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身边的学霸是不是天天玩,学习照样很好?而你天天刷题,和人家差距依然很大?别灰心,掌握正确的方法,你也可以变成学霸。美国科普作家布朗、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亨利和马克,介绍了十一位认知科学家历经十年科研,总结出来的一套认知规律,揭示了学习的终极秘诀。
下面,我们来介绍其中的核心内容——检索练习。
①
『学习的误区』
“同学们,我们本周要熟练掌握代词,进行为期一周的训练......."
一周后,大家会做题了,但期末考试成绩仍然不忍直视。类似的经历,很多人都有。学不好真的是因为能力不足吗?其实,我们都陷入了一个认知误区——认为大量集中练习才能掌握知识。集中练习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001 集中练习。在明确这个概念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学习的真正目的。学习分为两个步骤:学是指学新知识或新技能,习是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集中练习是指在一段时间里,反复练习一件事情的学习方式。比如承诺30天记住大学4级单词,或是7天搞定公务员面试,都属于这类练习。
那么,集中练习,是否达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目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你30天背了3500个英语单词,能跟外国人流利对话吗?
002 集中练习的本质是短期记忆。研究人员发现:集中练习让我们看到的效果,蒙蔽了我们。短时间内,它可能让我们获得某些知识或技能,但当需要将之付诸实践时,我们会完全想不起来。
俗话说记得快忘得也快,就是这个道理。集中练习可以快速见效,但是它的另外一面——快速遗忘,被我们忽视了。你感觉自己非常努力,但是却无法灵活运用知识,将其融汇贯通的原因就在于此。
②
『三个关键步骤』
如何让知识转化为长期记忆,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呢?我们先来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主要有三个关键步骤:编码——巩固——检索。
001 编码。你在练功室学习跳舞,老师给你讲解动作,并演示给你跳舞的技巧。这时大脑会将你的所听所见,转化成有意义的心理表征,这个过程被称为编码。
002 巩固。第二天,你在跳舞的过程中没有跟上节奏,身体过于僵硬。老师纠正动作的时候,你对于技能和动作的要点会更加清晰,此时你就进入了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巩固。
但是巩固不代表你能够长久保持记忆,因为这是建立在短期记忆基础上的学习,不需要花费太多脑力。
003 检索。学习的第三个步骤是检索。比如你要参加某个舞蹈大赛,训练一天后,在晚上入睡前,你想象自己在舞台上跳舞的画面,默默演练,这个过程就是检索。
心理学家发现,知识或技能越容易被检索,越不容易被记住。反而你在检索上花费的努力越多,记忆会越深刻。 基于此,在学习中使用检索练习就格外重要。
③
『法宝:检索练习』
检索练习主要有三个方式: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和多样化练习,组合运用,效果更佳。
001 间隔练习。有间隔地安排练习,是为了让你遗忘,让你付出更多努力来回忆。当你花费更多心血时,学习会更有效。间隔多久合适? 一般情况下:两次练习至少间隔一天,这样能避免无意义重复。
比如练字,你一天练一个字的效果,会比一天练100个字的效果好得多。字体的训练主要是练习笔画和结构,一天一个字,第二天在写字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回想昨天写的步骤,而这个回忆的过程,就达到了检索的目的,强化了记忆。
002 穿插练习。在练习中,插入两个以上的主题或技能。比如学英语时,可以将背单词、阅读和听力穿插进行。你会发现背的单词恰巧在阅读题中出现,而听力材料有时竟然是你已经阅读过的文章。表面上看,30天里,你背的单词比起集中背要少很多,但是这些单词在阅读和听力中反复被运用,你在潜移默化中已经记住了。
003 多样化练习。是指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景中,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进行相应的练习。比如,你用30天来训练如何写开头和结尾,仍然写不好一篇文章。如果让你在写人物稿、晨读稿或是营销文案当中练习,那么你会更加灵活地遣词造句。
总结一下,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极具可塑性的。我们常说“大脑越用越灵活”,具体如何用呢?利用检索练习的三种方式: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和多样化练习,组合使用,你会学得更好,
今天的就到这里,“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才更持久。”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记得给点赞鼓励哦。
参考书目:《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美] 彼得·布朗、亨利·勒迪格三世、马克·麦克丹尼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