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家规》之丁宝桢

《中国家规》之丁宝桢

作者: 刘文莲 | 来源:发表于2023-06-16 23:24 被阅读0次

05:40晨读第213天(家规第46天)

一旦蒙恩受命时    清廉报国不负家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丁宝桢出生于织金县牛场镇。“平远奇男抚东督川勇于任事惩恶扬善一身正气;晚清重臣爱国为民督智超群廉洁奉公两袖清风”,这副对联概括了丁宝桢一生的功绩,也是他德政双馨的人格写照。

丁宝桢并非出身名门望族,然而,丁氏家族却长盛不衰,传至丁宝桢已历百年。乾隆初年,其先祖丁福汉,经商来到贵州省平远州牛场镇,见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就定居下来。丁福汉虽是生意人,却十分重视子女教育,其子丁公俊深受影响,后来考中秀才,留下一首诗:

人非圣贤无高下,世代忠良不可差。

读书耕田不误时,精忠报国品自嘉。

廉洁奉公身高洁,尊老爱幼在天涯。

一旦蒙恩受命时,不负朝廷不负家!

正是这首被丁氏后人看作家规的诗,培育了丁氏百年不衰的良好家风。

他在给儿子丁体常的信中说:“我之做官,志在君民,他无所问。宁可被参而罢黜,断不依阿以从俗,而自坏身心,贻羞后世也!”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丁宝桢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在于其为官从政生涯中,始终坚守明确的价值观,报国恤民、廉刚有威、嫉恶如仇。他一生清正廉洁,其为官之道闪耀着儒家“保民”  “养民”  “教民”民本思想。以民为本,诚心诚意为民做事。

相关文章

  • 落日·女皇之丁宝桢

    丁宝桢就是那位不顾一切杀了安德海的山东巡府。 丁宝桢从同治元年就被启用,累次被擢升,在他的文集里有谢恩折子为证。等...

  • 吃了这道宫保鸡丁,你一定会多吃一碗饭,不信你试试!

    宫保鸡丁是四川的传统名菜,传说是清末时由太子少保丁宝桢的家厨创制而成。据说丁宝桢一直保持简朴的生活习惯。有时他忙于...

  • 《宫保鱼香双味酱》一一美味就在你的选择

    编辑:一缕清风 一一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的来历一一 ″宫保鸡丁"的来历起源于清朝的山东巡抚丁保桢,丁宝桢原籍贵州,清...

  • 夏花绚烂

    张养浩墓公园的蜀葵。 张养浩墓公园的萱草。 开满小花的张养浩墓(局部)。 泉城广场的萱草。 爬上丁宝桢尚志堂屋顶的...

  • 一瓯私房菜 | 一瓯谈吃

    官府菜的流变 · 宫保虾仁 宫保菜式,起源于川菜名肴宫保鸡丁,相传为清代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因其官封“太子少保”,...

  • 2018-01-08

    伟桢妈读经感恩日记,2018年1月8号.星期一天气雨,农历十一月二十二。 我和桢宝读经已经有九个月多了。 我和桢宝...

  • 人生得一知己,足亦

    帮网友校对文稿,本期文章是关于清朝名臣阎敬铭和丁宝桢志同道合的友谊。提起友谊,总有许多话要说。 在社会关系中,朋友...

  • 中国家规

    来源‖国学生活 如今,老规矩,懂的人是越发少,老规矩,既是教养,亦是礼仪。 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

  • 中国家规

    来源‖国学生活 如今,老规矩,懂的人是越发少,老规矩,既是教养,亦是礼仪。 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

  • 丁树桢与颂簋传奇故事

    清晚期,颂簋,从山东布政使李山农手中,被山东黄县丁氏家族的丁树桢(字干圃1861~1915) 收藏。丁氏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家规》之丁宝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hd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