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铃丿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就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又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你过的好不好真的不是因为你穷飞啊飞
如果说有钱满足就叫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富人都有生活品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而没受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都市人才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而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工匠把一把椅子做到无懈可击,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种出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可见生活品质并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
真正的生活品质,不是花得起钱,而是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林清玄说: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我们绝大多数人既成不了王健林,也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成为王思聪,但我们可以在自己有限的条件下,追求当下最好的事物与生活。这个追求,便是品质生活。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何者不可欢?何者不可乐?
让生活每个当下都美好到极点。什么是生活品质?最好的生活品质,就是享受当下。
二十几岁的年龄,有些事情我也会看不清看不懂。我只有用文字记录这些感觉,然后用文字解释这些感觉存在的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用十年的时间长大成人,却要用一百年的时间去学会做人。我们这一生太长了,又太短了。我不想浪费我的余生,我只是想过很“度”的生活,有时候感觉自己特立独行在生活中,不太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很奇特,我担心别人接受不了,所以导致有时候不太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喜欢随波逐流,更不喜欢附和,喜欢欣赏别人的品质和兴趣爱好,喜欢洞察一些有趣的灵魂。不轻易交朋友,一旦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会抓住不放手,我自己太孤单了。找到志同道合三观一致的朋友,我会觉的我遇到了家人,那种感觉让我感到很温暖。
毕业后的几个月里,我发现身边的朋友很少发朋友圈了,他们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要么他们过的很好不想被别人知道不想被打扰,要么是他们的生活过的并不好,没什么可以向朋友所告知的。还有一部分人正在被这个社会磨合、同化,或许有一天他们会变成自己讨厌的那个人。
我们的朋友圈不需要取悦别人,但也不能让大部分朋友感觉不舒服。朋友圈是为了展示,所谓展示,就是通过信息的发布,展示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精神面目。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其实用不着天天分享那么多信息,因为绝大部分“朋友”根本不会留意和在意。真正在乎你的朋友,也从不会只在朋友圈关心你。有时候我们分享朋友圈是因为我们想要分享快乐,可是有时候我们把快乐分享错了人却成了显摆。慢慢的我学会了分组。
白天鹅寒门再难出贵子漫天飞舞
小时家庭条件不好,母亲给我灌输的理念是:不要和别人比吃穿,要比就比学习成绩。 后来我发现学习好这件事,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因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学习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考第一。
后来,我发现我们很大一部分人,不但学习成绩不行,还耽误了对吃穿的研究和眼界。很长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都被“省钱”的魔咒捆绑,不仅没真的省下钱,反而造成了更多的浪费——金钱上,时间上,心情上。
实际上,我身上也有不良的习惯。那些帮助我顺利度过童年的习惯在我长大后,仍在限制了我的成功。这就是穷困的乡下人很难走出底层的原因。就比如和别人发生冲突时,小时候我老是想用拳脚解决问题,因为小时候和别人发生矛盾了,如果自己被欺负了父母和邻居会说我们没本事,或者说我们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他们总是告诉我,被欺负了就打回来啊……
所以有时候被欺负了,我就会逃跑或准备打架。而这对于我处理目前的关系中并没有多大用处,但如果我小时候不这么做,肯定会陷入家庭争端的泥淖。虽然用暴力和逃跑的解决问题的年龄段过去了,可是那些使用暴力和逃跑的思维习惯还时不时的笼罩着我,我发现想要抹去这些习惯真的太难了。
要想转变穷人思维真的好难。
有时候我发现我们过的不快乐,不仅仅是没有钱,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思维就是穷人思维,我们小时候的习惯,时不时的就会把我们拉回我们那个穷人阶层。
我以为上过大学之后我会变的很有“文化”梦一场
前几天看书看到了有人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文化,看完后刷新了我对文化的认知。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就看这四点: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我生活的城市很挤,我要每天挤公交去上班,挤公交是让我很头大的一件事。小时候老师和父母告诉我要与人和善,我接受的教育也是“尊老爱幼。女士优先”这样不成文的规则。维持绅士风度的结局就是一辆辆公交车扬长而去,而我只能吸吸尾气叹叹气。我想,我们之所以面临这种尴尬的境遇,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大环境。(国民素质,交通状况。)
我想我们的社会还是离不开硬性的规则约束,如果每个繁忙的公交站点前都装有那种火车售票窗口前那种排队的栅栏的话,那我的苦恼就不存在了。哦,原来我生活在一个过渡时期,原来我们需要规则来度过这个糟糕的阶段。
这个社会是一个过渡时期,有些路看起来是通的,可是走着走着就发现根本就走不出去。
堕落了吗?树和鸟
胡适说,离开大学后,有两个堕落的可能: 第一,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时刻警戒自己。但愿未来回首,不会出现悔恨。
胡适说的一点没错,离开社会的这一段时间我明显感受到了我对知识的求职欲望不比从前,少了些许的奋发向上和斗志昂扬。大学的时候我们一直坚信我们总有一天会过的很好,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可是渐渐的我们忘却了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甚至我们再也跟不上生活的节奏,生活把我们甩的老远。
为了不让这两句话在我身上呈现,我每天都在读书每天都在看一些优秀的人士、落魄的人士的思维方式,为的就是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和节点然后努力的去生活。
很多时候我发现,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人把我们限制在了一个圈子里。昨天我请两个初涉职场好哥们一块吃饭,他们现在在做水果生意,吃饭的时候我没说太多的话,不是我不想说,是根本没有我插话的机会啊。他们进了饭店之后就不停的像我诉说着关于水果的各种事,向我诉说行行色色的顾客,和各种无厘头的店规和像二逼一样的同事。谈话中我发现我们三句话离不开水果。吃完饭后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被自己圈在在一个圈子里,再也无心去看外界的风景。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掉进了自己的圈子,很难走出来。
人的生命有限,没钱可以慢慢存钱,可是时间是没法储存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把有限的时间浪费的抱怨生活上。种一盆花,养一缸鱼,做一桌美味的佳肴,这大概就是生活的样子吧。
我读书干嘛?觅光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个回答触动了我的内心:“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了很多的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被我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你的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你看过的书,结交过的“人”,最后都会沉淀下来,变成你的骨头和肉。
读书是我对自己的投资,一种最廉价的投资。也是我现阶段比较有意义的投资。我是在等一个机会,一个能让我脱离自己所在圈子的一个机会。所以我不停的为自己充电,科普各种思维和眼界。我就是在等一个机会啊,一个乘风破浪的机会,让自己整装待发时刻准备着那一天的到来。
等待的模样一个爱阅读、喜欢文字的年轻人。一个非要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复杂情感的年轻人。
我想用文字来表达自我,来寻找隐藏在角落的答案。更希望,我的文字能帮助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