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回忆一下:过去一年,在互联网上看的内容:
还记得多少?
有多少启发?
有多少带来了实质改变?
1.两极分化
对于上面的问题,估计很多人答案相似——大部分都不记得;大部分没多少启发;大部分没带来什么改变。
但总有一小撮人,他们在互联网的滋养下飞速成长。相信你见过。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很火,大概是说农村孩子通过远程教育实现了成绩提升,大家都很感动,毕竟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
不过,我们总喜欢多想一点:互联网除了带来平等,自然还会带来两极分化。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参加过一些社群,发现有些人很有意思:
我要退钱,你的社群没用,你的课我一节都没听。
一节都没听。。。
是的,一般来说,一个社群中至少一半的人都是白白送钱的——相当于花钱买个心理安慰,这就像买书不看,收藏文章不看。
健身房也一样,大量的人以付钱表决心,然后就不去了。健身房的商业模式由此得以运转。
互联网来了,有些人的智慧被放大,有些人则陷入娱乐中,自然两极分化,这种分化被互联网大大加强。
2.时间
回顾一下上面的问题,很多人的答案是——大部分都不记得;大部分没多少启发;大部分没带来什么改变。
但时间就这么没了。
有多少时间?各种休息时间、周末时间……
我们保守估计一天1小时,一年356小时,假如一个工作日纯工作时间为7小时,356/7 ≈ 50个工作日
50个工作日的生产力,能做多少事?随便做什么,都有成绩了吧?
比如跑步,一周3次,一次30分钟,一年78小时。
比如写作,50天一天一篇,50篇很轻松。
……
但互联网产品的特征,就是让你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今日头条、抖音就是为佼佼者,时间黑洞。用户花的时间越多,用户量越大,估值越高。
于是,互联网带来一个巨大危机——时间损失巨大,更重要的事反而被大大拖延。
其实时间就是命吧?
3.知识错觉
经常在互联网上阅读的人,很容易形成知识错觉。
飞速阅读很多内容,刷了N次朋友圈,不落下一个热点。
看到一篇干货文章,赶紧收藏,感觉自己棒棒哒。
好像懂的挺多了。
但收藏之后,翻出来看了吗?看了之后,用了吗?
学生时代我们就发现一个现象:
一听就懂,一做就错。
以为掌握了,其实远远没有。
在互联网上阅读,阅读速度更快、阅读量更大、收藏便捷,甚至有些人还看电子书,看的时候做标记,甚至看完了还发表几句想法……
这些都加重了知识错觉。
阅读-->理解-->掌握-->执行-->持续执行-->产生效果
知识错觉,让我们常常只停留在第一步。
当然,除此之外,互联网还会带来很多危机:
比如浅薄——电视时代有人写过一本《娱乐至死》,PC时代有人写了本《浅薄》,大概都是说互联网严重分散人的注意力,难以进行深度思考
比如焦虑——信息过载带来的焦虑
……
如何化解呢?下一篇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