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豪言壮语也不招摇显赫,却用无言的大爱感动着山河;没有薪酬而且低调缄默,却用点滴微爱缔造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青年志愿者之歌》
一次国境之南的支教之旅,让我结缘了那个木棉花盛开的国度,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
支教情,越南行
2015年寒假,我通过Gapper国际义工旅行组织赴越南胡志明市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志愿者活动。在此次越南支教中,我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彼此交流着自己的见闻感受,其中许多朋友至今还与我保持着微信联系。在我看来,此次支教不仅使他体验了为人师表的责任,更让我开拓了眼界,通过与外国朋友零距离接触,感受了各国不同的文化。
走上越南讲台,做孩子们的老师,这于我而言确实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我在胡志明市的中小学担任英语教师,主要教孩子们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越南由于历史原因,孩子们的祖辈、父辈都会说英语,这自然使得越南的中小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然而即便是如此,面对这些年龄尚幼、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还需要我们动一番心思。
在越南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贫穷学校教书,那里教学条件十分简陋,因此难以利用图片、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为了利用有限条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平时上课时,我就会带领学生做游戏学习英语。有时会组织猜词游戏,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单词,三个学生背对黑板,让其他同学给予提示,看三个学生谁先猜出单词。有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惊叹于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玩‘词语接力’时,我发现有个学生比我的词汇量都大,这使我很惊奇。
与此同时,我也不忘通过教学传播中华文化。我会把很多中国文化知识穿插在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传播文化。在前往越南前我请人剪了许多福字与窗花,并将这些剪纸作品送给了越南的孩子们。孩子们很喜欢这些剪纸,个个都很好奇,我也乐于为他们介绍。
情益深,难别离
初到越南,我还有些不适应越南的生活。首先是洗浴问题。中国义工和其他国际义工住在一起,他们习惯于早晚洗澡,一天要两次。而我们中国人一般习惯晚上洗澡,这样往往到了中国义工的洗澡时间,已经没有热水可供使用了。除此之外,越南人的饮食习惯也不能让我适应。越南人习惯吃米粉,种类多达二十几种,由于语言不通,只能指着米粉点菜,有时点了甜的米粉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吃。
在这里,大部分越南人信奉佛教,他们对人大多非常和善、有礼貌,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然而最令我震撼的是这里孤儿院的孩子们。支教期间,我去了一座寺庙——实际上是作为收容被遗弃畸形儿的孤儿院,我与其他志愿者们一同照顾这些孤儿。那里的畸形儿的父母大多受到战争影响,基因受到辐射而致使胎儿畸性。而他们多半是活不过一年的。第一天到那里,就听说一个孩子去世了,当时那压抑的气氛真的让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还好有社会机构为他们提供家的港湾,让他们不至于沦落街头。我的人生观也因此发生了一些的变化。想到第三世界国家还在遭受着这些苦痛,顿感自己当初生活中许多行为还有待改进。
越南是一个民风淳朴、饱含真情的国度,短短两周,这片土地已经在他的记忆中烙下深刻的烙印。然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还没等我的指尖划过,将所有的一切化为绕指柔,就要背上行囊,踏上回家的征程。两周的时间真的太短了,大家好不容易相识相知,却又马上要面临分别。
奔跑吧,趁年轻
闲暇时喜欢健身的我还在越南支教期间还跑了一场半程马拉松。相比国内,越南的天气更为炎热,路程更为陡峭,但我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其实人生也是一场马拉松,每一段路程的节点则是我们继续向前跑下去的动力。就像这次支教,其实遇到的困难也很多,但我相信只要能努力克服过去,就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我目前研究生在读,同时担任本科生的辅导员。我经常鼓励学生们要走出国门,多跟其他国家的人交流,拓宽眼界,开阔视野。国际义工组织是为全球各个国家的志愿者提供参与志愿活动的很好的平台,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肤色但却始终有一个一致的目标。通过交流我们就会找到差距,从而做出努力共同进步。然而出国做义工这件事,在大多数人看来这可能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所以我会用我的自身经历来鼓励和引导学生,让他们放眼全球,让他们知道我们作为年轻人其实可以做很多很多对社会,对世界有用的事。
by 孔鲁 Gapper越南志愿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