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不
填坑进度:1/1001
如果你发现别人顽固不化,难以说服,那就对了,你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信息处理器。
01
在电视剧《唐砖》里面,有一个很激烈的争论片段:
山东发生大灾,百姓受灾严重,一个倔强的知识老头卢寿,到朝廷上大发雷霆,指着皇帝和大臣们骂:
说他们不闻不问,不顾百姓生死,朝廷有粮,拖着不给百姓;而且百姓都这么惨了,皇帝还要穷兵黩武,和突厥人打仗。
皇帝听了这话,也是大发雷霆,他觉得这老头完全是不讲道理,泼妇骂街:
皇帝说自己夜不能寐,比谁都关心灾民,而且救灾的粮草,已经在路上了;打仗也是迫不得已,不打仗突厥人就要骑到自己头上来,甚至割地相让;
两人吵得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
02
这里来梳理一下整件事:
老头卢寿之所以骂皇帝,是认为皇帝有两点做得不对,第一是救灾不力,第二是穷兵黩武;
但是皇帝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在这两点上做得都没有问题,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简化这个过程就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当双方都这么想的时候,矛盾就必然发生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也是这样发生的;比如两口子之间争吵,孩子和父母之间争吵,同事之间争吵;
而且在很多时候,哪怕答案都已经很明确了,比如关于孩子早恋的事,还有重庆的公交车事件,但就是无法说服对方;
为什么说服别人,让别人理解自己想法这事,就这么难呢?
03
有一个通俗的观点就是,我们每个人站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具体怎么个不一样法,很抽象;
在这里引入一个形象的配件:信息处理器,大家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12177/f6cbca6ed26ba6fd.png)
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这个思考问题的方式,把它称为处理器;
当我们获得一个信息的时候,处理器会加工这个消息,加工完成后,才转化为我们的观点;
但是一个问题就是,每个人所拥有的信息处理器,和自己的经验阅历有关,和别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加工后的观点也是不一样的;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几乎在所有时候,我们都不会和别人有完全一样的观点,多多少少会有出入;
要想别人和你有一样的观点,你们必须要有同样的处理器才行,但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04
处理器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它和我们个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经验阅历有关,这就注定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因此,不要企图去说服任何人,哪怕是你认为很偏见很偏见的看法,在别人哪里,都会有对的理由;
比如,一群阿拉伯人,在9月11日那天对美国发动了恐怖袭击,这个陈述正确与否?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太明确不过了,当时是正确的;不过,如果你在穆斯林国家问这个问题,你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只有20%的印尼人,11%的科威特人,4%的巴基斯坦人同意这个陈述。
因为你无法和别人有同样的生活,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感受,所以,说服人这件事,还未出口,就注定是一个错误的事。
如果你成功的说服了别人,这才是一件怪事;而不能说服别人,这才是别人该有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