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不离开项羽,虽然不能排除利害关系,但这其中肯定更多地是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所以,我尝试从范增与项羽、项氏家族的关系及其当时人的价值观方面着手来分析。
一、首先,范增为了反对秦帝国而加入了项氏集团,并视项氏为效忠对象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居鄛人,饱读诗书,平时在家,好出奇谋。
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秦帝国后,为了统一思想,秦始皇开始了“焚书坑儒”,导致大批的饱学之士被卷入这场风波而丢掉了性命。所以,在项梁起兵反秦后去找范增担任他的军师时,范增二话不说就加入了项氏集团,为其出谋划策。
在反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范增的谋划与行为,可以知道其内心真正效忠的是项氏家族而非楚国王族熊氏。
1、提出“顺从民众愿望,扶立楚王的后裔”的策略,以壮大项氏集团的反秦力量;
2、项羽杀楚国上将军宋义,历史记载中未看到范增有劝阻的行为;
3、鸿门宴上计杀刘邦,为项氏集团剪除最大的潜在敌人。
二、其次,看看范增与项羽的关系
范增与项梁是年龄相仿的老者且两人的关系非常好,项梁就让项羽称呼范增为“亚父”,当然其更主要的出发点是希望范增能全心全意地辅助项羽。
项梁逝世后,项羽接过项氏集团的最高领导权,范增则尽心尽责助其战胜章邯,统御各路诸侯,并逐步推进到秦帝国的心脏地带关中,将项羽推上了反秦同盟的霸主地位,号称“霸王”。
从心理学讲,作为一个老者能为一个有能力的年轻人领路,而其也争气能达成自己的期望。这样的情况下,老者不外乎会产生两种心态:
1、欣慰并放手一切让年轻人去做;
2、掌控欲更强,以为年轻人离不开自己的引领。
悲哀之处在于范增是第二种心态,所以决定了范增是不会轻易离开项羽,更注定了两人之间的关系迟早会破裂。
三、再次,尝试分析下范增的自身利益诉求
范增是一位读书人,信奉的是“从一而终”,所以不到最绝望的地步,这样的人是不会选择离开自己效忠的对象。也就是从“名”的角度讲,我们可以判断范增不会过早离开项羽所代表的项氏集团。
另外,通过时间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范增出山时已经是年事已高了。他已经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挑选能承载他希望的新的效忠对象,所以他必须抓紧时间把项氏集团推上最高点,从而把自己打造成类似姜子牙式的人物,留名历史。
综合上面三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胆地得出范增不早离开项羽的主要原因:
1、当时的人把从一而终视作最高的忠诚,所以不是绝望时刻不会轻易离开项羽;
2、把项羽当作自己的子侄看待,真心想把项羽捧上位;
3、项羽有令其做类似姜子牙式的人物的潜力,不是绝望了不会离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