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掉进了河里,走了。
两年前,我接到哥哥打来的电话,听到这个噩耗。
![](https://img.haomeiwen.com/i5575000/a47a5f446a822ea6.jpg)
01 最后一面
2014年,姑姑从老家赶来参加我的婚礼。作为新娘子的我,根本没有精力多关注一下她。我只记得,姑姑离开酒店前,和我说了句恭喜你呀。其他有关她的记忆,再也没有了。
没想到,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姑姑回到老家后,听老爸讲,姑姑现在的精神状态很不好,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可能这一辈子太辛苦,现在上了岁数,把自己封闭起来了。听到这话,我不免有些难过。爷爷去世后,老家最亲的人也就是姑姑和伯伯这两家子了。我想等下次回老家时,一定要在她家多坐一会儿。
随即我开启了甜蜜的婚后生活,也和其他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一样,每天都看似忙忙碌碌。姑姑的身影,姑姑的状态,对我而言似乎越来越模糊,也变得并不重要。
02 阴阳两界
再见到姑姑时,已是阴阳两界。
我们一家四口赶到姑姑家时已接近深夜。离姑姑家还有百余米时,就听到了哀乐。我的记忆一下被拉回了几年前爷爷去世的那天。当我们赶回老家时,见到的已是一口棺材和爷爷的遗像。许是悲伤,许是害怕,我的腿发软得厉害,一下子就跪了下去。
走进姑姑家,不禁想到原来只要我们来,姑姑就会特高兴的迎过来,拉着我们的手寒暄好一阵。临走时,姑姑会塞给我们很多土特产,外加一袋麻团。她每次都说,在这里住两天吧,再玩玩;我们每次的回答都很标准:下次,下次。
一边哭,一边走到姑姑的灵柩前。下次,下次,无比冷血的回答,扪心自问,亲情中到底有多少个下次会等着我们?
03 命运弄人
从姑姑家出来,去了伯伯的厂子。长辈们在里面说着姑姑的后事,我们晚辈没有进去。
村里静极了,真的是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到。我脑子里一片空白,蹲下来捡了根树枝,在土堆上胡乱画圈。我知道,在我身后二三百米的地方,是我们的老宅子,但如今已是一片废墟,因为这里马上要变成开发区。
![](https://img.haomeiwen.com/i5575000/76b844bb7a44f964.jpg)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我对这个远在北京千里之外的江边小城情有独钟。在这里,在我身后的那片废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年夜饭、放鞭炮、爷爷的三轮车、姑姑的笑声、拜年时向大人们“讨果子”......即使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仿佛还能嗅到全家团聚时那浓浓的亲情的味道。
也就是在那片废墟所在地,姑姑度过了20年时光。本来学习优秀的她因为突如其来的病无法继续备战高考,只得辍学。从那时起,老天不再眷顾她,身体状况一般,婚后生了三个女儿,可是老二在出生不久后就夭折了,老三被婆家抱走换回一个儿子。我没有见过奶奶,但听爷爷说,姑姑是他和奶奶一生的心病。
04 愿你安好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姑姑家。和爷爷去世那会儿一样,全村似乎都因为这件事情而热闹起来。这就是所谓的红白喜事吧,但我一直不太理解老家这种丧事习俗。
当晚,我们住在了姑姑家。想到以前每次都以忙为理由拒绝姑姑的邀请,这次倒是全家在这里住下,但是邀请人已经不在了。我问自己:真的有这么忙吗?到底是忙,还是因为觉得亲情是最唾手可得的,所以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
天还没亮,就开始为姑姑的葬礼忙乎起来。在走完各种仪式后,全家人去殡仪馆和姑姑做了最后的告别。
我在心里最后叫了她几声姑姑,愿天堂没有苦难,一切安好。就此诀别。
总感觉,这个世界对爱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偏袒,留给亲情的时间并不多。对于亲情,大多数人就是嘴上喊喊口号,落实起来的力度就如同落实年度计划中的战略指标一样,空洞无力。其实我所生长的大家庭的亲情氛围已经算很其乐融融了,但不免还是会犯下这个错误。
![](https://img.haomeiwen.com/i5575000/c467f4d1f1aa7593.jpg)
都说爱情不等人,亲情更是如此。而且一旦亲情不等人,留给我们的伤痕也许比爱情的伤痕还要深,还要痛,还要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