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感觉到诸葛亮就像是一个悲情一样的人物存在,明明有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可惜遇到了不入流的队友。首先是马谡的纸上谈兵,其次是没有得力干将,重要的是后方坐镇的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殊不知,在那个乱世之中,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有更多的选择吗?答案是否定的。
某些方面来看,诸葛亮一生都在向往那种田园般的生活,战乱让他的家族逃离到了卧龙岗,过上了隐士般的生活。也可以说,诸葛亮代表了当时一大部分社会精英的处世态度,面对不明朗的局势,最好的办法是隐忍。
另一个方面来看诸葛亮的运气,从诸葛亮出世到五丈原,给人的印象是天妒英才。很多时候都有扭转乾坤的可能,比如说在火烧赤壁中能算到华容道的结果,在与司马懿的对阵中,一把大火险些就烧死了司马懿。在北伐期间,总是在一片形势大好之际,出现一些不可预想的事情,导致北伐的最终失利。
某一个角度来看,在诸葛亮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影子,他不仅是智慧的化身,更多的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代表。这样的塑造,更多的是体现出来一种儒家思想的价值观。
另一个角度来看,作者在诸葛亮身上赋予了一种儒家士大夫精神,这样的赋予,使得蜀汉政权在当时显得更加具有正统性。这样的正统性,即便是最后被曹魏灭掉,亦是会让人们对那些曾经创造过辉煌的群体由衷地赞叹,对他们的失败而惋惜。
某种程度上来看,诸葛亮的人生高光时刻是他的六出祁山,关于诸葛亮的北伐,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其中更多的意见倾向于诸葛亮为了缓和内部矛盾而采取的不得已策略。之所以会这样认为,因为此时的诸葛亮手中的牌面并不好,首先是刘备这面大旗不在了,如果不重新树起一面新的大旗,蜀汉政权就有可能面临分崩离析的可能。其次是手下能征惯战的得力干将严重不足,乃至于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
某些方面上来看,即便是诸葛亮不北伐,亦会面对曹魏政权吞噬的威胁,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进一步的来看,诸葛亮的北伐不仅可以提高彼时蜀汉政权的凝聚力,而且还有可能在北伐中与东吴政权重新联合,在遥相呼应中对曹魏形成威胁的局势,进而化解由刘备在离世前造成的危机。更进一步的来看,万一北伐获得成功,诸葛亮就有了不世之功。
当然,这样的概率很小,即使很小,也是有机会的。对于一个综合能力很强的人来说,既有精于算计的智慧,又有掌控全局的衡量,这一点从诸葛亮身上可以说体现的淋漓尽致。
另一个方面上来看,诸葛亮的公心也好,私心也罢,其宗旨都是在稳定蜀汉政权。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诸葛亮是一个私心很重的人,以刘禅的智商,完全不是他的对手,当诸葛亮掌控全局的时候,取而代之是问题不大的。
某种意义上来看,正是因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才能够把蜀汉政权中的各方势力凝聚起来,这样的凝聚恐怕只有彼时的诸葛亮具有这样的智慧。所以,正是认清了当时的局势,北伐之路再难,亦不会改变诸葛亮的决心,因为他心里清楚,只有把一个共同的敌人摆在大家面前,才可以促使蜀汉的上下同仇敌忾。
这样的同仇敌忾,乃是可以高效地把国家机器运转起来的最佳方案。至于一些小节上的事情,完全由那些当事人来承担后果和责任,在权力的博弈中,更多的是在利弊得失中寻找一种平衡,在平衡中的那些弃子,往往是在一些关键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诸葛亮以一己之力,在危难时刻做到了力挽狂澜,虽然未能做到功成身退,却活成为了一个似神仙般的人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