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始学习古琴,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琴和学英语有很多共通之处。
古琴有十三个徽位,左手手指要按照徽位的位置按在琴弦上来弹奏,否则弹出的音调就不准确。然而作为学琴新手,往往会急着按照谱子弹出曲调,而不十分注意徽位是不是按准确了。
随着这些学习者练习的曲子越来越多,如果他们还是不留意自己是否按对了琴弦的位置,他们就会一次次地重复不准确的徽位,直到形成错误的习惯。
最后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因为养成了习惯,想要改正就不得不花费数倍的时间和精力。
那么为什么初学者在刚开始的时候不能及时找准徽位呢?
其实这是一个大部分人都有的学习心态的问题。
大家刚开始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都想着能快速做出一点成果来。
学弹琴就想着赶紧学会一首曲子;学写作就想着赶紧写出一篇文章;学画画就想赶紧画出一幅作品。
这样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过分地追求成果,而对这些技能的基本功不太在意,或者觉得以后慢慢练习就好了,那么这种心态对我们的学习是极其不利的。因为不幸的是,有些基本功在后期的学习中并不会自己变好,反而可可能会越来越糟。
追求成果无可厚非,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有喜欢及时反馈的生理特性,但同时我们需要理性地知道,练习基本功相比与出成果,更加重要。
再拿学古琴的例子,找准徽位的能力并不会因为练习了更多的曲子就会变得准确,相反,更多的练习只会让不正确的指法形成坏习惯。
《刻意练习》中提到了一个医生的例子。在2005年,哈佛大家医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份广泛的研究结果评审报告,关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生们所提供的护理质量将怎样变化。如果说年复一年的练习使医生更有优势,那么随着他们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他们提供的护理质量也应当提高。
但现实完全相反,在评审包含的20多项研究中,几乎每一项研究中的医生的绩效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差,或者说,最多也只是保持不变。
这就说明,一些基本技能并不能长时间的经验与练习得到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