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从书中吸收知识文化,经过反刍获得营养能量,再生产出新的精神文化是非常正常的职业行为,就像人必须每天必须吃饭一样,天经地义,可现实是教师大多数不读书,教参除外,课本除外。为什么教师不读书呢?
我认为原因有三:
一、不能读。目前教师这个职业早已没有了一向以清闲自许的特点,变得即不清,也不闲了。有人干脆说现在教师比采矿工人还费力劳累。
有一位老教师说,他在的学校,几任校长接力赛似的,总嫌学校管的不紧,偶尔举办一次拔河比赛也被称为要为老师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岂不知如斯的宽松真的抵不上监狱里的放风,放风是每天常规,而拔河是一年一次。许多校长吃贯了“抓紧"的甜头,母鸡不下蛋,也绝不允许乱跑乱动,只有统统抱进窝来才心安理得。
这样的学校,这样待遇的教师哪有心情读书,哪有时间读书。
每天五六点起床,晚上十来点睡觉。改不完的作业,备不清的课,应付不完听课评课,理不清的各种纠纷,还有来自上级几十个部门的几百上千种各类检查评比与会议……哪还有时间读书。
俗话说,文化是闲出来的,钱是忙出来的。只有敢于解放教师,让教师从纷繁沉重的事务中挣脱出来的领导,才是真正有思想高度,有战略眼光,有责任担当的好领导。只有解放出来的教师,才能神清气闲,才思泉涌,才能有时间读书。
二、不用读。以目前教育教学现状看,教师即便一本书不读,也照样不耽误成为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甚至特级教师。只要教师能拿出后娘心,拿出只要灌不死,就往死里灌的绝技,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何况只是个高分数。
我曾和河师大教育系的研究生与导师一起听过一个历史老师的课,听完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样当老师的,根本不用上大学什么专科本科的,只要小学毕业,甚至历史课本上的字认一半就可以教历史课。因为这个老师根本就没讲什么课,拿出课本,黑板上写上几个标题,然后边读边让学生划出需背诵的句子。接着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背写划出的内容,下课前,检查一遍背诵情况,一堂课就结束了。但校长说,这个教师是全校历史教学成绩最优秀的,也曾经向全校推广经验。
悲夫,这样的教师真不用读书。哪些读了书的教师,懂得了教育真谛,明白教育者的责任义务与使命,清楚了教育的功能本质属性,通晓了学科教育思想规律的教师,反而顾虑重重,瞩前顾后,成绩反而差强人意,校长不待见,家长不欢迎,社会没好评。自然评模无份,升级无望。而那些不管三七二十八的教师竟能左右逢源,上下其手,校长十分满意,家长万分满意,这样的成绩观,这样的评价眼光,这样的逆淘汰趋势,怎能不让教师相互效尤,还读什么鸟书。
如此的教育怎能不使人忧心如焚,这样的教育教师还用读什么书!
三、不愿读。有些学校,为了打造什么书香校院,要求教师一起读什么书,还必须写多少字读书笔记,定期开读书交流会。这不叫读书,这叫画蛇添足,这叫额外负担。
读书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是为了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是非常个性化的高雅高尚的行为,绝不能搞一刀切,即使是出于好意,也可能适得其反。这就像吃饭,一个人一个口味,他人觉得最美的食物,在我则可能恶心得要命,吃在肚里,反而肚胀肚疼,生出气。
如斯读书等于牛不喝水强按头,怎能不让老师怨声载道,牢骚满腹,或干脆支差应付。要求这样读书的学校,开始是一哄而起,热闹非凡,最终是一哄而散,一地鸡毛碎片,教师绝对不欢迎此类读书。而目前如此建立的书香校园如雨后菌菇般,遍地涌现。
这样的读书实在是有辱斯文,是在千方百计的破坏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