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刻录机(135)--春日絮语系列

作者: 数数扁桃 | 来源:发表于2021-03-07 18:31 被阅读0次

春日絮语(29-30)

29

早上八点,外头还是昏昏暗暗的。坐在客厅里一边烤着火,一边看着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厨房里,铁锅里响着沸水煮开的声音,而旁边的高压锅更是“吱吱吱”的叫个不停。总的来说,高压锅的叫声是要高过铁锅里沸水煮开的声音的。铁锅里煮着鸡蛋,高压锅里熬着粥,两种声音在厨房里喧闹着。

我坐在客厅里,听着厨房里的“争吵”声。窗户外头的风声呼呼作响,听着让人感觉到人走在外头都会被吹倒似的。而风,带着西伯利亚的寒冷,从阳台上,从窗户上的玻璃缝隙中钻进屋子。

我这才感到,倒春寒可不是白说的,这寒冷还真有些让人受不了,以至于让躺在客厅里多日没有用的电炉子又用上了。

不过,在看书听着外头风声的时候,我脑袋却总会浮现一个村庄的画面。那里荒凉,那里的风刮过苍茫的大地,而那个年代的人们在那里艰辛的活着。有一个年轻人,在他生活的那片土地上努力地生活着。但较之其他同样努力生存的其他同村人来讲,他除了努力活着之外,还多了一些对于生活本身的思索,对于那里生活苍凉的思索,对于生命厚重的思索……

人,其实与天地万物本是一体。正如,黑塞的小说《席特哈尔塔》中席特哈尔塔最终开悟时所悟到的:人本身与河水,与石头本是一体,若干年后,石头会腐化,裂开,河水会分解,它们最终将与我们尸体腐败后的元素重新组合,届时,一个新的机缘下形成的生命体诞生。其实,如同加缪一篇散文中所说的类似:人的生命在无情的,冷漠的宇宙里毫无意义,不过是如同人类的一台机器的拆卸与重装罢了。只不过是,那些零部件不再是同一批,而机器也不是同一台了。

不过,在我看来,只要当人类认知到自己的死亡,害怕自己的死亡时;只有当人类思索自身的意义,生存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时;只要人在开始寻求自身的灵魂意义时。那么,此刻人就注定还是要与其他元素组成的物体或生命体不一样,而这也是人类超越生命本身的意义所在。尽管生命体本身逃不过无情,冷漠的宇宙中所谓的元素分解与重组的规律,但它已超越了无情冷漠的分解与重组的生命的意义!

而正如刘亮程有了对北方生活苍凉的思索,才使得在北方那片荒凉的地方轮回的生命有了更深层的意义!

30

吃过早餐出门,一出门便深刻感受到了倒春寒的寒冷。本以为会向前些日子那般虽然在家中感觉冷,只要一出门,外头便也没有想象中的寒冷。可今日不一样,出门之后立马冻得我瑟瑟发抖,忍不住戴起了风帽,双手也插进了口袋。

今日出门办事没有听音乐,没有听喜马拉雅。也不知为何,忽然对阅读一下子没有了感觉似的。或许是因为压力太大吧,婚后的生活不再是一个人的生活。婚后,该要面对的事情一件一件接踵而来,是没法逃避的。

办完事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子在广场上放着风筝。虽然风吹得有些寒冷,可小孩子却依旧兴致十足。这一点点的寒冷是无法阻止她对新鲜事物的热爱的。想起了前两日在喜马拉雅上听的书杰的生命之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只有我们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我们才能有所创作。现在想想这句话是真正的看透了我们这群庸俗的成年人。现在的自己,可不会为了放风筝而是忍受这样的寒风,而现在,对于写作,对于创作,也早已没有了刚开始接触文学时的那股子热情了……

继续朝家的方向走,经过小湖上木桥上时,看到水波荡漾的湖面,迎着从湖面吹来的阵阵冷风,我伫立看了一会。当天气回到寒冷,湖边瞬间又变回了冬日萧瑟的模样。前些日子开过花儿已掉落了一大半,而依旧挂在树枝上的那些小花儿看起来也是萎嫣得很,在冷风中显得楚楚可怜。好在,在前些升温的日子里张出来的新叶虽然在经历着寒风,但没有如同花儿那般模样。我想,只待温度一升上来,那么那些新叶将继续生长,而已然停止开放的花朵也将继续怒放。

到时,又将回到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灿烂时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刻录机(135)--春日絮语系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uy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