古人对其情有独钟,祖咏,王维,李白,孟郊等都被其倾倒,留下了旷世佳作。于此同时,山下临近的长安城赋予了它特殊的政治意义。如此富有文化底蕴、政治特性,且景色优美的地方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吗?

      2018年初,大雪过后,我与三五好友驱车前往终南山,只为观赏雪景后寂静多情的层层叠叠。此行目的地为终南山观音禅院。到由于道路安全原因,从距目的地三五公里处开始,我们一行人开始弃车步行。置身于如此美景中的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心中回荡着千年的钟声,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同时适用着此时的钟南灵秀。关于终南山的雄伟,张衡也曾写到“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其中盘行目远,深严隧谷,不可探究”。此时此刻,不由感叹:江山如此多娇!(本文所有照片均为手机拍摄,摄影小白,请勿见怪)

关于观音禅院

      终南山观音禅院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丰裕口进山3公里处,是终南山弘扬佛法的永久道场,现在由著名的果宣法师主持。寺院建造于2005年,院内供奉三面观音宝像高达16米,直入云端,现已成为终南一景。寺院所在地也是历代修行人隐居首选之地,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就在此修行。禅院周围山峰如八瓣莲花围绕,禅院坐落于莲花中央。这也是寺院选址于此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于佛、道文化

      终南山的佛道文化,与岁月共语,与历史同在。作为华夏佛教名山,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代表着是盛世长安佛教根基。山中寺院千百余所,其中著名的有草堂寺、至相寺、净业寺、香积寺等。每一座寺庙背后都蕴含着高僧大德为中国佛教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比如草堂寺,草堂寺位于终南山北麓草堂镇,创建于东晋,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的著名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曾在此地翻译经书,他曾在此地翻译了众多佛教经典论著,由此开启了西域佛学传入中原的始端,拉开了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兴盛之幕,草堂寺便成为佛教中国化的起点。

      佛道文化在这座山中,和谐共处了千年。于此同时,终南山也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道教鼻祖老子就在终南山楼观台为弟子讲解道教经典《道德经》,于是楼观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南北朝时期,终南山道教有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张无梦,种放等人居山修道,并逐渐形成了道教内丹炼养体系著名的“钟吕金丹派”,成为宋元道教内丹学说之主流思想。为纪念”八仙“,人们修建八仙庵,即今天西安东门外的八仙宫道观。北宋时期全真道的创立者王重阳在终南山南时村掘地为隧,题为“活死人墓”,在墓中开始为时七年的修道生涯,七年之后焚毁住所,东出山东传道,在传道期间丘处机,马钰,王处一等人陆续拜入王重阳门下,组成了著名的“全真七子”,全真道由此兴盛。王重阳创建的全真道对中国道教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提出的儒、释、道三教同源、三教平等、三教合一的思想正是终南山佛道并存,经久不衰、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唐  王维 《 终南别业》

关于隐士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终南山约有5000隐士在这里过着和往昔千年一样的生活。他们当中多为修道者,但也不乏学界翘楚和刚出校门的年轻人,甚至还有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外。这种隐居文化从古至今从未间断,历史上姜子牙、赵公明、张良、王维、孙思邈等名仕均隐居于此,完成人与精神的高度统一。为什么古代名仕均喜欢隐居终南山,我觉得,原因其实只有四个字,“出世,入世”。终南山有良好的佛道教文化根基,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活环境。道教追求修炼以成仙,达到长生之目的,隐士们在此隐居,希望脱离凡尘世俗,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此为“出世”;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每一个隐士内心又都有一个“入世”梦,渴望出将入相、彪炳青史。

      终南山能藏住人,同时,又藏不住人。能藏住人是因为它的地理环境,交通不便。藏不住人是因为和它相邻的便是十三朝古都长安。在古代大部分鼎盛的时代,长安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盛唐时期的李白自恃“天生我才必有用”,他想做良相,于是,30岁的李白抱着“三十功名尘与土”的心情来到长安。他没有直奔长安,而是隐居于终南山。“身骑白,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李白待价而沽,期望“学好经史文,卖与帝王家”,终有一日得到君王垂青,实现千秋功业,然而世事难料,最终未能如愿。但这反映了隐居终南的士子的普遍心理。唐朝的卢藏用这样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入世为官的愿望,至此留下了“终南捷径”的成语。

关于自然风光

      由于终南山自古便是中国道教和佛教的发源地之一,这也为终南山留下了很多的自然以及人文风光,仰天池、楼观台、翠华山、七十二峪,峪峪不同。终南山景色不胜枚举层峦叠嶂,由于终南山奇特而秀丽的自然风光,从古到今,吸引来无数的游客,历代著名的文人雅士大多留有吟咏终南山的诗篇,其中当以王维的五律《终南山》最为著名:“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美丽的景色天公神斧,美景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人文精神与这景色本身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才是一副完整的华夏图卷。

    赏景就像品画,要求我们不仅去关注画作本身,更重要的是画作背后蕴含的思想及其不可言表的情感。终南山的美景与其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一起便构成了一副旷世佳作,其中滋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请横屏欣赏终南雪景!

作者其他文章《他亦是英雄》

                    《读书,让心灵自由》     

                    《乡愁》

                    《前路艰难,“我”亦坚守》

相关文章

  • 江山如此多娇(终南山)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唐 祖咏《终南望余雪》 在踏入长安这片土地之前,我对终...

  • 2018-10-16

    江山如此多娇

  • 烟花三月下扬州

    江山如此多娇

  • 江山如此多娇

    美景尽收眼底 美景映天来

  • 江山如此“多娇”

    “小人物”的命运从出生那天起,一般就已经注定了。人呀,本不应该分三六九等,可就是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区别与普...

  • 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 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

  • 江山如此多娇

  • 江山如此多娇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读《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有感 我读了《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的第七课——《江山如此多娇》...

  •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多娇媚!

  • 江山如此多娇 ——

    做中国教师的光荣,不仅来自职业,还来自长达两三个月的寒暑假,可以自在地游山玩水,于天地间领略草木江山,花果生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山如此多娇(终南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no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