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读书笔记
《相约星期二》:人生的意义

《相约星期二》:人生的意义

作者: 灿烂jx | 来源:发表于2020-05-23 20:45 被阅读0次

《相约星期二》是《你在天堂里遇到的五个人》的作者米奇·阿尔博姆的一本纪实性文学作品,也算是一本听课笔记,或者是一份关于生活意义的课程结业论文。

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大学生,大学时期对他影响最深的一位老师就是社会学教授莫里。

莫里叫米奇·阿尔博姆米奇,米奇叫莫里教练,莫里曾在大学时期给过米奇很多父亲不曾给过他的体贴与耐心。

大学时,莫里的课程大部分在星期二上,米奇毕业论文的辅导时间也被莫里安排在星期二,所以他们称自己是星期二人。这是最后这门生命课程约在星期二的原因,也是《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名的由来。

大学毕业时,米奇曾亲口答应莫里会来学校看望他。

然而,16年过去了,米奇一直在自以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工作与商业活动中忙碌,没有给老师打过一个电话,也没有见过一次面,直到作者偶然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看到自己的老师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当时莫里身患绝症ALS晚期,行动不便,生活需要别人照顾。ALS是一种凶险、无情的神经系统疾病,这个病的中文名字叫做“肌肉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霍金即死于此病。

米奇在电视上看到莫里时,他的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可以用倒计时来计数生命的时长了。

米奇决定去看望莫里。毕业16年后,阿尔博姆终于带着愧疚见到了老师,也有了这本叫做《相约星期二》的纪实作品。

在这本书里,阿尔博姆记述了老师莫里患上重症肌无力离世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给作者上的14堂讨论生活意义的生命课程,课程约在每周的星期二。

接下来的十四个星期,阿尔博姆每周二都会飞行700英里去听莫里的生命课程,见证并记录了老师慢慢地、令人揪心的衰竭,直到安静、不失尊严的死去。

社会学教授莫里,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白俄罗斯移民家庭,有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弟弟,父亲当初是为躲避兵役来到美国的,沉默寡言又不会讲英语,只能从事收入低廉、工作环境肮脏的皮毛业,而且经常失业。

莫里的母亲在莫里八岁那年病逝,宣告母亲死亡的电报是由莫里读给家人听的,因为父亲看不懂英文。

母亲的早逝对莫里影响很大,他将母亲的死亡电报珍藏了一生,因为那是母亲留给莫里的唯一信物。

幸运的是,莫里的继母开朗慈爱,给莫里和弟弟带来了情感上的慰藉与温暖,使莫里在内心深处感觉到自己又有了母亲。

莫里的继母,把受教育视为摆脱贫困的唯一解药。在继母的影响下,莫里养成了对学习的热爱与兴趣。

莫里拿到博士学位后,曾经在一家精神病医院工作过好几年,记录观察病人的举止和对他们的治疗方法。莫里发现,许多病人很有钱,来自富有的家庭,显然财富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幸福和满足。这是莫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经验教训。

莫里后来成了一名大学教授,教授有关社会学的课程,他把这个工作看成是一个可以不靠剥削别人而有所贡献的工作,这也是小时候父亲带莫里去求职的一段经历给他的影响。

莫里一直到生命终结时都在授课,最后的这门课程关于死亡,只有一个学生,最后的一堂课是葬礼,莫里就是这门课的教科书。

莫里用自己最后的生命行程证明了一件事: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

直到说再见的那一天,莫里还在改变着自己。

在阿尔博姆笔下,我们看到莫里走过了连接生与死的这座桥梁,真实感受到莫里诠释出的这段生命旅程。

莫里希望人们能从观察和研究他缓慢而耐心的死亡过程中,学到点什么。

显然,莫里的愿望实现了。

在最后这门课程的课堂上,莫里和米奇讨论的课题很多,涉及到爱情,婚姻,家庭,工作,社会,年龄,原谅,欲望,恐惧,衰老,以及死亡。

还有,有意义的人生。

受家庭影响,莫里从未在生性寡言的父亲那里获得过任何感情的交流与关心,他与父亲的最后一面是在纽约的一间停尸所里——认领父亲的尸体。

父亲的死,让莫里知道了该如何去准备人生最后的一段旅程。也让莫里懂得生活中应该有许多拥抱、亲吻、交谈、欢笑和道别,虽然这一切莫里都没来得及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得到。

莫里告诉米奇,如果没有家庭,人们便失去了可以支撑的根基。如果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支持、爱抚、照顾和关心,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就会少得可怜。

莫里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我们过多的追求物质需要,是因为没有找到生活的意义所在,所以忙着寻找也活得匆忙。可物质并不能使我们得到满足,我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的关系,忽视了周围的世界。

米奇问莫里: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与生活讲和。

我们不仅需要原谅别人,我们也需要原谅自己。

跟生活和解。跟自己和解。跟你周围的人和解。

虽然死亡终结了莫里的生命,但没有终结莫里与这个世界的感情联系。当莫里清晰的感觉到死神就在自己身边徘徊时,莫里说:

死亡跟生命一样自然,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旦我们学会了怎样去死,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这个世界太和谐,太美丽,充满了诱惑,很难相信人生就是一场没有前因后果的意外。

正因为有了《相约星期二》这本书,莫里就像他期望的一样,有了一个完美的来世:他的意识还活着,成了宇宙的一部分。

莫里的墓志铭是“终生的教师”,这是他曾经的愿望,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这就是莫里教授的人生课,也是他对每一位读到这本书人的馈赠。

《相约星期二》,是一本好书,可以给每个感到困惑和迷惘的人带来醒豁,我们真的需要这份醒豁。

讨论人生意义的这门功课,永远都在继续,不分时间、国籍、种族和信仰。

相关文章

  • 四月份计划

    活出人生的意义 相约星期二

  • 《相约星期二》:人生的意义

    《相约星期二》是《你在天堂里遇到的五个人》的作者米奇·阿尔博姆的一本纪实性文学作品,也算是一本听课笔记,或者是一份...

  • 相约星期二,相约时光

    星期二与你可有特殊意义? 相约星期二,相约时光,相约生命的倒计时,解读生命的意义。这里是莫里教授与其学生米奇之间一...

  • 人生的意义――读《相约星期二》有感

    这个月先是读了张爱玲的《小团圆》,并不喜欢张在书中描写的那种卑微等待见不得光式的爱情,所以心情一直沉闷。后来在书架...

  • 讨论日,生死之书

    想到的是《相约星期二》《生命之书》《当呼吸化为空气》还有《冬之旅》。 关于人生意义的故事,那种人性的求知欲探寻,是...

  • 7/21《 相约星期二》 阅读笔记

    【书籍名称】《 相约星期二》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 【阅读感受】 1. 看完《相约星期二》之后,心情...

  • 《 相约星期二》与存在的意义

    "我分不清什么是自己想做的,什么是 别人期望你做的。"这是米奇的困惑,他称之为“我们这代人的困惑。”这个问题,就像...

  •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一个老人,一个青年人和一堂人生课。 年逾七旬的老人,与曾经的学生,相约于星期二,共同探讨生命的意义。十...

  • 《相约星期二》:人生的看客

    死亡,是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几乎所有的文化都在试图逃避这个话题。 人们为了生存、为了所谓的目标而终日忙碌,很少舍得停...

  • 寻找生命的意义——读《相约星期二》

    人生有意义吗?有的人说有,有的人说没有。 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谈论这么大的人生话题,如果没有深厚的人生阅历、并对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约星期二》:人生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gz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