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坼(二十二)

作者: 十信草堂 | 来源:发表于2019-08-15 22:05 被阅读92次

            十七、农创村

      第一次听说农创村是表弟农校毕业后去那里给大队书记当秘书,听他说常有日本人来参观交流。后来读高中时,知道有几个同学是农创村的。但是参加工作前我都没有去过,只是乘车路过时,匆匆瞥见有个醒目的牌坊面对227省道,一条宽阔的路延伸至村庄。这该是个别有风格的村子吧?每次远眺我总会如此地想。

      农创在整个八坼的村庄里头都是可圈可点的,近年来又开发了乡村休闲旅游,时髦的卡丁赛车场地,栽种油桃、猕猴桃、梨子葡萄的有机果园,还有可供休闲垂钓的池塘,俨然成了城里人假日里体味农家乐的好去处。农创村至今保留着,且有所发展,不像八坼的一些其它村庄早拆迁得无影无踪了,这是多么幸运的事。

      工作后,我来过农创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且都是惊鸿一瞥,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知道农创村的农家都是按照规划来建造的,所以显得很整齐;还有就是村口对着227省道的大牌坊。

      今年立秋不到的一个周末,妻接到微信说要去农创村吃野火饭、摘桃子。时间已是十点多,妻一边催我开车带上儿子,一边问要不要导航。我说不必了,农创在哪里还是知道的。所幸的是我们开车到农创牌坊附近就找到了同学阿戴的车子,如果再往前深入,我还真会迷路呢。

      烧野火饭的地方位于牌坊附近的北侧,有两排土灶头。现场已经有建卫、正华、阿三和阿三的两个同事在了,加上后来的老李和我们,总共有7家人家,大人小孩好不热闹。

      根据分工,阿戴带领孩子们去采桃子,留下来的妇女负责洗菜、切菜,男的负责引火、烧菜。阿三和建卫俩充当大厨,正华扇着他的折扇引火,柴禾是附近柴禾堆取得来的桑树枝条。我在边上帮忙折捡柴禾,没一会就给四个土灶头点了火。一个用于烧饭,其余三个用来炒荤素菜。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红烧肉、炒土鸡块等菜肴陆续端上桌来。菜分两份,大人一桌,孩子们一桌。

      天很热,老李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箱水解渴,一边说:“在野外生存啊,第一就是要学会找水。”他是最能侃的人,吃饭时几杯啤酒下肚,就海阔天空地吹了起来。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在八坼农创村享受了一顿自力更生的野火饭,临走的时候,大家都带了一份采摘来的油桃。

相关文章

  • 八坼(二十二)

    十七、农创村 第一次听说农创村是表弟农校毕业后去那里给大队书记当秘书,听他说常有日本人来参观交...

  • 八坼(八)

    六、胡逢庙畔 打开丰巢APP,在个人中心我的快递里查看了一下,前几天网上买的二手书...

  • 八坼(一)

    一、名字由来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在哪里?无论世相如何纷繁复杂,时光如何流转,我...

  • 八坼(二)

    一、名字由来 (续前) 朱国祯(?~1632)字文宁,浙江乌程(今湖州南浔)人,万历...

  • 八坼(三)

    二、往事悠悠 秋夜,一轮明月高悬在天上,窗外的木樨散着阵阵幽香,飘入室内。我的思绪一时...

  • 八坼(五)

    三、湖荡深情 清人费善庆(1858~1939),字福堂,号伯缘。晚患眼疾,故号盲叟。他是一名...

  • 八坼(四)

    三、湖荡深情 对于获知新闻的及时性我总是比别人慢上一拍,一早起来,打开微信朋友圈,发现铺天...

  • 八坼(六)

    四、古建遗韵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更是具有感情和温度的人类活动载体。他们...

  • 八坼(十一)

    九、匆匆过客 翻开吴江的大事记,你会发现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多次在八坼停顿过。据记载,...

  • 八坼(十二)

    十、水乡印记 1956年电影《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起首有两句词“一条大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坼(二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nt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