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到了洞察的关键词,本文来聊聊洞察关键词与三国人物。岳晓东老师对三国和红楼梦有很深的研究,他把心理诊所开到了三国和红楼梦里了。
举的一些例子很多是三国中的故事情节。我也觉得小说很神奇,把一般人不能经历的事情,作为一种想象,在一个作品上呈现出来。
关于重复的内容,就不再写了,只写新的有意思的内容。关于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冲突,前方说过很多遍,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精神防御
指个人遇到生活困难与烦恼时,采取的一种能够回避困难,解除烦恼,保护心理安宁的方法。
如压抑,否定,退化,幻想,转移等。如曹植在失势后,通过文学创作来排解自己的失意,升华自己的情绪。
还有一个经典作品中,对这种状态,写的更更有意思,就是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阿Q,甚至有一名词,从小说中诞生出来的阿Q精神。
他知道自己无力反抗现实,通过在精神上的胜利,来缓解现状的压抑,陷入幻想中。这是一种不得已的策略。
前两天听到一句很动人的话说,“你受过很多伤,所以在要在心墙之外,筑起高高的篱笆,一层一层的把自己隔离起来。”这是好事吗?
这算好事,这保护了在原初的自我,但也切断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感受到希望和爱的能力也会降低。
好坏是一个简单的维度,而作为成年人,更多衡量的是利弊,是带来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如果坏处更多的话,那就说明这是一个不太合适的防御策略。
潜意识作用
指人类心理活动中,那些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那部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它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如诸葛亮对魏延的不满,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转移他对关羽的怨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潜意识的作用在现实中的呈现。
我是在什么时候意识到潜意识的作用呢?大概是,我在无意识重复同一种痛苦时,我选择了同一种困境,同一种痛苦,让自己不断经历。
直到我觉察到,自己陷入了强迫性重复。开始改善,有意识地做出其他的选择,确定自己的目标,然后慢慢的走出这种困境。
现在偶然也会感觉,自己在陷入痛苦困境中,但从写作开始,不断地反省自己的人生,发现会有更值得走的路,更想过的生活。
我感觉发生的事都是好事。它在给我的人生带来另外一种可能,另外一点启示,我不知道的事,获得新知,总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情结作用
指个人的一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埋藏在意识深层的意念或冲动。如曹丕因为从小自卑,而在继位后虐待自家兄弟。
无意识组合,我觉得他说的是一种独特的习惯。比如应对方式,遇到这种困境时,他习惯用什么策略方法,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是不是隐藏着某些无意识的东西。
无意识组合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要你命三板斧”。具体是分裂、否认和投射。意思是把自己身上的坏分裂出来,说这不是自己这样的东西,就是投射到对方身上。
比如一个极节俭的女人,有一个败家的丈夫或者是女儿;一个特别外向的人,找了一个特别内向的人做妻子;一个很强大的人和一个特别弱的人结婚了。
另一种是埋藏在意识深层的意念或冲动。这个就很好解释,比如莫名我就喜欢你,恰如莫名我就讨厌你。
一个男孩,在5岁时,妈妈有一天穿着碎花裙子,下班回到家,可能因为他等待太久了,可能太阳很大,也可能他想吃个雪糕。
于是他就把这种想要的欲望,见到妈妈的开心和穿碎花裙子的女孩子,联系在一起,看到穿碎花裙子的女孩会有莫名的好感。
他可能不喜欢邻居家的王叔叔,而王叔叔的头发很稀疏,再见到头发稀疏的人,就会莫名的不喜欢,想他们可能变成光头更合适。
他知道自己喜欢或讨厌,但不知道这种喜欢或讨厌的由来,或者是淤积在心里的那个情结,没有揭开,因为创伤没有得到疗愈,所以会一直痛苦。
但伤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谢谢你的欣赏。
网友评论